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尴尬遮蔽英帝国力量

特蕾莎•梅的英式脱欧尬舞或许是英国迎接历史巨大变局的序曲。

当地时间21日,欧盟峰会同意有条件将英国脱欧延期至今年5月22日。

延期的条件是英国议会在本周通过首相特蕾莎·梅所提出的脱欧协议。

如果无法通过,那么欧盟则将最后期限推迟至今年4月12日。

欧盟峰会有条件推迟英国脱欧时间,让英国再次赢得做出决定的“先手”。

英国于2016年果断做出脱欧战略决断的根本原因,本是为应对世界百年变局。通过脱欧全身而退,在欧盟因下一轮经济危机而分裂后,保持参与新体系,甚至领导新体系的灵活性。

新体系在哪里?英国在等待。

习主席本周完成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的访问后,更多影响欧洲未来的关键信息将呈现出来。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地时间3月23日,习主席在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签署和交换中意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七国集团(G7)中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

当地时间24日,习主席抵达法国尼斯,随后乘车前往摩纳哥。结束摩纳哥之行后,习主席从尼斯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连发5篇相关文章。其中一篇指出,习近平此次访法将强化中法全球战略合作关系,两国首脑将在双边与多边框架下,讨论中法关系和中国与欧盟的关系

意大利、法国都是欧盟创始成员国,也同为七国集团成员国。意大利与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味着在欧盟、七国集团以外,意大利着眼于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更多的经济发展动力。

意大利的新动作,既是欧盟、七国集团内部的重大变故,又是“一带一路”倡议为发达经济体响应的最新进展,颇具世界变局的意味。

深刻调整的背景是意大利在欧盟、七国集团的边缘地位,导火索则是不久前欧盟对意大利预算案的“强令整改”。

2018年10月,意大利政府提出的2019年预算案将财政赤字在GDP中的占比由1.8%大幅提高至2.4%,理由是意大利需要额外的财政刺激政策帮助提振经济增长。

为稳定欧元币值,根据欧盟的预算规定,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得超过3%,债务占GDP比重不得高于60%。当时,意大利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32%。

于是,欧盟表示,如果意大利不作出修改将对其采取惩罚措施。

意大利预算案危机前后持续了一个月,最终以意大利将财政赤字占比降低到2.04%解决。

意大利增加财政赤字干什么?

提振经济的首要任务是改进基础设施建设,这无疑需要长期、大规模公共财政支出,欧盟的做法虽然捍卫了现有规则,却也掐灭了意大利的基建计划。

基建怎么办?意大利的希望自然会走向“一带一路”倡议。

去过意大利的游客都对亚平宁半岛的中世纪城邦、小镇风貌印象深刻,然而游客很容易忽视的是,一个国家到处是古迹,连道路交通的路面都自带“古香古色”,这个国家除了旅游业,其他产业如何发展呢?

事实上,意大利的经济也长期处于德、法的“阴影”之下。

如今,欧盟不仅不能给予意大利强有力的支持,反而拖累意大利纾困的财政政策,欧盟与意大利的裂痕“裸眼可见”。

世界百年大变局正在进行中,可见英国的应对步骤,首先是从欧洲大陆“脱钩”开启,随着时局的发展,英国未必不会“松绑”英美的盟友关系,同时,英国需要新的平台。

几年来,发展中英关系,强化英联邦体系,改善大西洋沿岸的非洲、美洲各国关系,都是英国外交的重点,而且相关活动在英国脱欧的新闻遮蔽之下,做得多、讲得少。

看中英关系——

除了政府层面的交往,很有代表性的是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许多中国人在公开报道中听闻这个机构还是去年的事。

3月14日,有媒体报道,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和英国中国商会联合举行的晚宴。出席并发言的嘉宾有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奥尼尔、英国中国商会会长方文建、英国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

去年10月16日,习主席在北京会见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12月18日,在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佩里代表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与中国结缘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中、英还分属两个阵营之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次年,美英控制下的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宣布中国为“侵略国家”。至此,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对中国开始贸易封锁。

