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歌颂普通人的革命史诗

500

如果用八个字概括过去的2022年,班长的回答是“经历苦难,见证勇敢”。而在2022年播出的《星球大战》衍生剧《安多》,便是和这几个字无比契合的“年度电视剧”。有美国媒体更是一语双关地称其为“星球大战的‘Better Call Saul’”。

有这个感受的不只我一个人。前些天,主机游戏老编辑周明,科幻文学译者北冥和我一起录制了一期播客《安多:风起于青萍之末》,聊了聊这部把星战系列抬到了全新高度的电视剧。而“蜜獾吃书”播客也是班长在2022年遇到的最佳播客,真心推荐给各位同学关注(戳底部“阅读原文”可在小宇宙直接收听,体验更好):

录完播客,老编辑周明意犹未尽。在他看来,由《谍影重重》主创执笔的《安多》拥有近年来,至少是近十年来少有的,二战作品般的清澈感,或者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部二战作品。

二战作品的特征通常需要包括:广阔的故事舞台、厚重的历史和正邪分明的角色设定,而且必须紧扣人类命运的宏大主题——不是什么爱与复仇,也不是什么国家兴亡,而是人类对正义、良知的基本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不好写,因为它有太多东西框定死了,但如果写好,却是完完全全地直击心灵,比如《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又比如不朽的《美丽人生》。

为《安多》写下这篇篇激情四射的影评后,这个老编辑呐喊说:

人民需要二战剧!

文|周明

银河帝国边陲的小镇待业青年安多孤身走夜路,迎面过来两位热心安保,三个人口角中爆发了一场冲突,导致了安多必须离开小镇——说是冲突也不太准确,他是直接动手杀了两个安保人员。

500

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安多的人生大概有两个方向,在地方治安官睁一眼闭一眼的"便宜行事"下,要么凭着杀人这个"资本"加一点手腕和靠山为害一方,变成赫特人贾巴这样的地头蛇,要不就是凭着自己还比较能打的天赋,变成贾巴手下的一员,下场大概不会比波巴·费特好多少。

但偏偏事情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此时,一位充满正义感、行动力超群的年轻安保人员宛如所有张译主演的电视剧里的张译一般横空出世,以雷霆作风把整个小镇闹了个鸡飞狗跳,誓要将安多这名不安定分子绳之以法。

500

走投无路之际,安多结识了一位身份不明、目的不明、巨额资金来源不明的三无老头,收下一枚价值连城的凯伯水晶作为定金,走上了一条未敢设想的道路。

就这样,卡西安·安多这个小镇地痞,在一些帝国官员的努力和反抗军的刻意为之下,被卷入了滚滚的历史洪流。

1.

最乐观的星战爱好者恐怕也不能否认,《安多》问世之前,星战系列作正处于尴尬期。

500

自打被迪士尼收购以来,卢卡斯时代长期以来的无序被终结了,星战的世界观被严格地锁定在官方可控的范围之内,无论层出不穷的66号令幸存者,还是那些奇怪的生体装甲三体人,都被框死在了传奇宇宙。

虽然失去了一些可能性,但有迪士尼庞大的资源供给支撑,星战似乎走在一条通往下一个MCU(漫威电影宇宙)的高速路上。

然而之后几年的发展证明,这个系列并没有像迪士尼最初预想的一样,沿着MCU的成功路径高奏凯歌,而是走上了一条诡异的盘山道。

围绕着天行者家族这条主线,达斯·米奇撸起袖子大干了一场,先是星球大战的新三部曲延续了天行者家族的内部伦理纷争,舅舅、外甥、爷爷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天行者和帕尔帕丁两家人恨不得联姻——后又有《妹夫》(游侠索罗)和《师父》(欧比王)两部一线明星主演的重点角色电影、电视剧。可惜都收效甚微,最好的情况是大投资一部电视剧打了水漂,不好的情况是——正传的口碑甚至还不如打水漂。

