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信息化战争的版本答案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亚洲特快》,最近俄乌战况继续陷入胶着,俄军继续以重兵坐镇卢甘斯克,同时继续在漫长的战线上全线展开慢节奏的进攻,如果说之前所有军事观察家们都在谈这或许意味着俄军即将发起大规模攻势,一举拿下若干关键据点,或者大量围歼乌军部队,但现在眼瞅着化冻在即,客观上进行机械化兵团快速推进的条件即将不再成立,俄军到底会不会再发动一场大规模军事冒险,似乎已经有疑问了。

当然,俄乌这仗打到现在,有些基本条件大家也已经看的越来越清楚了,比如俄军出于自身实际条件,乌克兰战场形势,以及双方实力对比等等因素限制,要发动一场有多个集团军和大规模空中力量配合的酣畅淋漓的大纵深作战,不说是绝对不可能吧,至少也是困难重重,而且从去年进攻基辅行动的先例来看,还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这也难怪俄军总指挥部在无法十拿九稳的情况下,不敢轻易的发起大规模军事冒险。

不过最近也有人开始说,俄军这样的表现,是否意味着,这么多年来世界各国努力研究的,以高度机动化,信息化的,相对小规模的战斗部队实施快速军事行动,以少量兵力击败大量敌军的这种信息化战争模式其实完全是各国军事界对当代战争形态的误判?其实这种打法根本不可行?未来战争就是以大量步兵挖战壕固守对攻,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地战形态?

那这里咱们就来分析分析,顺便也说一下,当代信息化战争的“版本之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还是得说说俄乌目前是怎么打的,双方又为什么要这么打。

目前俄军在乌克兰的作战方式,以打的比较出色的瓦格纳集团为蓝本来说,他们的战术是大量步兵小分队同时在宽正面上展开行动,逼迫乌军暴露自身的火力点,包括后方支援火力位置,然后呼叫己方炮兵火力进行打击,同时步兵小分队尽可能不与敌军进行近距离接触,而是从远距离上发射步兵分队自身携带的“柳叶刀3”这类的巡飞弹对暴露的敌军目标进行拔点。

尽管说起来这种打法听起来已经实现了“穷人信息化”概念,但其中具体的通信、侦察、指挥、控制的过程,仍然大量依赖无线电语音通信,实际上效率远远低于大家通常概念中的“信息化”作战,如果乌军拥有足够的机动作战能力,实际上这种打法是很难奏效的,因为等到你后方指挥官用几个手台沟通明白,人家要么跑了,要么已经迅速消灭了你前沿的小分队。

但偏偏俄乌大区这个匹配机制就是这样,俄军用手台呼叫,乌军难道就不用了吗?尽管西方媒体经常吹嘘乌克兰方面具备如何如何先进的西方通信器材和设备,但实际上这种事情,不是说能够一下子就折腾明白的,并不是说搬几台电脑,接几个高级电台,然后装一个什么神奇的战场只会管理软件,就能直接让乌军炮兵真正实现信息化的,不仅仅是人员需要训练,磨合,还有个系统之间的配合问题,乌军手里的武器装备说起来是按照北约标准如何如何标准化,但实际上北约各国的炮兵数字化系统,前沿观察和通信系统等等这些东西基本上是每家一套,之间互联互通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乌克兰实际上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最后只能继续用手台,用简单暗语就算是加密了,但谁还能听不明白“盒子”是坦克,“香烟”是大炮这类的暗语呢?

