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视界 | 西行记(上)

作者:刁鸣生 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参赞、中国常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代表处代表、中国驻德班总领事、驻贝宁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等职。

2015年10月,我从贝宁赴欧洲休假。飞抵法兰克福机场后,自驾从德国到卢森堡、瑞士、意大利,从米兰飞往希腊雅典,再从圣托里尼岛飞往英国伦敦等地,北至苏格兰爱丁堡深度游,返回伦敦后乘欧洲之星列车直抵巴黎戴高乐机场,航班回京,历时22天。

10月1日晨,从科托努起飞的航班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在机场贵宾休息室又品尝到土耳其航空公司精美诱人的食品。休息2个多小时后,登机前往法兰克福,下午3点顺利抵达。在机场租车公司取到车,直接驶往卢森堡。6点赴约赶到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与大使朋友见面,共用晚餐。

500

“千堡之国”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国土面积仅2586平方公里,也就相当于我家乡扬州市面积三分之一稍多,全国人口约60万,而扬州市有456万人口。虽是莞尔小国,但它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作为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投资信托中心,金融业发达,基础设施优越,国民生活安逸,环境优美宜人。卢森堡市也是一座充满魅力风情的城市。大使馆设在一古色古香的小型城堡内,院内绿树成荫,池塘花开,优雅别致。

500

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

我曾于1996年作为我国领导人访问卢森堡、比利时、荷兰三国先遣组成员来过卢森堡,对使馆及附近地区有些印象,对该国主要景点用几天时间都曾踏访、考察过。后因该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投票表现不好,我们那位领导很生气,最后一刻取消了访问,而我们却已完成对三国的先遣考察。后来也曾出差开会、旅游观光几次到过此地。所以,抵达当晚在使馆晚餐后就回酒店休息。第二天上午开车在城内威尔海姆广场、卢森堡大公馆及主要街道转了两圈就离开这里,前往卢森堡与德国边境小镇申根。

500

在摩泽尔河畔屹立着的三块钢杯就是《申根协定》纪念碑,纪念着1985年及1990年《申根协定》的签署。(网络图)

1985年6月,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在申根小镇签署了《关于逐步取消共同边界检查》协定,也称《申根协定》,旨在取消各成员国之间边境,自由通行,无限期居住。该《协定》于1995年3月生效,现已有28个国家加入该协定。这意味着你一旦获得申根国家签证后,即可在28个国家自由旅行。所以,申根小镇居然名声大振,让我感到有必要专程造访。

车出卢森堡市,行驶在城际公路上刚十几分钟,若非公路标志指示前方是德国特里尔市,我尚不知已进入德国境内。因早些年我曾去过特里尔这座城市,拜访过共产主义理论的老祖宗卡尔·马克思的故居,参观过德国社会民主党人1905年买下马克思出生地的那座楼房,但这次行程为节约时间就未再进城,而直接驶向申根。

500

申根沿着摩泽尔河畔而建

(网络图)

驱车抵达申根后,才发现此地竟只是一仅有400多人、非常僻静的小村庄,当年举办会议、签订协议的屋子被修葺一新,辟为纪念博物馆,成了旅游点,供人免费参观,但我并未见到其他游客,此地显得颇为冷清。而当年在这里签订的《申根协定》,使得这些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互利共赢、协调发展、共同治理的和平绿洲,实现了惠及各国的货物、人员、服务和资本流通,开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当我身临其境,回眸历史,更切实感受到当年那些欧洲政治家们的远见卓识。

离开申根小镇,我前往法国东北部边关城市斯特拉斯堡。行驶在法国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高速路上,脑海里不断浮现法国历史上著名巾帼英雄圣女贞德的形象。这位出生于洛林地区的农村少女曾激励着法国人民崇尚自由、平等与博爱;想起阿尔封斯·都德名作《最后一课》这一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小说,它通过法语激发起法国人在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民族感情;耳际不断回响起《马赛曲》旋律,这里就是这法国国歌的诞生地。很多人以为法国国歌是在巴黎诞生,其实不然。

500

斯特拉斯堡一瞥

我的朋友、驻斯特拉斯堡总领事与我约定在市内一家餐馆见面并共进午餐。老友相见,交谈甚欢,但大多还是听他介绍这座我首次来到的城市。

我曾读过法国及有关普法战争历史,对该地区和这座城市有一定了解。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西欧封建社会步入末期。法兰西与德意志争斗了几百年。19世纪中叶,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战争,开始建立统一德意志民族国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1870年9月,普法两国在色当决战,最终法国战败。完成统一大业后的新德意志帝国强迫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导致法国人长期来对德国人的仇恨愈加深刻,这样才有了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这块土地归还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夺回,战后又归还法国。

在这150年来充斥着争夺战火的地方,自二战结束,就已是和平而宁静的大地,绿水青山,良田沃土,经济发达,人民富足。

《申根协定》生效后,国与国之间已看不见边境检查站,我也如同驾车在一个国家内自由旅行。特别是在1958年欧洲议会成立后,斯特拉斯堡成为欧洲议会所在地,这里成了欧洲团结友好的象征。当然,今天27个国家、24种官方语言的欧盟也确实空前团结。法国和德国、意大利并称为“欧洲三驾马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00

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大楼

离开斯特拉斯堡,直接开往瑞士,因预定了当晚住在伯尔尼的大使酒店,途中需要2个多小时。一路疾驶,傍晚时分抵达。因我曾于2001年至2003年在瑞士日内瓦常驻工作过,记忆中已记不清曾多少次到过这座城市,但每次来这里,总会有新的感悟和心灵收获。

