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谈恋爱很低级?警惕逐渐流行的「恋爱审判情结」——

  策划、撰稿 / 亓井、Koei、卢舫

  专业支持 / A.R.小点点、花花

  编辑 / KY主创们

  来,先玩一个快问快答吧——

  作为女性的你,如果很想恋爱或结婚,你敢在社交媒体上发「好想恋爱」、「好期待结婚」,或者「我真的好爱我的另一半」吗?

  如果你有超过两秒钟的犹豫,也许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看的。

  当然,不在社交网络上表露自己的心声,可以有很多原因。今天分享的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因——

  恋爱审判情结。

  这是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个词。简单来说,当人们发现自己对亲密关系有渴望或某种期待,ta们就会不自觉地审视和批判自己的这种渴望。

  一边想要爱,一边为想要爱的自己感到羞耻。

  只要稍微上网冲冲浪,我们就能轻易看见有这种情结的网友们。

  比如有一个抖音视频叫「爱情你碰不得」,点赞数达到了5.8万,它的内容主要讲喜欢上一个人会有什么表现,底下就有许多网友为自己有这种反应而感到慌张和羞耻——

500

500

  *挖野菜:此梗原是指电视剧剧情,王宝钏因在寒窑生活困苦,每天挖野菜吃;后指让女生远离渣男,不要恋爱脑,是对当代女生不要恋爱脑的一个示警;而现在部分网友会认为女生只要恋爱,就是主动去挖野菜。

  比如,发现自己想谈恋爱,一些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发帖询问自己是不是有病 ——

500

500

  另一些网友,则希望获取一些熬过这段「想谈恋爱的时间」的办法 ——

500

  还有网友....

500

500

  总之,「对爱的渴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一部分女性心中的大敌。

  人们不再学萧亚轩老师那样歌唱「忍不住想要爱你的冲动」,爱从一种浪漫的叙事,变成了让人为难的罪名。

  这是为什么?

  越来越多的负面事件,

  越来越失望的人们。

  这种对爱的自我审判,事实上是把一些外界对「渴望爱的人」的审判内化了。

  近几年来,一个又一个标签被贴在那些渴望爱的女生额头上——婚驴、恋爱脑、娇妻、挖野菜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标签背后所代表着的,就是外界对于想爱之人的「审判」,这些审判随处可见、维度各异——

  有的审判面向女性本身——

500

500

500

  有的审判是基于对男性的不信任 ——

500

500

500

500

  有的审判指向亲密关系对生活的破坏 ——

500

500

500

500

  有人会聚集起来,互相监督 ——


500

500

  有人发明大量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反爱金句」和表情包——

500

500

500

  我们多多少少可以感受到,在年轻人的特定圈层里,虽然「不结婚不恋爱」远未达到「政治正确」的地步,但它确实是一个更安全、更符合潮流的立场。

  如果一个女性,宣称自己期待爱与婚姻,在旁人眼里,好像等同于她抛弃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自由、梦想、金钱、独立的人格,甚至是人身安全。

  坦白说,冷静想想,大家都能明白这种观点是以偏概全。只是,越来越多的社会现实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个「偏」,正在变得越来越「全」。

  2022年9月22日,遭家暴女子趁办证向民警递求救纸条,称其被男友非法拘留。

  2022年11月21日,一女教师上网课时遭家暴。

  2023年2月4日,新婚七天妻子将丈夫打至住院。

  2023年2月13日,一男子长期家暴致妻子耳膜穿孔、儿子皮开肉绽。

  2023年2月21日,中学老师被指家暴妻子,当地妇联、学校已介入。

  ……

  正如随处可见人们对「爱」的审判一样,两性关系的负面新闻(主要是女性被男性伤害)同样俯拾皆是。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以偏概全」的审判,与其说它是一个观点,不如说它更像是人们提前给自己打的预防针、一件思想武器。

  如此审判爱情,人们并不是凶恶、狭隘,而是失望,是害怕。

  所以,不应该指责那些了解过黑暗、见证过恶魔的人,去成为一个判官。

  而真正的问题是,假如你并不如网络上的其他人一般对爱感到绝望、恐惧,假如你依然热切地盼望着爱情,那么,ta们审判的目光与立场,是不是也必须置于你的身上?

500

  「恋爱审判情结」,

  透露的是女性对自身命运的多重焦虑

  层出不穷的恶性事端,可能是这种「恋爱审判情结」的催化剂。

  细看这种「审判」,它一方面透露着女性在某些层面的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又制造了女性新的迷茫和困惑——

  透露着的,是女性对亲密关系剥削的根源性恐惧

  婚驴、恋爱脑、娇妻等名词的发明,其实都对应了这种恐惧。

  恐惧在恋爱中失去自己的自由意志、个人时间,所有事情都围绕着伴侣转,最后人格无法独立、被伤害了也难以抽身,所以,人们要审判「恋爱脑」。

  恐惧结婚后,后半生都被困在家庭里,只能围绕着孩子和家务事忙活,无法追求自己的理想、无法建立自己的经济基础,变得越来越依赖丈夫,成为丈夫和家庭的附庸和服务者。于是,人们不惜给结婚的女性,安上一个「婚驴」的外号。

