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油菜籽的“中国墙”

继理查森之后,第二家加拿大公司Viterra Inc也被中国海关吊销了进口许可证——有当地媒体称,加拿大油菜籽遇到了“中国墙”

500

油菜籽出口全面“叫停”

3月26日,多家国际传媒注意到,中国海关总署吊销了加拿大Viterra Inc向中国出口油菜籽的许可证,这是继3月5日加拿大最大的谷物加工商——理查森国际有限公司(Richardson International Ltd)被宣布吊销对华油菜籽出口许可证后,第二家遭此命运的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商。

Viterra Inc是嘉能可(Glencore)旗下农业分支企业,总部位于加拿大最大的油菜籽产地——萨斯喀彻温省。中国海关总署表示,大连、南宁两处海关在检测该公司对华出口油菜籽时发现了“有害生物成分”,因此作出上述处理。

这一措辞和此前针对理查森相关禁令出台时如出一辙。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抱怨加拿大输华油菜籽中含有超标的杂草种子等成分。

加拿大是全球油菜籽生产和出口大国,全国范围内有多达4.3万个农场以种植油菜籽为主,其中2.3万个集中在萨斯喀彻温省,约2万个集中在临近的曼尼托巴省,年油菜籽产业总值高达42亿加元左右,是上述两个农业大省的经济支柱之一,油菜籽出口撞上“中国墙”,无疑是对上述两省(第一家被叫停的理查森,总部在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沉重打击。

“就事论事”或“扩大活力范围”

从目前情况看,加拿大油菜籽委员会(Canola Council of Canada)等专业机构和两省地方官员力图“就事论事”,尽量避免刺激中方的火气。

早在理查森“撞墙”后,萨斯喀彻温省农业厅长马里特(Dave Marit)和省长莫埃(Scott Moe)等就相继表示“中国市场对我们的农业社区很重要”,希望“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法”;此次Viterra Inc步理查森后尘后,油菜籽委员会总裁艾弗森(Jim Everson)表示,“方方面面需要理解油菜籽产业对加拿大的重要意义”,而曼尼托巴省星巴克区油菜籽种植协会负责人福西(Charles Fossay)则表示,此时距油菜籽播种还剩6周,修改种植计划已经来不及,两位专业人士均期待中方“尽快公布详细的调查结果”,以便有针对性地迅速解决问题。

但另一些人士则认定,中方此举是“和诸如孟晚舟事件等加中近期政治纷争有关的打击报复行为”。曼尼托巴大学阿斯珀商学院教授拉尔森(Paul Larson)指责中国“借题发挥向加拿大施压”,一些加拿大评论员则称“这是典型的边缘政治游戏”,而情绪和语气最激烈的莫过于前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他呼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施压”,甚至建议“驱逐在加拿大训练的中国冬奥选手”作为报复手段。

简单化还是复杂化

至少在官方台面上,中方自始至终强调“油菜籽事件”是一起单纯、孤立的“质量检测争议”,并不承认其与诸如孟晚舟案在内的加中经贸乃至政治争端有任何关系。

正如理查森事件发生后一些业内人士所指出的,自2016年以来中国一直抱怨加拿大油菜籽中含有杂草种子,早在2016年加拿大《环球邮报》就报道过此事,而针对理查森输华油菜籽“杂草种子超标”的中国海关正式通告,也是早在去年底就发出的。

由于加拿大是“大农业”,采用全机械化、全自动化的方式收割和打包,在杂质控制等方面很难契合中国以“小块、劳动力密集”为特色的油菜籽质检标准,对此加拿大方面长期以来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争议发生后也未正视这一客观矛盾的存在,更未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自中国海关发出正式警告到理查森被吊销许可经过了3个多月,自理查森事件至第二家供应商“撞墙”又过去很多天,加方只零星发出了几声“要沟通”的口头表示,这恐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曼尼托巴省农业厅长艾希勒(Ralph Eichler)等人的态度具有典型性:他们一方面承认“中国市场举足轻重”、“毕竟这是个年进口加拿大菜籽油500万吨的大市场”,另一方面又坚信这是个“政治手段”,相信“我们的产品无可替代,中国人就算走了也会再回来”。

正如一些观察家所指出的,“油菜籽问题”恰在此时发酵,或许多多少少和孟晚舟案等加中间不愉快的氛围有关,但油菜籽质检、品控等方面的分歧客观存在且由来已久,如果罔顾这一点,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争端。

从利害角度看,就事论事,将问题和争端简单化,集中在质检、品控标准分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要比单方面主动“扯东扯西”,把争端复杂化对加拿大、对加拿大油菜籽产业更有利。

至于“我们的产品无可替代”之类自信,似乎有些过于托大了——事实上加拿大对华多项大宗农副产品出口,如三文鱼、软木、谷物,其中也包括油菜籽和菜籽油,原本就是不同程度上作为“其它市场的替代”才打开局面的,一旦消费习惯和进口渠道发生根本性变化,再扭转回来的难度是很大的。

3月27日,联邦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表示,联邦政府“将考虑派一个高阶代表团访华进行沟通”,包括艾希勒在内的许多联邦、省级主管官员均表示“有意参加”。自孟晚舟案暨康明凯、斯帕沃事件发生后,加拿大多个原定访华的高阶代表团都推迟或取消了行程,至少从“油菜籽争端”看,这种“减少接触”的应对,是把问题和矛盾复杂化、而非相反。

春种秋收,作为在加拿大生活的华人,我们衷心希望加中之间能不误春时,不妨秋获——不论油菜籽产业或加中经贸关系都是如此。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