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正在吃她的「人血馒头」

作者 | 贝瑞酱

来源 | 她刊

  打开微博,随时随时刷新人性底线。

  #男子多次强奸幼女获刑10年#

  广东一男子曾在2021年4次强奸幼女,彼时女孩才刚刚13岁。

  该男子犯下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三罪并罚,获刑有期徒刑10年。

500

  图源:新浪微博       

  13岁,4次,10年......这一串数字看下来她姐已经懵了,不知道未成年保护法到底保护的是谁。

  同样是这个新闻,有的媒体使用的标题就很暧昧了。

  #姐夫4次强奸07年小姨子判刑10年#

500

  图源:新浪微博       

  一起恶劣的儿童性侵案,为何偏偏强调“姐夫”和“小姨子”,有近亲关系还能减刑不成?

  媒体在报道性别暴力案件时,这样的用语是否合乎新闻伦理?

  暴露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关系,在新闻层面又怎样影响着公众的心理?

  刚好,今天我们借着这个案件,和前段时间更典型的震惊全国的香港碎尸案,认真聊一聊新闻里被利用的女性。

  香港碎尸案的第一波报道,时间在2月24日。

  当时几乎是瞬间被刷屏,名媛、肢解、煮熟.....一连串惊悚的用语排列组合到一起,光是看标题就足够骇人。

500

  彼时,舆论场上还充斥着大量不堪的言论——

  “看她的面相,应该整过容吧。”

  “年纪轻轻就如此招摇过市,也难怪招到前夫这吸血鬼一家。”

  “恋爱脑,傻白甜,都离婚了还养着前夫一家,怎么想的。”

  “看到没?女孩下嫁的下场就是这样。”

500

  熟悉的受害者有罪论之后,是对蔡天凤私生活的无限窥探。

  她的家庭背景、婚史、社交媒体、时尚活动、公益组织......全被扒得干干净净。

  直到有充分证据证明了受害者的纯良无瑕,名媛的身份也货真价实之后,舆论才从挑刺变成了惋惜。

  “她那么年轻又那么善良,真是遇人不淑啊。”

  从始至终,媒体和公众的目光始终粘在蔡天凤身上。

  从样貌、地位、性格,甚至死状,她被全方位无死角地审视着。

  这样一起性质恶劣的杀人事件,为何变成了一场关于受害者的都市怪谈?

  谜底,就藏在谜面上。

500

  被奇观化的谋杀

  作为受害者,蔡天凤自一开始就被媒体贴下了标签。

  「名媛」。

  搭配她出入各种高档场所的照片、混迹时尚圈的足迹,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形象,成为映入公众的第一印象。

  于是人们问着:她真的是名媛吗?她的钱来路正吗?她凭什么漂亮又多金呢?

  公众对女性的恶意,往往是先入为主、不需要理由的。

500

  「名媛」+「碎尸」。

  前者光鲜亮丽,后者惨绝人寰,两个极度反差的词组合在一起,已然调动了绝大多数人的八卦嗅觉。

  人们又开始问:她为什么被碎尸?她如何被碎尸?她肯定犯了什么错吧?

  聚焦于她的目光,多少带了一点不怀好意的审视。

500

  案件进一步细化,「名媛」+「碎尸」+「前夫作案」+「案发现场的汤煲里有脂肪状啫喱,疑似人体组织碎肉,还有一个头颅」。

  细节补充得“如此详细”,几乎让人脑补出画面来。

  人们感叹:好惨好惨,简直是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场景!

500

  至此,一起集名人效应、金钱纠纷、血腥暴力、女性遇害等多重爆点于一体的案件,掠夺了所有人的视线。尽管这些视线,多半是出于看画本式的猎奇和消遣。

  媒体,功不可没。

  在这场新闻赛跑中,他们把更大的版面、更多的点击率、更爆的热搜放在第一优先级。

  是否如实呈现事实、是否对受害者有二次伤害、是否遵循新闻伦理、是否对公众有不良影响,这些问题早被媒体弃置不顾。

  媒体关心的是,如何把人血馒头吃得津津有味、绘声绘色。

  所以,一档谋杀案,被狗仔式报道写成了茶余饭后的娱乐小报。

  案件的严肃性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堪比奇案电影的高度奇观化、惊悚化。

500

  把社会案件写成都市怪谈,这算是香港媒体的传统艺能了。

  1982年的雨夜屠夫案、1988年的康怡花园烹尸案、1999年的Hello Kitty藏尸案......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人们看着报纸上的惊悚描写,口口相传成为都市传说。

  在有互联网的今天,人们点击着最劲爆的新闻,在论坛上大肆发表自己的揣测,分食着人血馒头的残羹。

  很难说公众在这样的讨论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只能说在无底线的媒体引导下,舆论环境就注定是恶的。

500

  要知道,血腥、暴力、色情......这些自带关注度的元素在被放进新闻报道里的那一刻,便会引发舆论焦点的偏移。

  在蔡天凤一案中,对她照片的曝光会诱发对外貌的点评意淫。对名媛身份的定位又招致无端猜疑。对家庭关系的曝光,又会使得人们转而幻想人情因素。

  而曝光其遭受的残暴对待,与其说是警示,不如说是满足看客的猎奇心理。

  还记得前些年的“化粪池警告”和“两吨水解决一切问题”吗?