500

所谓的“新三部曲”以创下系列最低豆瓣评分而结束

但就是这么折腾,星球大战这IP还没凉。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那些和天行者家没半毛钱关系的外传作品,《侠盗一号》、《曼达洛人》,还有EA终于干了一会人事儿的电子游戏《绝地:组织陨落》。

500

《曼达洛人》前不久上线了第三季

把这些作品拿在一起看,大致可以猜测迪士尼最初的运营脉络:重点主线作品必然是爆款用来收割大人气,主线作品之间,插入几部外传维持热度,如果外传做成小爆款,那么就是意外收获。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因为主线作品全部差强人意——粉丝们甚至戏称迪士尼的种种离奇操作——例如杀死系列主角、新主角的弱智离奇身世安排等等叫"原力恶心",星球大战在商业世界的节奏显然转变成了——通过外传作品维持人气,再出水平奇差的正传败人品。

经过新三部曲摧残,正传的公信力过低导致后续难以展开,迪士尼不可能看着星战放凉。

从这个角度去看,开发义军几乎是唯一选择。

此时此刻,《谍影重重》编剧吉尔罗伊带着《安多》,交出了一份令(至少像我这样的)星战迷和电视剧观众足够满意的答卷。

500

对吉尔罗伊稍有了解的人大概知道,这位仁兄早年间因为《谍影重重》一鸣惊人,而后又亲自执导,与乔治克鲁尼合作了《迈克尔·克莱顿》,《谍影重重》随后几部也都由其操刀。

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吉尔罗伊的个人风格"——那就是对"每一个情节的发展都要做出合理的解释",有时候宁可牺牲悬念,堪称合理界的王者。

整部电视剧十二集,吉尔罗伊为其中五集亲自撰写剧本,奠定了本作"二战间谍剧"的基调。

500

豆瓣9.1也是星战系列的最高分

以这个思路来制作星战,结果便是《安多》呈现的是粗粝、丰满,充斥着为让故事主题信服而不厌其烦填充的细节,从每一个角落的描写入手,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星球大战"社会"。

吉尔罗伊笔下,帝国不再是卢卡斯和艾布拉姆斯时代抽象、肤浅的扁平化管理家族式经营黑帮,而是一个组织严密、作恶动机充分,无时不刻不在为将其机制永远运转下去而吞噬资源的庞大邪恶官僚政权。

而反抗军和边民也不是看着夕阳唱着歌,要么被天行者拯救,要么只好等死星过来"boom!"的背景板,而是各自面临着真实的困境。财政问题、帝国追查、边境年轻人的困顿,这些在过往星战系列不曾以太多笔墨呈现的人事物,都在吉尔罗伊的短短十二集电视剧中纤毫毕现。

一部歌颂银河帝国平民的革命史诗,也就此诞生。


2.

离开故乡的安多,被义军安排到了一个比家乡更偏远的偏远行星,筹划一次重要的秘密行动。

安多的前半部分故事就是围绕这场黄金劫案展开。一帮“乌合之众”,为了一船"金条",深入帝国统治的薄弱点,最后满载而归。

500

安多的临时队友,

遗留下的笔记或将成为银河革命者们的《自由宣言》

这个单元,我愿称之为手把手教你劫皇纲:

整个故事事无巨细地为观众描述了一次秘密行动如何筹划、如何展开,过程中要照顾到哪些要素,会出现哪些意外情况,如何应对,成事儿以后的逃走路线,都被在电视剧中准确地呈现出来。

500

然而在这个单元,真正的精华被藏在了帝国军官的闲谈中。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哨站指挥官轻松地和副官聊起了帝国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润物细无声的操作,"引导当地人民走向文明"的。

500

这座叫阿尔达尼的星球每隔一段时期就会穿越宇宙中的尘埃带,当宇宙中的尘埃划过行星大气层,就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华丽流星雨。

