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好色之徒

    公元前4世纪,儒家“老二”孟子在魏国找了没趣之后,二度来到齐国。此时的齐国当家人是宣王,齐威王之子,大名田辟疆,田齐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20—前301年在位。齐宣王时期,国力强盛,干了几件大事——对外抗秦、破燕、击楚,于内大兴稷下学宫,因此称霸东方。也因此,孟子大驾光临,再次受到高规格接待。

    齐宣王亲临接待孟子的雪宫(冬宫)拜会孟子,齐宣王是那时出了名的“尊贤贵士”的诸侯,会晤之际免不了洗耳恭听圣人教诲。孟子的习惯是,事后会把自己为诸侯指点迷津之术以及诸多心得体会说给弟子们,让他们再学习再总结,再整理一番,于是就诞生了一部集答疑、语录为一体的著名经典《孟子》。

500

    经典永流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已经不光是孟夫子与其弟子们的集体智慧结晶,宋明以来诸多达人方家亦有突出的润色之功。

    最近,我看到《孟子·梁惠王下》所载的有关孟子见齐宣王的若干谈话被上网热播。过去做中学生时,我也曾读过《孟子》的一些片段,可惜限于古文水平,难说能准确理解圣人高旨。时隔多年,再读网传原文及标准答案式的译文,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孟子之言言之有误。转念一想,若是孟子“真言”,而非后人删改,他老人家如此答非所问难道另有深意。

    网传这段谈话的原文不长,现摘抄如下:

    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gě)矣富人,哀此茕独。’”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hóu)粮,于橐(tuó)于囊。思戢(jí)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háng )。’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dǎn)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标准译文也不长,我也把它拷贝在下面:

    齐宣王问:“别人都建议我拆毁明堂,要拆毁呢,还是不要?”

    孟子答道:“明堂是古代天子会见诸侯的殿堂。大王如果想要施行王政,就不要拆毁它。”

    齐宣王问:“王政的情况,可以说来听听吗?”

    孟子答道:“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地,向农民抽九分之一的税,做官的世代继承俸禄,关卡与市场只稽查不征税,湖泊池沼不设捕鱼禁令,惩罚罪犯不牵连妻小。年老无妻的叫做鳏,年老无夫的叫做寡,年老无子的叫做独,年幼无父的叫做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最困苦而又无所依靠的人。周文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一定最先考虑他们。《诗经·小雅·正月》上说:‘富人过得很可以了,可怜可怜这些孤独无依的人。’”

    齐宣王说:“这番话说得好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觉得好,那么为什么不实行呢?”

    齐宣王说:“我这人有个毛病,我爱好财物。”

    孟子回答道:“从前公刘爱好财物,《诗经·大雅·公刘》上说:‘粮食积满仓库,还包裹着干粮去装满大口袋,社会安定,国威显扬。把箭张在弓弦上,干戈刀斧都齐备了,这才出发前行。’因此,留守的人有积满粮食的仓库,出行的人有满载的干粮,然后才可以出发。大王如果爱好财物,与百姓同享,那么称王于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齐宣王说:“我这人还有个毛病,我爱好美色。”

    孟子答道:“从前太王爱好美色,宠爱他的妃子。《诗经·大雅·绵》上说:‘古公亶父,清晨骑马奔驰,沿着邠地西边的漆水河岸,到了岐山脚下,带着姜氏女子,到这里来挑选住处。’在那个时候,没有嫁不出而抱怨的女子,也没有娶不到而单身的男子。大王如果爱好美色,与百姓同享,要称王于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我认为有误的是“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一句。孟子对齐宣王的话理解有误,也就是说,他对齐宣王说的“好色”之意理解有误。

    齐宣王反复说自己“有疾”,这明显是谦卑之词,“有疾”可以理解为“不完美,有缺陷”。按孔子的说法“人有三疾”,“三疾”分别为狂(狂妄)、矜(骄傲)和愚(愚昧)。

    齐宣王又高深莫测地坦言自己“好色”,应该不是说自己贪爱美色。那样的解释恐怕是后世贤儒戴着有色眼镜,对“好色”之意进行大围剿而得出的道德果实。

    准确理解一个字的字面意义,不能脱离这个字所在时代的局限及其当时特有的(甚至是专有的)意涵。那么,在战国时期,“色”的主要意涵是什麽呢?