  这样突破下限的报道,不仅没有半分正面作用,反倒为那些潜在暴力分子提供了口嗨玩梗的素材。

500

  而诸如“扫黄扫毒”、“强奸犯罪”等案件的涉性报道,更是新闻失范的重灾区。

  比如在2016年结案的白银连环杀人案中,犯人在14年间作案9起,奸杀11人,受害人年龄最小仅8岁,手段凶残。

  部分媒体在报道时把伦理性放之脑后,不仅直接曝光了受害者袒露的血腥画面,还对行凶手法进行了详尽描述。

  如此夺人眼球的报道,很难说满足了公众对正义的追求,还是部分人对猎奇情色的享受。

500

  在如此写就的新闻面前,受害者的尊严荡然无存,只成为媒体的月末KPI里亮眼的爆款和读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何写好新闻?我们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500

  新闻的隐性厌女

  而放到更广阔的舆论场上,这些媒体用词的细微差别,正在推着我们走向一个对女性受害者更苛刻的世界。

  正如关于蔡天凤的报道,几乎所有媒体都使用了更容易博取流量的被字句式

  「她被杀害」,在这个句式中,「她」是故事的主角,而杀害她的人,得以隐匿在表达的盲区内。

500

  语言学家朱莉亚·佩内洛普提出过,媒体报道性别暴力新闻时,如何用语言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注意力。

  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场暴力犯罪中,施暴者是约翰,受害者是玛丽。如果按照正常的语言描述,那就是:

  “约翰打了玛丽。”

  但媒体通常会使用被动句式,以受害者作为主语进行描述,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

  “玛丽被约翰打了。”

  这时,施暴者的存在感被弱化,读者接受信息的焦点被转移到玛丽身上。如果再省略施暴者,再增添一点戏剧性,则变成了:

  “玛丽被打。”“玛丽被虐待。”

  也就是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中读到的标题,此时,读者自然会从这条已知信息发散出去,讨论随即变成一场单方面对受害者的谴责。

  就像许多人对蔡天凤的态度一样,不停对她的受害者身份提出质疑,一定要揪出她的不合理性。

  但是询问她的问题,不会防范任何暴力问题。

500

  然而,这样的报道方式,已俨然成为一种通用句式。

  男同学杀女同学,媒体的标题是女生同学杀害。

500

  图源:新浪微博       

  男生向女生杯内投放迷药,但热搜上的词条却是学生投放异物。

  不仅没有加害者做主语,甚至连迷药都被笼统地称作异物。

500

  图源:新浪微博       

  更有甚者只在标题中强调女性,但作为施暴者的男性却没有被标注性别。

500

  图源:新浪微博       

  或者在新闻撰写时,多一笔对施暴者的性格描述,多半是“性格老实,脾气温顺,平时人挺好的”,来影射他杀人实属被逼无奈。

  “老实人”一词的高频出现,简直要被鸡贼媒体用成杀人犯的代称。

500

  图源:新浪微博       


  如此包庇加害者、包庇男性的媒体语言,本质就是一种厌女。

  它足够隐蔽,于无形中影响并塑造着我们的思维。人们习惯了遇事先问女——

  一定是女性出了什么问题,才导致男性愤怒;

  一定是老婆水性扬花,才让老公痛下杀手;

  一定是女员工先勾引,才导致男同事精虫上脑。

  这样自上而下塑造的从女人身上找原因的氛围,会把诸如性侵、家暴等性别暴力,都变成女性问题。

  解决方案也由此变成:那女性就更要“大晚上别乱出门”、“好好穿衣服”、“脾气更温顺点”啦。

  分明是「为什么男人会犯罪」的问题,男性的角色却变得可有可无。

500

  媒体对女性的“偏爱”,还体现在好事不提女上。

  比如前段时间引起群嘲的交警新闻,624起酒醉驾案件,女司机竟然“高达”25人!

500

  图源:新浪微博       

  但事实上稍一调查就能得知,现实中造成交通事故的男司机比例,比女司机多出近4倍。

500

  但女司机早已被污名化成为车技差的典型。

  “防火防盗防女司机”、“珍爱生命远离女司机”、“出事故就是女司机的锅”,这样的逻辑已经被根植进无数人的潜意识里。

  已知男司机出事故率更高,但我们依旧会惯性认为女司机不靠谱,不正是舆论环境中的隐性厌女吗?

