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换电充电站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能量补充等待引起的,唯有像汽油车一样几分钟内能补充能量才行得通。
 

很显然,快速充电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毛病太多,电网没法提供峰值型的供电,电池组也无法承受短时间内的能量转移带来的热量而缩短使用寿命,由于充电需要等待时间,使得任何形式的排队都不可忍受,需要配置超量的快速充电桩才能随时充的上电,使得充电桩的使用效率超级低,到处遍布的充电桩又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日常维修也是一个问题。  

慢充只能满足慢速电动车和少数人的需求,对大容量的电动汽车和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行不通, 因为根本没基本条件, 所以都只能观望而没实际行动。  

由此带来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等待是充电桩模式的致命缺陷。  

与传统的加油站模式差不多规模的固定场合的换电充电站是解决能量补充的唯一正确方式。  

在此模式下,电动汽车能在几分钟内快速换电,换下来的电池就地充电,满充之后给下一辆车更换。  

电网也也能集中式的供电,大幅降低安装成本。
 

在充电换电站内设置集中式充电设备,相比与充电桩,成本也大幅降低,日常维护容易。
 

快速换电设施和传输装置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也是很容易制造出来的,规模化生产成本高不到哪里去。比如, 制造一个带有20个充电器的双头充电装置, 每个头如同橱柜式带有10个标准的0.5C充电率的充电器, 以平均1500元/个计算, 一个带有20个充电器的双头充电装置成本大致是3万元, 200个充电器也就30万元, 加上快速换电设施和其它设备, 一个含有四工位的快速换电设施,内置200个集中式充电设备的换电充电站的建造成本大致在150万-300万左右(根据所在地区具体条件, 差异比较大).

 一个含有四工位的快速换电设施,内置200个集中式充电设备的换电充电站, 每天能换电充电1000组, 能为周边3000辆电动汽车服务,其占地面积与传统的加油站差不多。只要1000个这类的换电充电站就可以服务300万俩电动汽车.

换电模式的前提是电池模块体积的统一尺寸和标准化,统一的底盘配置。
 

达到了上述目的,各种电动汽车之间就能互换电池模块。为电池租赁打下基础。
 

接下来就能推广换电模式了,在此模式下,大家买车不买电池,付押金租电池模块,电池只租不卖。电池用完了只需去换电充电站快速更换一个就行,能量补充的方便程度与传统汽油车一样。
 

由于能快速换电,所以一般情况下没必要装大容量的电池模块,能行驶300公里左右就足够,每三四天换一次电池也是能忍受的, 换一次电池组也就几分钟内搞定。

由于电池组的尺寸已经定型, 随着科技几步, 锂电池的单位体积容量密度会很自然的逐渐提高, 目前同样体积和重量的30度电的电池组以后很有可能会达到50度, 甚至更高容量, 所以没必要为了片面的追求高里程而短时间内对电池容量提出过高的要求.

在换电模式下, 电池模块的质量好坏与使用者无关,不同工厂制造的电池模块通过换电站每次换电大量上传的大数据可以很快的知道那些好那些不好,很容易统计。达不到标准的自然逐步淘汰。退役电池能二次利用转为储能电池,通过简单维护后继续使用。
 

下面是一个例子:

客人买车不买电池组, 只租电池需要付押金, 每次使用要支付消耗的电能费用, 还有折旧费率, 比如一组电池从100%的容量到80%的残余容量, 正常的充放电次数是2000次, 比如一个30度电的电池组, 到80%的容量的时候, 还有24度电的残余容量, 以平均值27度电来算, 27*2000=54,000度电. 假设一个30度电的电池组的零售价格是3万元, 30000/54000=0.56元/度电, 每使用一度电需要加上0.56元的折旧费, 这个费用是死的, 哪怕电池组是你自己的也要折旧, 也要这样计算的.

实际上, 一个残余容量80%的电池组还是一个宝贝, 里面还有24度电, 可以起码以1万元的价格卖给做储能电站的做二次开发继续使用, 所以按2万元的价格来折旧的话, 使用成本更低, 这是后话, 属于外快, 目前不提, 还是以0.56元/度电来折旧.

假设每度电的成本是0.6元, 用多少算多少, 我们这里就不去计算, 不算入换电充电站的运行成本和收入. 

我们只算折旧费用0.56元/度电, 加上管理费用等, 算1.00元/度电, 也就是每次换电, 换电站会额外收取1.00-0.56=0.44元/度电的管理费用, 每次换电的时候的残余容量假设是5度电, 每次换电可以获得 27-5=22*0.44=9.68元的毛利, 每天换1000组电池的毛利是9680元. 一年下来毛利是350多万元, 假设一个充电换电站用10个员工管理, 包括养老金年薪10万/人, 人工开销100万, 还有250多万的毛利, 去除50万的设备日常维修费用, 50万的场地租金(足够高了吧), 还有150多万可净赚.

对使用者来说, 换的是啥电池组与他无关, 每度电的使用成本是1.60元, 假设用22度电的成本是35.2元, 能行走150公里. 平均每天行驶50公里, 平均耗费0.24元/公里, 每三天换一次电池组, 每次换电时间3分钟. 这种方式大家觉得能接受吗?

唯一所需的是中国政府的决心,唯有政府主导此事才行得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错过了, 被欧盟美国等国家搞去设立它们的标准, 那将使中国很被动, 也很可惜, 又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缴纳标准认证费用啥的. 

这事靠企业之间的联合起来搞也行不太通,相互之间搞封锁内斗都来不及, 不太可能出让自己的既得利益为别的企业免费服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