再加上,北约各国给乌克兰援助的武器装备听起来很多,实际上真正部署到前线的数量还是有限,乌军现在客观情况就是,越靠近基辅,武器装备越好,而真正一线战斗部队还在用各种老掉牙苏联老武器。这样的结果,虽然经常有人按照北约各国吹嘘的数字计算,说乌军现在现代化炮兵数量已经超过俄军了, 很快就能压制俄国的炮兵火力,扭转战局,但实际上乌军还是被俄军的500辆2S19自行火炮按在地上揍。而且最近西方媒体也报道,随着俄军进入战时体制,后方生产速度提高,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大量2S1自行火炮未能按计划改装成2S34式120毫米迫榴炮,导致前线缺乏有效短程自行火炮支援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俄军前线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紧急改装完成的2S34自行迫榴炮,这些火炮有效的提高了对前沿步兵分队的快速火力支援能力,而且作为自行火炮,2S34在与乌军炮兵过招的时候只要运气不是太坏,基本都可以全身而退,之前《地狱尖兵》里那样双方120毫米迫击炮阵地”互相兑子”被消耗掉的情况就越来越少出现了。

此消彼长之下,瓦格纳集团得以以相对少的伤亡,缓慢但有效的实施进攻。

当然,上述的“穷人信息化”也并非万能,实际上在漫长的消耗之后,总要进行到一个阶段,出现俄军必须使用步兵、坦克和炮兵配合,强行夺取乌军阵地的情况,即使在乌军已经被俄军火力消耗掉大部分兵力、士气、弹药和人力的情况下,这样的强攻也必然会导致俄军出现一定的伤亡。

这也是“穷人信息化”打法遇到的“最后500米”难题。我们之前就提到过,即使是当代美军的指挥教材,也仍然将“近距离作战”阶段列为“决战阶段”,因为不论到了什么时代,短兵相接的战斗依然是双方班长、排长、士兵的勇猛精神和临场判断之间的最终对决。

当然,俄军和乌军之间由于在武器装备,战术套路等这些方面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所以也谈不上谁更有优势,最近也出现了俄军在一些战场上出现低级错误,错误判断主要威胁方向,遭到乌军援军依托高地优势,被猛烈炮火大量杀伤的情况,这也表明,俄军的优势依然只能是在特定的套路下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无法在各种情况下奏效,尤其是在以乱打乱的机动战的环境下,和乌军依然是半斤八两。

传统上,苏军总是会在关键进攻方向上集中数倍于敌的庞大兵力才能实施快速突破,但在俄乌战场实际情况下,俄军根本谈不上如此的兵力优势,所以遭到大量伤亡往往意味着一个方向上的进攻行动遭到挫败,甚至乌军往往还能抓住机会,进行一些局部反击进一步加剧俄军的困难。

这里也可以看出“穷人的信息化”,毕竟也只是“穷人的打法”,俄军战争之前已经建立起来的总体架构不适合进行这样的大规模战争,所以只能靠类似瓦格纳这样的战术慢慢磨碎乌军。

也正是由于双方这样的实际情况,只有停下来挖阵地才能建立稳固防御,只有停下来展开炮兵才能进行有效轰击,因此无法打出传统意义上的大包抄,大合围,只能通过“围三阙一”,迫使对手后撤。当然了,乌军现在因为各种情况,也开始出现不能,或者不愿意通过围三阙一的“生门”跑路的情况,最后被包一些小“饺子”。但总体上来说都不具备决定性意义。

相比之下,根据此前一些高原通道夺控作战,或者半岛关键目标夺控作战,或者现代化条件下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的推演,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一支真正实现信息化,装备精良,训练充分的部队,是完全可以实现以大量小规模高机动、高杀伤能力的作战部队协同作战,实现大包抄、大合围的战役目的的。甚至其中在诸如高原通道夺控作战这样的场景下,由于对手在技术装备,实际作战能力方面与这支现代化军事力量差距明显,可能会打出意想不到的巨大伤亡比,实际上从现实中与这个对手进行的一些没有开火的冷兵器对抗中,都已经可以实现以较少部队击溃敌较多部队,并且己方伤亡很少的情况了。

当然这种情况多少也与高原的严酷自然环境有关,但可以设想如果这些冷兵器对抗最终演变成大规模边境自卫反击战,完全可能出现非常惊人的交换比,甚至可以在快速机动中包围歼灭敌方军级的大部队。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多个集团军共同实施的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这个事情就更有意思了。