500

在以放牧为生的阿尔达尼人心目中,观赏流星雨是周期性的、有宗教意味的节庆行为。每当日子近了,星球上的人们就拖家带口开始远足,来到观赏流星雨的最佳地点,就像我们星球上的人们度过每一个周期性的重大节日一样。


而这个地点,"恰好"就在帝国哨站门前。

帝国自然是无法容忍这种"野蛮行为"的,他们一开始是例行禁止,为当地人"朝圣"制造物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接着利用当地人对帝国的厌恶,假惺惺地提供"帮助",一套组合拳下来,终于用七年时间,将朝圣人数从一万五千减少到不到六十人。

500

500

500

另一边,当帝国严格控制本地民俗活动的同时,又开始推行新习俗:帝国观礼节。

这个节日类似帝国的国庆节,庆祝地点就在距离哨站不远的工业园区。当阿尔达尼人来到园区参与活动的时候,还可以留意一下帝国提供的工作机会。

500

500

500

这样链条就通畅了,先让阿尔达尼人失去传统,这些失去传统的人很快就会被新的传统取代,接着会变成帝国的人口红利,成为帝国统治整个银河系机器的一个小小的螺丝钉。

先严厉地禁止你,接着又允许你"有限度"地进行,你接受了这个方案,就进入了帝国对你的教化,慢慢你会觉得帝国观礼节更方便限制更少,也就不再选择遵循自己的传统了。

帝国军官们都深深懂得这里蕴含的机巧:你给他们选择,他们就会执着于选择,忘记了你一开始就没有给他们想要的东西。

而在随后的水电站监狱单元,更展现出帝国统治术的炉火纯青。

安多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准确说只是在度假村买啤酒的路上,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了这座监狱。

500

这是一座极尽干净、整洁的封闭环境,犯人们进行007的高强度劳作。

狱卒们巧妙地将犯人们分类成彼此对立的群体,让一个车间内的囚犯彼此竞争,通过奖惩分明的制度来让犯人们完成自我管理。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为帝国完成一项大任务,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什么。他们只需要知道做好了就有奖励,做坏了就要受罚——实际上,完成任务的奖励不过是每天吃到的糊糊有一点味道而已——但这就足够把"胜利者"和"失败者"区分开了。

500

500

这听起来像不像某些大公司的"团建课程",通过设立一个侮辱人格的惩罚,让参与课程的人彼此竞争,来实现所谓的"能力提升"。

只是安多中,这种竞争关系到生死、刑期。在每天"力争上游"的满足感中,看到自己的刑期又减少了一天,心里想必也是暖暖的。


直到一次意外发生,囚犯们发现,帝国从没想过让他们出去。所有的犯人都会在刑期结束后被转移到另外的监狱,一直劳作到死。

当他们决定反抗时,才看到帝国暴戾外表下隐藏的恐惧与虚弱。

而基于真相达成的共识有多么可贵,以及普通人身上彰显的勇气有多么动人,也在这场银河越狱大戏里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安多所在监狱小组的组长基诺,在得知“根本逃不出去”这一真相之前,一直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只为了给自己和组员攒积分,早日重回正常生活——这也是大部分“犯人”的共识;

500

而在得知真相之后,这个此前遵从帝国一切指令的普通人,开始了蜕变。因为觉醒,这个本来就具有领袖气质“带头大哥”,不再是维系帝国监狱运转的一员,而是成了凝聚所有囚犯,重塑“只有逃出去才能活下去”这个全新共识的关键人物。

这便揭示了真相之于革命的重要性:

谎言滋生的共识,带来的是顺从与苟活,巩固的是压迫人的秩序;而基于真相的共识,则会唤醒普通人身上的勇气,继而让反抗发生、冲破枷锁。

不会游泳,明知自己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去的“带头大哥”,依然选择呐喊出了一段囚犯版的“自由宣言”,其中就包括那一句震彻整个帝国监狱的“One way out”;

