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下身子拜群众为师,毛泽东同志这样做调研

学习有理2023年03月21日 19:07:310人参与0评论

500

关于调查研究,你我脑中总有几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这些著名论断,都来自于毛泽东同志。

从青年时期起,调查研究就是毛泽东坚持和倡导的工作方法。他曾在信中写道:“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施的调查,及研究。” 即便在极其繁重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也亲自做过或组织过无数次深入细致的调查。

可以说,我们党调查研究的传统和作风,是在毛泽东倡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对这份优良作风的不断传承,我们党才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做到实事求是,最大化地发挥自身优势。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农村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调查。1930年的5月和10月,他来到江西寻乌和兴国地区,深入调查研究了当地农民生活的基本情况、阶级关系及土地革命的状态,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撰写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在《兴国调查》中,他实地走访了8户家庭,并记录下农村土地革命给底层民众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500

躬下身子,向人民学习,拜群众为师。这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特点之一。他曾说,“一到下面去跟群众接触,就能感到有生命”。在调研前,一般他都会经过“打腹稿”,思考调研方案,拟定调查提纲,做足各项准备。

延安时期,为了引导全党搞好调查研究,毛泽东编印了《农村调查》一书。在序言中,他直言道:“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是幼稚可笑的”。并告诫党内,如果我们的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正是毛泽东大力推动全党搞调查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党的整个作风得到了根本好转。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另一大特点。他常常强调,调查研究“一是一,二是二”,必须务实地开展。

务实开展的第一步是要养成长期开展调研的习惯。客观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不能总是用同一张药方处理不同的问题。面对新局势、新情况,只有时常“问策于民”,才能探究出问题之因,扭转困难之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和更为复杂的世界,如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毛泽东带领党内同志开展了多次调查研究。

党的八大召开前,他先后听了34个经济部门的工作汇报,随后又用了6天时间,听取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论十大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期,面对经济发展遇到的严重困难,毛泽东当机立断,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传统。1961年,他亲自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湘、粤农村进行调研。这一年也成为我们党历史有名的调查研究之年。

从根本上来说,重视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社会、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在实践中将这一方法论运用得炉火纯青。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