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构建一个融入世界的领导国家,只有一小撮人了解世界,能跟世界交流是不行的

【本文来自《应该坚持英语在义务教育中的分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中原好男儿996
  • 说的我一点也不赞成,我将逐条批驳你的观点

    一,首先英语只是一门工具,而国际交流是成年人的事,在中国这样巨大的人口中的比例中是非常小的,再说如果只是单纯的交流,学一点口语,在初中阶段就可以了,没必要这么费劲巴哈的全民猛学。现在学的这么多,也没见几个能开口交流的。

    二,扯什么国民素质?不会英语就没有国民素质了?你把中国人列到第几等人?这不是从小就培养崇洋媚外?英语好就高人一等?在小孩思想还不成熟的时候,就用英语去灌输西方的价值观,这不是洗脑是什么?更契合了美英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企图。再说了,世界上发达国家有几个把敌国的语言当成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的,这不是通敌是什么?

    三,国家发展是靠高素质人才,我们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来建设国家,而英语和中文的差距这么大,学习这么困难,耗费了大量的学生精力,不利于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日本人的英语也不好,也没见不是发达国家。

    四,个人发展,个人发展是个人的事,如果你真的有需要,我不反对你去重点学习英语,当个翻译什么的,为什么你有病,要拉着全体国民吃药?就是查外文资料,现在的翻译软件这么发达,初通外语的话,再结合资料也能解决不少问题了。我不是说不让学英语,而是英语的分数比重不应这么大,初中阶段只是接触了解一些基础就可以了,而用英语淘汰了大量的中国人才,这合理吗?成年人更有学习的目标,让有兴趣的人去学,有需要的人去学,不是更有动力吗?

    五,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全国的教育本来就不平衡,城乡差距很大,英语教育更不可能全面平等,英语学习是要有语境的,在中国这个环境下下,学英语顶多是哑巴英语,苦学死记,学习难度很大,而且学一辈子劳而无功,根本用不上,这不是耗费中国人的智力吗?有这时间去钻研科技和其他的理工科,我相信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希望,我们真的把英语当成一门工具来用,而不是当成三体人的智子,锁死了许多人的上升通道,特别是这其中有大量的我们需要的多层次的人才,英语耗费的中国人,大量的时间,而时间就是生命,中国发展最缺的就是时间,再说英语说的太好,不正是有些人是移民出国的理由吗?

首先感谢您花时间敲这么多字批驳我的观点,我简单作个回应。

一、根本问题是对未来中国的愿景。我理解的未来中国可能与您想的不一样,未来中国应该是开放包容的国家,是融入世界的领导者(而不是脱离世界的天朝上国)。我们与西方不是敌对关系,而是超越且包容的关系。中国与西方的博弈只是双方实力过肩期的暂时现象,根源在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容不下中国,所以西方要脱钩、断链。而中国主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容得下西方。

二、要构建一个融入世界的领导国家,只有非常小比例的人口了解世界,能跟世界交流是不行的。就像近代史告诉我们的,只有几个满汉大臣搞洋务,而其他阶层躺着不动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甚至比不过全盘西化(现代化)的日本。只有当共产党发动全国人民投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才奠定了中国的发展基础。现在国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说到底要靠人的现代化、人的发展。中国能不能培养出具备世界格局、掌握先进生产力的人才,是决定中国与西方博弈胜负,以及中国未来发展前途的关键。

三、您论述中的几个逻辑问题。

(一)“现在学的这么多,也没见几个能开口交流的。”这是用英语教学的质量问题去否定英语学习的价值,就好像说一门课很难学,这门课就不该学一样,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二)“在小孩思想还不成熟的时候,就用英语去灌输西方的价值观”,这是把学英语与灌输西方价值观划等号,潜台词是学了英语就会被西方价值观洗脑,潜意识其实是中国价值观不如西方价值观。

(三)“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来建设国家,而英语和中文的差距这么大,耗费了大量的学生精力,不利于理工科人才的培养”这是把理工科知识与英语学习对立起来,事实上二者并非对立关系,对建设国家意义重大的顶尖理工科人才还是英语好的更多,包括你举例的日本。当然,我不否认一部分理工科人才可能因为语言天赋差,会被英语锁死上升通道。但我相信这是个概率问题,而且比例不会太大,因为语言学习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测试,真正的学霸都是有学习方法的,过不了语言关的终归是少数。

(四)“学英语顶多是哑巴英语,苦学死记,而且学一辈子劳而无功,根本用不上”,这和第一个逻辑错误是一样的。此外,我说的只是保持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分量,没说要学一辈子。如果9年时间都学不好一门语言(公认的最简单的外语),那该干啥就干啥去吧,高中、大学好好学些别的,没什么不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