500

以及深知生存机会渺茫,但坚定地告诉安多“人们必须知道真相”的路人狱友梅尔什;

500

他们最终选择反抗的目的都已不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在得知真相后,终于不再压抑心底那未灭的正义感,继而焕发出人类身上最可贵的品质——勇敢。

500

在正传中“无名”的这几位小人物,成了《安多》中最为动人的存在。对于英雄人物的成长,他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的火种,也正是在这一个个变得勇敢的普通人身上得以燃烧,最终燎原至整个银河。


500

因为《安多》,银河系革命史诗的动人篇章,也就此落到了这些普通人身上。

3.

在过往的星战作品中,帝国的形象多数片面且抽象。

他们在电影和动画中通常有一群愚蠢的将军,带领一群愚蠢的大头兵横行乡里,大多数时候这些人愚蠢又无能,但他们生气起来,就会炸爆一整个行星。

到了前传三部曲,帝国的形象变得有点丰满了,人们可以知道这个腐朽的帝国自一个腐朽的共和国而来,公序良俗的腐坏最终让人们投入了皇帝帕尔帕丁的怀抱,而这一切都是西斯处心积虑的阴谋,而西斯阴谋最重要的一环是——以后代为软肋去威胁一个据说是弥赛亚的绝地武士——然后他们就成功了。

500

到了新三部曲……什么新三部曲?

到了《安多》,吉尔罗伊不吝惜笔墨地对帝国统治的上下层进行了精细的描写。

上到帝安局内部的kpi、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互相倾轧、领导利用下属内斗保住自身权位;中层有军官为一纸调令绞尽脑汁讨好上级;下层则是处心积虑寻找帝国国民的软肋,只为一个实现自身价值、"以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500

一个血肉丰满的帝国便被构筑出来——帝国从抽象的脸谱式坏人形象转变为了更加具体的人和政策的集合体——它甚至还像第三帝国一样保持了一个议会。

500

于是我们终于清晰地看到,帝国是一个为了完成西斯邪恶目标而存在、又为了持久存在而持续作恶的、空前庞大的现代官僚机器。当我看到帝国统计局巨大的办公场所内,数以万计的员工埋头计算时,胸口登时一闷。

500

可以说,安多完整地展现了帝国为什么存在,也完整地展现了帝国毁灭的原因。

帝国不是一个抽象的邪恶概念,它深深扎根在帝国国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人们努力的目标,进入体制成了稳定、安全的象征。

500

你看安多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街溜子,只要有点小钱马上就去三亚旅游了。

而西尔卡姆作为西斯光芒照耀下的后浪就努力太多了,因为他明白只要顺从帝国、进入体制,为这个政权添砖加瓦,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虽然也仅仅是生活在帝都筒子楼里不愁吃穿,但总比出门买瓶啤酒就被拉走判无期丢进工厂007好得多。

500

在全帝国官员们不懈的努力下,帝国毁灭齿轮也因此开始转动。

像帝国这样以"安全"为名义,对全体国民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超级统治机器,想维持其存在本身就要消耗巨大资源。为了得到维持其存在的资源,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把手伸进人民的裤兜里,把需要不需要的钱全部掏出来。

500

想要掏出来,就需要人民的顺从,而要顺从,就要继续维持高压统治。这种统治的一个要点是,不能让被你统治的人舒服,要让他们疲惫、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们一旦舒服,就会持续地积蓄力量,有力量就有勇气,最终导致帝国的手伸不进大家的裤兜。

但导致统治终结的情况往往是,政权对被统治者的恐惧与日俱增,他们惧怕人民的反抗,所以加倍压迫,以至于大家太过于不舒服,只好揭竿而起。

在这种反动统治中,中下层官员的不作为,往往是一种维持统治的必要行为。


帝国铁拳砸过来,地方官员没有贯彻到底,让拳头的力量减弱了,石头和鸡蛋相安无事,大家就能苟延残喘下去。

500

500

偏远小镇的治安官本就是这么个闲差,混一个有钱拿事儿不多,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摸鱼生活,恰巧成为了帝国和国民之间的润滑剂。