    齐宣王所言“好色”之“色”应出自《周礼》,此“色”应是较为原始的意义,即“气色”之意。《周礼·春官·占人》曰:“凡卜筮,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大意是:凡卜筮,君主观察兆象,大夫观察兆气,史官观察兆的粗纹,卜人观察兆的细纹。

500

    孔子说过,国之大事,乃祀与戎。意思是说,国家头等大事有两件,一祭祀,二宣战。还有,国家有大事须卜,即灼烧龟壳(或经处理刻有符号的龟壳)用来占卜吉凶。龟壳经灼烧,出现裂纹等一系列变化,古人认为其中蕴含着神秘。正如《周礼·春官·占人》所言,君臣各就各位,各行其是,研究和预判“变化”之中深藏的神意。

    齐宣王毫不避讳地说“寡人好色”应是暗指,“我田某人虽然贵为一国之主,可是现在周天子还在,圣明的王政本该由周天子这位‘真君子’来做的,我田某人何德何能。虽然东方诸侯尊我为霸主,我不忘自己大夫出身,擅长的也就是大夫之职,观察兆气,主持工作,但行圣贤之道,还请找周天子去吧。”

    齐宣王的太太祖父是齐国大夫田常,又名陈恒,是从陈国逃到齐国避难的一公子哥的后人。公元前481年,田常在舒州(今山东滕州市南)杀死姜姓的齐简公。孔子为此事还专门斋戒了三天,三次向鲁哀公请求讨伐陈氏。齐国变天这等重大事件,一度被很多学者当作春秋终结、战国开启的标志。

    综上所述,齐宣王对孟子仁义大道的宣教,表面上维持一团和气,但实在不敢苟同,更不会实施。因此口头上纡尊降贵,悄然将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到了大夫等级。不过,那个时代的诸侯王也可算是大夫之首而已。

    当然,战国时期,“色”字的意义已经比较丰富了,确实也发展出了“美色”之意。比如,出自楚国大夫宋玉(公元前298年—前222年)之手的传世名篇《登徒子好色赋》,这里的“好色”就是贪图色欲的意思。

    《登徒子好色赋》说的“好色”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不妨仔细看一看宋玉的文章吧。

    文中说道,楚国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他说:“宋玉其人长得闲静英俊,说话很有口才而言辞微妙,又很贪爱女色,希望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之门。”

    楚王拿登徒子的话去质问宋玉,宋玉说:“容貌俊美,这是上天所生;善于言词辨说,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至于贪爱女色,下臣则绝无此事。”

    楚王说:“你不贪爱女色确有道理可讲吗?有道理讲就留下来,没有理由可说便离去。”

    宋玉于是进一步说道:“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矫;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

    登徒子却不是这样,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而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疮。这样一位丑陋的妇女,登徒子却与之频繁行房,并且生有五个孩子。

    请大王明察,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

500

    宋玉问的很有意思。我们还是回到孟子与齐宣王对话的那一出。孟子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如果说孟子本人对王所说“好色”之意有意理解偏了,那么他也是答非所问,很不识趣。

    孟子顺着齐宣王自我谦卑的杆子往上爬,“巧妙”而猛烈地批评了齐宣王的贪爱女色,可是孟子所例举的主要论据是《诗经·大雅·绵》上说的周朝祖先古公亶父之事,这可是不太对症啊。老祖宗古公亶父可能是从中亚某地远道而来,带着姜氏女子等一行人众,在靠近中原的岐山一带挑选住处,然后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这事只能说明英明伟大的老祖宗有尊重女性的美好德行,迁居大事必经女人同意、满意之后才确定执行,否则谈什麽可持续发展,千秋万代。

    所以说,老祖宗很早就懂得了“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孟子作为那么大只的专家型葫芦真不知搞什麽名堂,怎么就卖起了强人所难的迷魂药了呢。这不被齐宣王笑话了吗。(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