逮捕普京遇阻后,国际刑事法院又惹恼马科斯,要坚决调查杜特尔特
试图逮捕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行动遇阻之后,国际刑事法院又试图调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此举直接惹怒了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菲方直接做出了断绝联系的决定。
这段时间来,国际刑事法院可谓非常积极,以至于在短时间内连续把两个国家彻底惹恼。此前,国际刑事法院宣布以所谓的涉嫌“战争罪”,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拘捕令。尽管这一举措令西方和乌克兰欢呼雀跃,但其实际执行却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去抓捕普京,或者说也没有人敢那么做。相反,国际刑事法院的这一判决,也引发了外界对于这一组织公正性的质疑,俄罗斯内部更是出现了要用导弹轰炸这一法院的愤怒说法。而在试图逮捕普京遇阻之后短短数天,国际刑事法院又进入了另一个国家的“黑名单”。
当地时间3月27日,国际刑事法院正式作出决定,拒绝了菲律宾提交的暂停调查杜特尔特扫毒行动的调查。根据国际刑事法院早前做出的决定,他们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理由,对杜特尔特发出指控和调查。随着国际刑事法院正式拒绝菲方要求撤销调查的申请,马尼拉当局也就此被彻底激怒。马科斯表示,国际刑事法院是在干涉和攻击菲律宾的国家主权,而国际刑事法院甚至连是否有管辖权都有重大的疑问。为此,菲律宾方面宣布将会停止和国际刑事法院的一切联系。那么,为何菲律宾方面对于国际刑事法院如此的恼怒呢?这一切还要从2016年,杜特尔特发起的强力禁毒行动说起。
自2016年上任以来,为了改善菲律宾国内严重的毒品泛滥问题,杜特尔特便在菲律宾全国掀起了极为严酷的反毒行动。杜特尔特的禁毒行动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当时出现了相当多菲律宾执法人员和毒贩的冲突,也就难免地导致了一些伤亡的出现。能够反映当时禁毒行动强力程度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杜特尔特一度试图发布法令,允许民众直接对贩毒人员进行刑罚,而无需通过菲律宾当局,可见杜特尔特为了禁毒下了多么大的决心。必须指出的是,在杜特尔特当局强硬到极点的打击之下,菲律宾禁毒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据媒体统计,从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展开后,三年的时间里,有240565人涉及毒品案件被捕,在菲律宾警方的行动中,1530574名嫌犯现身或投降。无论怎么看,这个数字都是相当可观的。但随之而来的是,杜特尔特的禁毒也引发了外界的争议。
以部分西方国家为首的组织,对杜特尔特强硬的禁毒行动极为不满,认为杜特尔特的行动没有保障涉毒人员的人权,甚至指责杜特尔特存在反人类行为。美国媒体就曾指责在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中,出现了数量惊人的非正常死亡,以此抨击菲律宾当局,而国际刑事法院就是从2018年起,对杜特尔特进行初步调查,从2021年开始,正式调查杜特尔特的“罪行”。马尼拉当局其实也曾试图配合调查,希望能够在调查之后洗刷指责。仅仅去年8月,菲律宾司法部就对吕宋岛的250起涉毒枪杀案开展调查,这无疑是菲律宾政府为挽回名誉做的一部分努力。但事到如今,国际刑事法院仍不愿放弃对杜特尔特的指控,马科斯显然是失去了耐心,直接选择不陪国际刑事法院玩了,干净利落地切断联系。
事实上,菲律宾此次对国际刑事法院翻脸,也可以代表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以往国际刑事法院就被质疑为缺少行政管辖权,而且处事不公,尤其是相当偏袒西方国家,而针对发展中国家。遭受国际刑事法院指控的对象没有一个是西方发达国家,而较多地集中于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此前对俄罗斯和菲律宾的指控,都很符合西方发酵的舆论,这不能不令人质疑国际刑事法院的公正性。而在俄罗斯之后,菲律宾也直接“拉黑”国际刑事法院,无疑表明对于这类缺乏公正处事的国际组织,部分国家已经受够了,切断联系不加理会就是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