这时候,偏偏来了一位年轻有为的西尔卡姆,为逮捕一个敢于挑战帝国权威的犯罪分子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如果西尔卡姆知道帝国的最终结局,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像现在这么努力。

500

只是我们至少知道,要是西尔卡姆眼里容下了沙子,凯恩也不是那么想证明自己,安多能被网开一面,变成一个普通的地方恶霸,他就不会被反抗军招揽,也就不会在五年后组织侠盗一号小队,死星的重要情报就不会泄露,被一炮炸烂的就不会是死星,而是卢克天行者和阿克巴将军,甚至安多本人,还能像赫特人贾巴一样,作为地头蛇为帝国出份力;而安多的母亲也可以在儿子的陪伴下颐养天年,她的遗言就不会成为点燃全银河系人民怒火的火种,反抗军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皇帝的国家还会长治久安。

从这个角度讲,正是这种"为了使帝国变得更好"的不懈努力,成了毁灭他们寄生体制的导火索。

能够被如此细小的失误引发的蝴蝶效应引向毁灭,也昭示了这样的一个帝国空前强大,但同时也是脆弱的。

整个帝国一体两面,一面是色厉内荏,一面是虚弱敏感。

前文提到的水库监狱,狱卒人数少得可怜;那个扬声器里低沉恐怖声音的主人,嗓音又尖又利;大头兵们不满自己的待遇,地方人民对帝国统治恨之入骨;雷达和密探也无法辐射的角落,反抗军蠢蠢欲动。

500

帝国就像一个即将爆炸的高压锅。

正因如此,他们才需要"雷霆手段"来震慑帝国国民。

4.

反抗军的一部分人也发现,要让帝国灭亡,必先使它疯狂。

有光明的地方必然有阴影存在,安多同样提供了一个立体的、不是完全光明的义军形象。

同时也是星战史上最复杂的义军形象。

500

义军不再是正传中除天行者家族的亲朋好友之外全部低效混乱、只会在危机时刻大喊救命、天行者出手解决危机后再为他打call的粉丝团,而是一个为了目标不懈努力、不惜弄脏自己双手、又甚至何谓底线的地下组织。

这又引出了整部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主题,反抗和代价。

支持义军的议员为了打通关节,不得不卷入肮脏的内线交易;当义军卧底希望为了妻儿安全退出时,得到的回应是——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义军对不安定因素安多的初步处理决定是秘密处决;而全剧英明神武的老地下工作者卢森宛如黑暗原力化身,虽然追求正义,但却时刻游走在道德底线的边界。

500

这些描写无不在反复强调反抗与代价的密切联系。而帝国愈发强力的压迫——例如买啤酒判无期——则告诉你,反抗意味着你很难重返"正常生活",但不反抗就没有"正常生活"。


剧中通过角色的言论、行为反复强调,要反抗,就必须要做出牺牲。

但又处处强调,不可轻言牺牲他者。

安多在越狱过程中身先士卒,卢森也可以为了任务孤身犯险。而当面对友军遇险,通风报信将导致内线暴露满盘皆属的艰难抉择时,却无语凝噎。

这就让人想起了最近非常火爆的某科幻电影。

"五十岁以上出列!"之干脆利落,简直是冲着"成为你的童年记忆"去的,好似99年春晚那句味道极其相似的台词。

可我看到这一幕时,想到的只有二十年前,在说出那句台词的演员的家乡,听着家门外凛冽寒风为明天吃什么发愁的下岗工人。

很遗憾,我的父母也在其中。

人们执着于讨论究竟那部电影情节设计是否合理时恐怕已经忘了,原作小说一开始就讲,那是"刹车时代"几十年后的故事,在此之前,"全人类统一起来",使地球公转停止,刹车之后海平面上升、城市荒废。