现在那个担心被两栖登陆的对手,已经被灌了一肚子“今日乌克兰,明日宝岛”的迷魂汤,也想学“乌克兰经验”,但却又由于岛上居民反对战争蔓延到自己家园的政治因素,最后只能采取了个“折中”策略,打算在其首府郊区,建造坦克工事,利用环形道路让坦克在上面机动开火,而在火力打击阶段则让坦克躲进道路边上的掩体躲避。

然而这种措施其实并不能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因为对于当代世界上信息化陆军的标杆来说,打掉几百个固定的坦克掩体目标,其实远比消灭机动中的坦克部队更容易,这反而等于是帮助他们解决了最头疼的确定敌方机动目标位置的难题。

至于说对全岛16岁以上男丁建立档案,准备到时候拉壮丁的行为,其实更可疑的是他们有没有为这些士兵提供足够枪械的能力。

对于世界陆军信息化标杆的这支军队来说,坦克技术性能与强敌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件事与他们建立起世界上最完整,机动灵活,且以精确打击为主的火力体系相比,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从这方面来说,目前这支军队的重装合成旅拥有的火力就包括,120毫米迫榴炮,122毫米榴弹炮,122毫米火箭炮,加上集团军配属的155毫米加榴炮,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未来还可能会从海军陆战队开始,将155毫米榴弹炮也加入到旅级的固定编制。与美军将重型炮兵部队放在师级编制,战斗时加强到旅级配合作战的做法相比,部队固定编制内的火炮从指挥层级上,信息化系统通联问题上,都显然具备更多优势,在战时这就意味着火力反应速度更快,打击更加灵活,指挥更加便利,后勤保障能力也更强。

更不用说从武器装备角度来讲,这支军队的精确制导弹药已经非常普及,甚至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该军队某炮兵部队至今仍然沿用152毫米加榴炮,主要原因是此前生产的制导弹药太多,直接换成155毫米榴弹炮的话有些舍不得。

即使是相对而言弹种最为稀少的122毫米榴弹炮,这支军队也已经大量配发了一维弹道修正弹药,使得摧毁一个目标平均消耗弹药数量大幅度减少,相当于大大提高了炮兵部队的作战能力。

就更不用提新型的370毫米远程火箭炮和其配套的战术导弹的出现,使得以前战区级指挥官才能拥有的“随时抹掉威胁最大目标”的能力被下放到了集团军指挥官手里,乃至进一步放到了旅级指挥官手里。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支军队还高度重视“人在回路中”控制的远程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实际上是掌握在旅长手里的“撒手锏”,能够对前沿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敌方目标进行超视距精确打击,其意义远超过单纯的反坦克导弹。

可以说,就算是不用空军,仅以目前的装备,这支陆军也能够自己实现大规模精确打击,考虑实战中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率可能下降一半以上的因素,算下来在同一时间内一个旅也能够通过超视距精确打击,直接消灭掉前沿上百个固定战场目标,或者几十个机动中的目标。如果这些目标都是坦克,那就相当于一次接触,敌方一个坦克营,或者换成反人员弹药的话,可能就是一个步兵团,就可以算是基本报销了,这样的交战效率是以前完全不敢想象的,这甚至超过了冷战时期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打击效率。

而上面说的还只是超视距精确打击,还没算坦克和步兵战车使用直射武器进行射击的效果,当然在这样的战场打击效率之下,这些传统的直射火力基本上也就是消灭残敌,打扫战场了。

至于步兵短兵相接,在敌方已经被削弱到如此程度后,其实胜负已分,我方的伤亡也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

当然这样的打击效率或许会被认为是过于夸张,毕竟实战和在战术训练场上打出来的效果相比肯定是要打折扣的,但这与俄乌这样“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在几次接触就可以给敌方以沉重打击的情况下,配合上具备同等打击火力的轮式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那么即使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实施大穿插、大合围也完全可行。

好了, 这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 了,咱们下回再见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