  而更让人恐惧的是,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女性的安全权都可能会被结构性地剥削。比如家暴在法律上困难重重的界定、过于轻微的判罚,让女性仿佛只能把自己的生命寄希望于另一半是一个温和的人。

  所以,「不婚不恋保平安」、「珍爱生命,远离爱情」,成为了许多恋爱审判的「判词」。

  说实话,能够让人更认真、用力地去思考这些,是「恋爱审判情结」的重要好处。

  人人都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男的都是坏人」,但轻易地进入一段感情,假如真的倒起霉来,一失足,高低得有几年恨。

500

  制造了的,是女性面对想爱的渴望和到处「不要爱」的大环境时,内心的迷茫与焦虑

  「恋爱审判」的矛盾就在于,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提醒,抬高了恋爱门槛,让男人们好好做人,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它的声量越来越大后,却会在女性的心中也建构出了一个新的共识——

  「想要谈恋爱的人一定是还没想清楚。」

  比如,一个女生想要跟一个男生表白,却在过程中看见大量「谈恋爱不如搞钱」、「不要接近男人会变得不幸」、「想谈恋爱就和想死一样」的言论,她可能就会自然觉得自己是社会里的异类,自己内心产生出来那对罗曼蒂克的幻梦,也许是脑子进水后泡出来的。

  于是,网络上就可能会又多了一句「我想谈恋爱,我是不是有病」。

  混淆了的,是女性主义和独身主义的关系

  这可能是恋爱审判情结中,最终极的审判:「我想爱,我是不是背叛了女性主义?」

  当女性主义和这种恋爱审判在网络上相遇和交错时,人们慢慢会误会女性主义等同于独身主义。

  假如爱上了别人,假如心里有别人,就不再是一个独立女性,就背叛了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性别平权,注定是潮水的方向,没有人能不心虚地做它的背叛者。因此,想要爱的女生们,就变得更加焦虑,甚至就这样抛弃了自己的爱,去幻想自己成为了女性主义的殉道者。

  其实,女性主义从来不是独身主义。

  (公众号主页回复关键词「女性主义」,了解女性主义的发展史。)

  当然,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底下,亲密关系和婚姻都成为了剥削女性的工具。

  但女性主义要反抗的从来不是爱与婚姻,而是绑架了爱与婚姻的父权制。

  某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女性主义鼓励大家勇敢去爱,在爱中与伴侣共同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和自由意志,由此反过来把爱和婚姻,成为对抗父权制的途径。

  把刀从父权制手中抢过来。

  就如女性主义作家bell hooks所言:

  「女性主义是一种充满爱的政治,它的灵魂是致力于结束父权制对于男性和女性的统治,让爱不存在于任何基于压迫和支配的关系中。」

500

  可以进行恋爱审判,

  但不要把爱当成「原罪」

  综上所述,「恋爱审判情结」,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是好的,它能提醒女生们在想要爱时,想得更明白,把风险降到最低。

  但同时,它又可能会直接把「爱」污名化、过度危险化,让想爱的人不敢爱。

  所以,如果想要去爱,我们应该怎么样让「恋爱审判情结」只发挥好处,而不至于让它绑架了自己的爱意呢?

  要意识到,我们总是看到坏事,是因为它「够坏」

  前面提到过,负面亲密关系事件,是恋爱审判的催化剂。

  但我们感觉坏的事情更多,其实是因为对于媒体而言,负面事件更有传播价值;对于受众而言,负面事件让人更有传播和阅读的欲望;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我们会更倾向于关注和记住负面的东西,这个现象叫做消极偏见(Negative Bias)(Hilbig, 2011)。

  所以,我们或许不必太过相信爱情,但爱情也远远不至于到「谁碰谁倒霉」的地步啦。

  建立起健康的自主性

  健康的自主性(Healthy autonomy)指的是一种「接近心态」,意味着个人渴望而且有能力相对地自力更生,但也有靠近他人、与他人安全的产生连接的愿望(Henriques, 2014)。

  这样的人认可依赖是一种自信而自立的状态,ta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相互依赖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自主控制命运的意识,不受他人不当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因此,ta们可以与建立起有效的、有意义的、亲密的长期关系,ta们可以分享、可以脆弱、可以依赖别人,而这一切都基于ta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想结束的时候,也可以顺利地抽身。

  接受内心的矛盾感,不要怪责自己

  需要明白,想要爱并没有背叛什么,更不是有病,这只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天性。

  但如果你依然在一片审判爱情的声音里感到矛盾、感到无法感同身受的惶恐,也没有关系。每个人的立场和观点,都来自于ta的经历和需求,观点上的矛盾,本质上是经历和需求的矛盾。

  这样的矛盾,是一个更好的机会,让你想明白:为什么不抗拒爱?为什么想要爱?

  经过这样的思考,也许你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伴侣、也更了解心中向往的爱情。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