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警察百态

作者:吴德广 1938年生于广州潮州,196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同年调入外交部,先后任礼宾司科员、驻卡拉奇总领事馆职员、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副处长、驻日本使馆一秘、礼宾司处长并为该司领导成员之一、中国驻古晋首任总领事。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人对这个日子心有余悸,谈之色变。然而美国人们对“911”的电话号码却怀有不同情感,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为“911”是全美大名鼎鼎的警察局紧急报案专线电话。人们熟悉它,需要它,依赖它。

2001年7月26日,笔者夫妇从北京飞往美国探望女儿女婿。没到美国之前,在笔者的印象里,美国人都怕警察,不论刑警或是交通警,亦或执行其他任务的警察。他们腰里别着手枪,手里持着警棍,乘着警车风驰电掣追捕逃犯;或者防不胜防,随时随地冒出来,以更快的速度去追赶超车者。即便是女警,人们似乎也害怕。她开具的罚款单一样狠。通过新闻媒介和电影,美国警察总是威风凛凛,动不动就挥舞警棍、鸣枪吓人。警察成了一种权威的象征。

500

但是,在美国小住期间,通过耳闻目睹,笔者对美国警察有了截然不同的全新认识: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911”,也离不开警察。从美国险恶的犯罪宏观来说,美国是一个不能没有警察的国家。虽然那里的人们相对恪守社会秩序,但人们在日常中对警察的依赖是空前的。那里枪支泛滥成灾,案发频繁,早就是世界恐怖活动的热点。警察随时随地全副武装,以防不测。老百姓随时随地拨打“911”电话报案或者向警察求援。

500

警察随时要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面临险恶,生死是寻常的事。因此那里的警察也大讲特讲“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国家机器一部分,与其他国家警察相比,他们更加提倡尚武精神,大讲献身精神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这不意味着美国警察只负责追捕恐怖主义者和罪犯、逮捕强盗和贩毒者、处理没完没了的交通事故等,似乎他们执行任务只限于大案要案。其实不然,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是维持人们日常生活的秩序。如果回避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纠纷,那就是渎职。因此,无论你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即使是鸡毛蒜皮的纠纷,只要你拨打“911”报警电话,他们就得紧急出动,前来处理。关于他们的故事,奇闻趣事颇多。

笔者的女儿在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读博士。大学校园里免费提供《伊利诺伊日报》,报纸几乎天天报道警察维持社会治安的短讯。例如笔者在8月30日在该日报读到短讯:一个44岁的女人偷了超市的一瓶威士忌和一盒冻虾被警察抓走;次日报纸又报道11名在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校园里酗酒闹事的未成年者被警察传讯等等,不胜枚举。

笔者有晨练的习惯。一天清晨,笔者独自在远离住处的绿野上散步。没想到,几分钟之后一辆警车朝我驶过来,警察下车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微笑地说:“不需要!”警车便开走了。这种服务真称得上是“星级”服务。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还不到晚上10时,警车里传来警告:“这个公园已经过了关闭时间,请你们尽快离开。”警察无所不管,真是料想不到。

500

中国有句成语:“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美国警察管事却管到家。一位朋友家里爆发“内战”,丈夫和太太拌嘴升级,男的耐不住性子,终于举拳开打,而挨打的太太一气之下,拨打“911”报警,向警察局申请“禁止令”,赶走丈夫,不让丈夫接近她住宅。此举十分灵验,后来丈夫一接近她,警车闪着灯就来捕人。日后女方要求和好,还不得不预交保释金,警察才让她的丈夫回家居住。

不仅如此,像从家里赶走公鸡、蝙蝠和负鼠,保居民安宁这样的小事,也是美国警察的职责。

瞧!一个腰里别着手枪的警察正在追赶一只公鸡,试图把那只公鸡赶出一户人家的草坪。那位警察根据那家住户的投诉,邻居养的公鸡窜进他的宅院,打扰了他。警察马上赶来把公鸡赶回原处,保护民居住宅的安宁。

无独有偶,笔者在《伊利诺伊日报》又读到一消息:“一家屋主清早醒来时发现一只蝙蝠在其寝室乱飞,他立刻叫来警察。警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捕捉了它,并让蝙蝠在州立大学的校园内远走高飞。”

女儿还告诉我一件她亲历的事。有一天黄昏,她从校园回家,上楼时突然发现楼梯上躺着一只动物,形态凶猛,她不敢靠近它,也不敢上楼,很快从邻居家中拨电话叫来警察。不一会儿,两个身材魁梧的警察来了。片刻间他们用警棍把那只动物赶走。离开时还祝我女儿好运。日后我女儿得知,那是一只生长在美洲的独有动物——负鼠。

500

美国警察执行任务时没有“通融”之说。据说一个朋友某天在美国开车违规而被警察拦下,当警察要开罚单之时,这位朋友见周围无人,就趋前耳语说:“我给你80元,你能不能不开这张罚单,放我走吧!”警察听此一说,非但没有给笑脸,反而猛地将他铐了起来,还将他车内上上下下彻底地搜查了一遍。朋友讲“通融”,招来更大的祸。罚单照开,惩罚伴随。在美国,交通违规者有的被罚身穿橘红色交通标志背心在高速公路旁捡拾废物;有的则被罚到医院太平间给死人洗澡。尽管如此,警察不一定永远是赢家,你可据理力争,可以和他们对簿公堂,因为这是你的权利。

在美国居留期间,笔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美国人对“911”报警电话的依赖,更看到了美国警察闻警必出的百态图,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end-

文章来源 |《一个历史性时刻》

作者 | 吴德广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