500

伯尔尼一瞥

伯尔尼(Berne)德语是“熊”的意思,所以“熊”是该市的市徽和流行装饰图案。我在停车场泊车后,就来到城市入口的“熊园”,与熊大爷们打个照面,然后就来到最具特色的老街,坐在路边咖啡馆品味咖啡,回忆着曾历次到访过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500

伯尔尼钟楼老街

伯尔尼是瑞士的政治、文化中心,仅次于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的第四大城市,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名城,1848年以来一直是瑞士联邦的首都。这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古城:当地人尊重并恪守传统,古老建筑群随处可见,古朴大教堂庄严宏伟,碧蓝的阿勒河蜿蜒流淌、穿过整座城市,老城内大路两旁的中世纪房屋建筑以及拱廊里各种商店保存完好,基本保留了几百年前的古朴风貌和独特韵味。

500

瑞士-伯尔尼古堡

伯尔尼老城区是世界文化遗产。街道中有诸多街心泉,别称为“泉城”,其中有11座喷泉建于16世纪中叶,具有文艺复兴时期色彩。走在泉水池边,细细观赏潺潺流水和喷泉标识,极易引发人的悠古情思;泉水路人可饮用、洗脸洗手,即可体验到历史文化传承的特殊感受。每次来到这里,我总会想到我的家乡,那里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流淌不息的古运河孕育了世代儿女。我总是幻想着也能在古运河边看见亲澈见底的河水、体会文明的传承,家乡的人们也能享受这宁静富裕的生活。

500

伯尔尼阿勒河一瞥

我在日内瓦常驻时,经常开车到瑞士的各个城市,山山水水、著名景点、人文遗迹、乡村小镇、雪山温泉、休闲胜地都是我工作之余搜寻、饱览的目标。万国邮政联盟总部在伯尔尼,我每次来与该组织负责人商谈业务,都会羡慕他们工作在这座静雅的古城。这次重返伯尔尼,在酒店用餐,住宿一晚,也是唯一一次在这里过夜。

离开伯尔尼,驶向日内瓦。日内瓦是瑞士联邦第二大城市,位于莱蒙湖(也称日内瓦湖)西南角,这里湖光山色,四季散发着浓郁的花香,是国际机构云集的国际化城市。

500

日内瓦城东北方莱蒙湖畔的万国宫

位于日内瓦城东北方莱蒙湖畔的万国宫更是闻名遐迩,它与巍峨的阿尔卑斯山遥遥相望,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是瑞士的著名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作为国联(1920-1946年)旧址,现为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又称联合国欧洲总部。这里是联合国许多机构的所在地,是举行重要国际会议的场所,会议有时会有五六千名各国代表和职员同时在这里工作。

在日内瓦,来自五大洲的游客终年络绎不绝。当然,游客们并不知道这座城市是各国外交人员博弈的场所,也体会不到外交官们在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中厮斗和莱蒙湖下涌动的暗流。

时光流淌,我无法忘却在这里工作的艰难岁月;思绪纷飞,国际会议上纵横捭阖的场景历历在目;尘封的往事如涓涓溪流在脑海浮现。无数次会议,无数场交涉,至今仍铭记于心。而这次来到这里,却已是一名普通的游客了。

我的一位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工作的大学同学邀请我与他一家人到传统瑞士火锅店,再次品尝奶酪火锅的魅力。异国他乡的美味佳肴激发着我们味蕾的同时,也在让我们回顾过往岁月的点滴、人生旅程的片段和世间风云的变幻。

晚上回到酒店,脑海中还是浮现出一幕幕曾经在这座国际城市所经历生活、工作的画面:自己租房、银行办手续、采购家具、经常工作至深夜、觥筹交错的宴会、没完没了的会议、到附近法国小镇餐聚、以及这里的朋友们……

500

夏莫尼被四周三四千的阿尔卑斯雪山所包围

(图源:浪迹天涯63998513)

离开日内瓦,进入法国境内,径往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博朗峰附近的美丽小镇夏莫尼。过去曾陪同国内领导、朋友多次来过这一旅游胜地,我非常熟悉这里的路线。一次我陪同时任国家气象局局长来这里考察冰川,乘高山缆车登上顶峰后,却因遇天气变化、狂风大作而导致缆车停运,我们在山顶等候3小时,待缆车恢复运行后才得以下山,这一经历让我难以忘怀。

抵达停车,买票乘高山缆车至勃朗峰顶,山下还是郁郁葱葱,山顶却满目白雪皑皑,巍峨的山峰和峻峭的冰川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山顶气温寒冷不能久留,很快就缆车原路下山,在镇上寻得一家当地人气很高的餐馆,一顿饱餐后,开车走过世界上最高、最长的勃朗峰隧道。这一隧道是连接法国和意大利的公路隧道,约有12公里长,开通于1962年,对于缩短法、意两国陆路交通有重要意义,罗马与巴黎之间的陆路距离缩短了约220公里。

500

勃朗峰隧道大火

1999年,在法国一侧的隧道内发生过一起重大火灾事故,38人丧生。法国公路管理局在隧道口附近建立起高大醒目的纪念碑,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严格控制车辆,如进入隧道后须与前车保持500米以上的距离等。

车出了隧道便可看见路边飘扬着的绿、白、红三色国旗,告诉我已经来到了意大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