  2018年有一个典型案例,重庆公交车坠江案。

500

  一辆公交车和一辆轿车相撞后坠入江中,轿车司机是一名女性,她被拍到在路边的照片里,穿着一双高跟鞋。

  于是,女司机穿高跟鞋开车逆行撞上公交车、导致15人生死未卜的新闻,在瞬间占据了头版头条。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在真相还未调查清楚之时就使用标题《重庆公交车坠江,疑似女司机导致》,放大「女司机」的标签,以“正义之姿”对女司机进行审判。

  一时间,网络上对女司机的辱骂网暴不绝于耳。

  然而经过官方调查,两车冲撞实际是因为公交车逆行,女司机已经做了当下最快的处理,仍然无力回天。

  就因为部分媒体的惯性厌女,一个无辜的女司机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被当成肇事方经受了千夫所指。

500

  但报道男司机出事故时,这些媒体的态度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且不说致5死13伤是多么恶劣的后果,光看标题里的“SUV撞人群”,主语甚至可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辆车!

500

  图源:新浪微博       

  难以想象,这些新闻通稿是如何不动声色地污染着我们的世界?

  浸淫在如此“歪屁股”的语言环境里,我们的潜意识到底被灌输了多少对女性的恶意?

  这些潜意识里的厌女还将持续多久,才能真正被根除呢?

500

  敏感一点,也没关系

  新闻根植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之上,它抽象的是我们既有的漫长的厌女史,通过文字、标签、标题,进一步加深性别的刻板化。

  这些微小差别,反哺着一个更厌女的文化语境。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觉察,指出。

  别说抠字眼无意义,那些歧视就藏在角落里。

  蔡天凤一案后,微博博主@是橙雨伞啊 提出了性别暴力报道中常出现的问题。针对每一项,我们都能检查日常看到的新闻是否符合。

500

  有网友针对新闻词条做了直观的图,像小学语文做改错题一样挨个儿修改词条,传达出来的意思却可以天差地别。

  原来用词上的不同,足以让施暴者从隐藏的角落里现身、不再给恶意戴上体面的面具、不再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

  如此基础的语文训练,却要我们从头教起。

500

  在以前信息匮乏的时候,新闻媒体曾走在公众的前面,灌输新鲜思想,开启民智。

  但如今信息泛滥,媒体良莠不齐,新闻进化的速度已经跟不上社会思潮,关于性别的意识更是陈腐。

  我们唯有发声,去告诉他们,新闻不该这么写,是时候走进新世界了。

500

  图源:新浪微博       

  那条交警批女司机的新闻,在女性的抗议声中被撤除。

  官方致歉信里的用词是“工作不严谨”,看起来还完全不明白问题出在他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厌女。

  还有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我们都重新审视其含义。

  我们发现,对女性的污名化又岂止新闻,简直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许多骂人的话,都源于对女性的歧视。

  「婊」、「妓」、「娼」、「奸」、「奴」、「妖」、「嫉妒」.....还有近几年也被污名化的「媛」。

  谭维维有一首名叫《小娟(化名)》的歌,字里行间都是女性血淋淋的历史。

500

  在互联网上,女性发言稍微出格,就被急不可待地扣一顶极端女权的帽子。但我们的文化里,到处都是女性被极端对待的印记。

  古时最可怖的鬼怪,都寄托着对女人的憎恶。

  攻击性最强的脏话,全是对女性亲属的侮辱。

  千百年来历史进程,每一步都踩在女性的尊严上,如今却让我们别太敏感,别玻璃心,凭什么?

  好在,我们已经在进步了。

  过去我们会用“先生”表示对杰出女性的尊称。

500

  如今我们质疑,为什么要用男性的称号作为给女性的褒奖?最杰出的女性,就要成为男性吗?

  这种用法,本就是男女受教育不平等时期诞生的产物。

  既然过时,那便弃之。

  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天,我们真挚祝福彼此「妇女节快乐」,不再为「妇女」二字感到羞耻。

  这一天,我们不想听消费主义谄媚的讨好,只想纪念女性为自己争取权益时所走过的路。

500

  有人说,纠结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有意义吗?

  世界一直是这样运作的,厌女的土壤是不可能清除干净的。

  但女性觉醒,是一条单行道。

  一旦意识到不公,就再也无法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着那套话术继续侮辱我们的智商,污染我们的世界。

  我希望越来越多女性更敏感一点,觉察一点。

  别说抠字眼无意义,文化的构筑往往就在最细枝末节上。

  不要放过任何心底隐约的不适感,因为太多文化早在觉察到不适前,就已经灌注进我们的脑子里。

  那些自带贬低女性意味的用词和表达,曾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次质疑:做个女性,有什么错?

  我们没有错。

  所以,敏感一点,再敏感一点。

  我们理应得到更公正地对待。

500

  监制 - 她姐

  作者 - 贝瑞酱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她刊」阅读原文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