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十八国集团成立并成为打通东西方贸易,特别是对华贸易的商业先遣性质的民间机构。

后来,该机构从推动中英贸易关系发展,拓展到致力于中英非政府层面的贸易交流。

对华贸易在当时的英国,可谓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直接采取国家行动又太过惹眼,于是四十八家集团承载着英国的前瞻性和历史魄力启航,也成了英国在历史大势中“打伏笔”的成功经验。

看英联邦——

2018年,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20年来首次在英国举行,被视为英国脱欧之前与前殖民地重新加强联系的一个契机。会议期间,查尔斯王储接替英国女王成为英联邦元首

英联邦这个处于“待机状态”的国家集团,其成员数量与集团内的政府、非政府合作机制仍然是世界级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内两个前成员国要求“恢复身份”。

5月23日,英联邦秘书长帕特里西娅·斯科特兰说,津巴布韦政府已正式申请重新加入这一国家集团。津巴布韦2003年12月退出英联邦。

12月5日,马尔代夫议会投票一致通过了重返英联邦的提议。当日,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期待早日正式回归英联邦家庭”。2016年10月,马尔代夫宣布脱离英联邦。

英联邦至今还保持着相当低调的步伐,但是不应该忘记,英国人做事的风格不只有蓄积力量时绅士的从容,也有力量爆发时帝国的强劲。

看大西洋沿岸——

脱欧就不能脱美,起码不能同时干。所以,英国对英美关系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度。

但是看到协议脱欧可能支付390亿英镑“天价分手费”,“有钱人”特朗普也难以淡定。特朗普发推特称,这对欧盟有利,但对英美不利,并暗示这将使两国更难达成贸易协议。

所谓“更难”,不过是特朗普也想为美国争取份量大致对等的“红包”而已。

在某种意义上,脱欧的确可以把美国拉得更近一点,是有利于英国对国际局势深刻变化作出更有力反应的“过渡安排”之一。

不过,英国的“跟班”印象似乎也在悄然改变。

24日,英国查尔斯王子和妻子卡米拉抵达哈瓦那,对古巴进行访问。这是1959年古巴革命后,英国王室成员首次正式访问该国。

为此,前佛罗里达州州长和美国参议院议员斯科特都致信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以示抗议。

对非洲——

去年8月28日,在南非进行访问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英国将加大在非洲的投资,争取在2022年前成为七国集团中最大的对非洲投资国。

对拉美——

去年5月27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刊登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的文章称,对于拉美这块“宝地”,英国忽视了太久,脱欧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文章称,英国与拉美有着深厚渊源。今年是智利摆脱西班牙统治200周年,而这要感谢英国议员托马斯·科克伦将军高超的航海术。

至于秘鲁,如果乘坐飞机深入到了亚马逊平原的深处,看到英国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帮助拉丁美洲一些最贫困的孩子用上了笔记本电脑。由于矿业权益,英国是秘鲁的第二大全球投资者。秘鲁的边界线曾经是由福西特上校绘制的。

文章称,现在英国虽然没有必要远离欧洲,但英国可以重新找回全球视野。是时候与这些充满活力的国家签署协定了。

看看这些事件的关系与英国的真正节奏,不能不让人想起,“二战”之前,那个疲惫、尴尬的拜访希特勒的张伯伦,那个背负着软弱名声的英国首相的身后,站着一位应时而上的丘吉尔。

许多人或许忘记了,在丘吉尔出任首相之后,张伯伦长期身处政府中枢,仍然属于最高决策层的一份子。

如今,特蕾莎•梅的尴尬舞步挡住了许多人观察英国的视野,甚至不乏一些身处英国的人,但是英国就是这样,在她看似呆板、笨拙的步调中,人们有时会忘记,在她的殖民地日不落的时代,统治世界第一次从一种观念成为一种现实。

沉默、漫步的老虎或许会暂时收起尖牙,但是她永远不会满足于安静地做一只猫,尤其在她看到猎物正在来临之前,她蓄势待发的状态,并不好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