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菽——寻找人生的北斗 | 科学史小画

500

潘菽先生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心理学领域走过的数十年,正如他自己所说,“并不是现成的康庄大道,而仿佛是山间之蹊径,颇为崎岖曲折,有时还要披荆斩棘。”所幸,潘菽对心理学的坚定信心就像黑夜中的北斗星,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

1917年,潘菽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在北大期间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五四运动中,他参与了抗议北洋政府外交失败的游行示威,是被军警逮捕的三十二名学生之一。这场运动让他明白,帝国主义之所以总欺负我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国家太弱、太落后了。而要使国家强盛起来,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大学毕业后,潘菽考取了官费留美。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他选择了学习教育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意识到美国式教育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他发现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基础科学既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比教育更具有根本的性质。他由此踏上了献身心理学的道路,人生的北斗星第一次闪耀。

在获得了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后,潘菽于1927年回到祖国,在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来改称国立中央大学)心理系任教。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心理学也面临着可能夭折的厄运。一些大学取消了心理系,一些很有才干的年轻心理学者被迫改行。潘菽内心虽有彷徨,但他仍选择向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前进。他在报刊发表了《为心理学辩护》的文章,鼓励同行们敢于知难而进,共同开垦中国科学领域中的这片“半荒区”。

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心理学系面临重大调整。为了能继续在心理学领域深耕,潘菽在1956年带着南京大学的整个心理系一起迁往北京,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室合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任所长。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他被聘为学部委员,是学部委员中唯一的心理学家。1963年,他突发心肌梗塞,情况危急,住院一年多。尽管当时处境艰难,潘菽却仍然牵挂着我国的心理学科的发展,他抱病著书,写下了50多万字的《心理学简札》初稿。通过这项工作,他明确了不少心理学中的问题,厘清了心理学的过去、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更加坚信中国的心理学必须自力更生、自强自立。

1977年后,中国心理学重获新生。百废待兴之时,年届八旬的潘菽重新挑起心理研究所所长和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两副重担。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中国心理学较快得到恢复,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88年3月26日,91岁的潘菽因病逝世。他一生的浮沉正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缩影,他在自传中写道:“人生活在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辨清前进的方向。回顾我一生所走的道路,虽然也曾迷失过方向,但所感欣慰的是,很快就认准了北斗,拨正了航向,并且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应有的归宿。”

作者:吴晓斌,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博士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