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于东欧、南欧博物馆里的古代中国文物

众所周知,从晚清到新中国建国期间,中华大地不仅被外来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过,大量从古代中国流传下来的珍贵文物也被掠夺、偷窃、贱卖到海外。至今,在纽约、巴里、伦敦、莫斯科、东京等城市的大型博物馆里,仍然陈列着那段百年屈辱史期间曾经染指中国的列强国家们所霸占的中国文物。

但是,除了那些集中大量占有古代中国文物的海外博物馆之外,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处于大多数当今中国人视线之外鲜少被提及的博物馆,其中也保存着一些十分罕见、堪称精品的古代中国文物,这些文物在主流历史眼光的注视之外被带到了远隔千万里的异国他乡,以下就介绍两件这样的文物以飨观友。

其一,保存在克里米亚地区博物馆的汉代益州制漆盒

纵观世界历史,首先在器物制造中使用大漆(天然漆)的正是古代的中国人民,到了汉代,漆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的漆器不仅有食器、容器,还有大型的家具,以及面罩、棋盘这样的工艺品,运用多彩、针刻、铜扣、贴金片、玳瑁片、镶嵌、堆漆等多种装饰手法,形成富有音乐感的瑰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而这套保存在克里米亚地区博物馆的汉代益州制漆盒,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距今约2000年历史,结构形式为内外盒嵌套,以黑色为底色,装饰以红色纹样和道家风格的仙人、云彩图案,展现了一个流动飞扬、变幻神奇优雅场景,其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准比起留在中国本土的馆藏漆器也不遑多让。

500

但可惜的是,这套漆盒的外盒经过了颠沛流离和漫长岁月的侵蚀已经破损,幸而内盒尚且完好,但博物馆方面竟然选择了委托日本而非中国的工匠来对它进行修复。个中原因,不外乎是日本在唐代从中国习得了漆器的制作工艺,且15-16世纪日本漆器及通过日本海商贩卖的中国漆器曾经一度风靡欧洲,以至于欧洲人竟将漆器称为“Japan”,使得中华瑰宝的正统名号在海外被后起的日本漆器所顶替,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其二,保存在保加利亚博物馆的汉代玉剑璏。

玉器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文化标志,而汉代玉器在前辈玉礼器的基础上开发了更多使用场景,产生了装饰玉器、陈设玉器、实用玉器、丧葬玉器等形制,同时还在工雕琢技艺和审美艺术方面登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此件保存在保加利亚博物馆的汉代玉剑璏,其历史也至少有近2000年,尺寸为11 x 2.5 x 3厘米,材质为和田玉籽料。它曾经被固定在某柄汉剑的剑鞘中部,用以穿过扣带将剑佩于腰侧。但它并不仅是个实用器物,在它的外表面以精湛的工艺雕刻出一大一小两条螭龙,大龙身形蜿蜒,灵动俊美,小龙盘桓昂首,与大龙四目对视,其形状、制式与海昏侯墓出土的同类玉剑璏极其相似,可见其原主人的身份之高贵。

500

500

这样的玉剑璏在我国本土也是罕有之物,却在保加利亚这个平日里几乎不会被我国民众关注的地方,静静地作为一件普通文物与当地出土的陶罐一起展出,不知各位观友作何感想。

以上两件文物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流往海外,现在已经无法确切地知晓,各位观友大可以发扬各自的智慧予以分析。如今它们不但在异国他乡静静地诉说着古代中华文明的瑰丽壮美,同时也提醒着当代中国人建设、维护一个强大且自信的国家,是何其重要。

注:本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诸位有兴趣可进一步自行查阅。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