至于为了刹车而死去的几十亿人,原作一笔带过,电影语焉不详。

说白了,这是一场拉上全人类的豪赌,其中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权力不同意。

你我都知道,相比在加速时代为了争一口恶气脑浆子都楔出来的专家和领导们的后代们,我们更可能是早在故事开始之前就被牺牲掉的那绝大部分——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绝不会成为被牺牲掉的那一部分的自信,就当我没说。

有人会说“如果那些人不牺牲,人类就灭亡了呀!”——可是那些被选中活下来的人灭不灭亡,和就要被迫死去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在那部电影中,这种冷血被影像化成了少数人甘愿牺牲的热血沸腾。

不论创作者的初衷如何,他们在故事设定与表现形式上,都对正义化、崇高化的“牺牲美学”上做足了肉眼可见的文章。而且,这“让人忘记自己没地儿住”的热血一幕,对于把牺牲进行崇高化、正义化这件事的作用,银河帝国以及类似组织的上位者们是乐见其成的。

首先,在源头上,不可抗的天灾设定,不仅可以让享受牺牲好处的决策者们不必背负道德压力,更可以避免观众做不必要的联想:真实历史中上演过的大规模牺牲,多半因人为的决策而引发,而非自然灾害。继而,观众也就不会做出警惕野心家,警惕权力膨胀之类的多余思考了。

500

再看表现形式本身,坚定的自我牺牲口号,加上激昂的背景音乐,把本是残酷的牺牲场景灌满了感动,大多数观众高呼“燃哭了”。于是,“是否必要”“能否避免”之类的辩证思考,也就没有多少存在的空间了。

所以,两部同样涉及牺牲的文艺作品,对牺牲的本质展现却是如此不同。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友军受难的一幕,卢森与索·格雷拉不得不被动面对艰难抉择时,空气霎时凝固。

索绷紧全身肌肉无奈地吐出 "For the greater good"时,卢森只是淡淡地回应一句"Call it what you will"。

"随你怎么说。"

这是整部电视剧气氛最为凝重的时刻。

随你怎么说,这都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哪怕它"为了更伟大的事业"。

500

500

这里引发观众独立思考,同时拒绝将牺牲崇高化的意味非常明显。折射出吉尔罗伊对牺牲的看法:"即使牺牲必然发生,也应该避免认为牺牲是一种必要手段"。

这不是告诉你该不该做出牺牲,而是在说牺牲发生后不能美化牺牲。不是拥有了崇高的动机之后就可以忽视被牺牲掉的人,决策者与受益者就可以不必背负道德压力,更不能当那些被牺牲的人感到不满时,他们却再来一句:“你还想怎样?”

文明的前进要依靠的是智慧和良知,是面对暴力的勇气,而不是牺牲他者保存自己的"大方"。

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人会混淆无法避免和必要的关系,用迫不得已作为理由来让弱者牺牲哺育强者。

“这样强者才能为你代言呀。“他们说。

然而狮子从来不是羚羊的头领,历史上每当强者拥有对弱者的生杀大权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吃干抹净。人类文明也从来不是在保存一部分和牺牲一部分的选择中前进的,恰恰相反,所谓的正义,往往就是为了弱者不必牺牲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当一部分人决定牺牲掉另一部分人并决定使用暴力时,另一部分人的反抗才是激励我们走到今天的基础;而那一部分决定牺牲别人而自身毫发无伤的人,曾经披着无数华丽的外衣,却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500

歌颂普通人这一点

在最后一个章节里表现得更为直接

故事的结尾,原准备对安多守株待兔的帝安局探员被愤怒的民众淹没,安多和朋友们飞往宇宙,一切好像天翻地覆。

另一方面,帝国依旧存在,死星建造进展迅速,局势愈发紧张,卢森也不得不收掉作为义军交通站的帝都古董店,一切好像又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但距离那个光明到来的日子,只剩九年了。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