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台记:朋友,一起倒卖螺狮粉?

返回台湾之前,我已经想好要做一组专题:去多拍些在台湾街头巷尾的“新一代”大陆食品。什么叫新一代呢?不同于从小看到大的山东馒头、山东牛肉面、还有四川菜云南菜这些中餐厅,我想去找台湾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大陆食品(多数是在抖音爆火后出现)

这些并不难找,热心的朋友A帮我拍摄了便利店卖的魔芋爽零食,热心的朋友B拍给我台北市区的网红酸菜鱼店(需要排队至少两小时吧),我在夜市捕获了两家专门卖大陆零食的小摊贩,李子柒螺狮粉一包130台币(29人民币),卫龙辣条一包39台币(9人民币),另外在家附近的超商和超市都看过数次魔芋爽的身影。

(对了,写这篇文章时一位台湾小妹子告知,李子柒螺狮粉在观光客众多的地方可以卖到一包200台币,大概折合人民币四十多元。下次回台好想去倒卖几包。)

500

500

500

上面三張圖是夜市的大陸零食攤。魔芋爽是主打商品,老闆表示螺獅粉的銷量也頗不錯。

500

商店的(一包12台幣)

500

夾娃娃機都有魔芋爽

在我回台湾后没几天,台湾政相关单位就宣布“大陆的螺蛳粉从来没有准许进口,若有市售商品,就属于走私或是虚报”,但消息一出,反而炒高了民众的讨论度。

近日友人回秉,禁螺狮粉后高雄夜市确实有“查抄”,但新北市的部分夜市还是能见到大陆零食摊和李子柒螺狮粉的身影——其实就是处于“有的地方政府会因政治表态而配合,有的地方政府根本懒得管”之各自为政。

有大陆朋友不解,大陆零食在台湾卖,那又怎样,还是很多台湾人讨厌大陆啊?不不不,对于在大陆的台湾人而言,“台湾人知道大陆零食”这种小事往往就让人惊喜。

原因无他。犹记那年春节回台,周围的人追着你问“中国是不是都是地沟油啊?你们去那里吃什么啊?”——很多如我这样的在陆台湾人都经过满脸尴尬地回答蠢问题的时代!

如今回台,能看见台湾小朋友毫无障碍地品尝(其实我在大陆也没吃过几次)的卫龙魔芋爽和辣条,当然欣慰微笑、抱紧台湾朋友,“尔等终于明白了”!

啊,近年来,我们这些往返两岸的台湾人所付出的沟通成本,越来越小。以前回台湾得跟人解释何谓“牛叉”,如今台湾朋友会痛批自家老公“简直是个傻叉”。

有台湾作家写道,她曾问一票初中生们,最讨厌班上哪种人?这帮台湾初中女生整齐划一地回答——“绿、茶、婊”!

而今台湾年轻一代虽然对对岸抱持强烈偏见,但了解日增,两岸用语、饮食、流行文化上趋同;大陆年轻一代则整体对台趋向一个“不关心,反正台湾跑不了”的淡漠。

交流嘛,在这里还是想起到“双向交流、相互了解”的作用,所以此次回台湾,特别询问了台湾当前薪资与婚恋观念,供大陆朋友了解。

500

也是近年才在家附近夜市出现的,一碗27元人民币的重庆小面

500

近年在台北出现的网红酸菜鱼店,价位不低,大排长龙

薪资

这仅以台湾媒体业为例(传统媒体,自媒体视频主不包含在内)。本次受访人员皆是相关从业者,但这仅是我周围的“同温层”。

如果是一位会码字、会编辑耸动新闻的传统新闻科系毕业人员,那台湾的工作机会会比在北京少。因为——没有字节跳动、没有微信公众号,像北京的传媒社畜们那样从传统媒体跳到字节跳动、成为税后月薪两万(人民币,下同)的新闻审核或运营人员并不存在。

退而求其次,想去某公众号做个记者,当一条月薪一万二到一万五、饿不死吃不饱也不求买房的咸鱼?也不存在的。台湾媒体业大致就是那么几家媒体,数大概能数得过来。

假设,你毕业于某台湾公立大学新闻系研究生,25岁,刚进入台湾知名某大报担任记者,薪资大约7000至8000元。干了五年,30而立,薪资来到了9,000至11,000——然后,这个薪资就会伴随你非常长的一段时间。

台湾某知名媒体的中间主管薪资约为一万两千多,资深记者也能拿到这个数目。到了媒体主管/资深记者这个阶段,你约莫已经成为一位年近四十(或是早过四十)的中年人——仍貌美如花、知识渊博,但来到这个位置不容易,继续工作数年,月薪要再突破一万五也难上加难。

台湾资深媒体人一万两千多的月薪,大约等同于北京媒体人拿到两万五的“天花板”。过去,有台湾老牌媒体人能拿到两万,但如今已经非常难。

在北京,文字媒体人简直是食物链底层,恨不得找个理工男平衡一下家庭薪资收入。但在台湾,这数字是文科生的正常值,许多文科生三四十岁也就是七八千,对比十年前步出校园的青涩与六千元没多大差异,快速增长的只有皱纹与阅历。

生活成本的话,以我的老家——生活机能方便、离台北市近、交通方便的新北市永和区来说,一套两室的公寓房租约为四千五到五千。若夫妻双方挣钱、没有孩子也能自在享受生活。

剩下的就是吃吃喝喝啦,尽管台湾物价年年上涨,但对比北京的物价只能说还算逍遥。春节的某天我姊姊愤怒地表示,“现在买葱油饼,加一颗鸡蛋竟然要再加十五块钱台币!”

本北京居民掐指一算,3块人民币,确实比几年前贵啦,但好像也还好?

对于普罗台湾人而言,没有赚大钱还留在大陆一线城市的台湾人,自然“不划算”。

留在北京上海的台湾人,许多求的,也不过是“选择权”。

可以不用三十岁就碰到“薪资天花板”;可以选择要当一万月薪、一万五月薪的社畜,还是拚进大厂成为两万多月薪的螺丝钉。对于我这样的传统媒体人而言,北京“可选择的”比较多,就这样而已。

初二才能回娘家?台湾官方加入战局

回台湾后有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新闻在网上发酵:台湾教育部发文呼吁,为何只有结婚的女性,除夕年夜饭不能回自己的原生家庭团圆?主张现在是时候抛下过去的传统,让结婚的女性有选择的自由,想什么时候回娘家、就回娘家。

别怀疑,“初二才能回娘家”仍是每年讨论一次的话题,这次连台湾官方都参与进战局。中国大陆很大,但对于我在北京的朋友同事们来说,这种“过年女生能不能回娘家”的远古命题,都到2023年了宝岛人民还讲得乐此不疲,实在复古。

2019年相识十多年的老友结婚,但之后三年我都未回台,也不知道她具体的婚姻生活。这导致过去几年我都对大陆朋友夸下海口,“大陆父母的催婚催生太夸张啦!台湾父母虽然也会想催,但不至于催得‘无法无天’。”

“谁说不夸张。每个月都催生好吗?婆家催完娘家催。”在小饭馆里,老友灌下一口啤酒,淡定地看着我。

朋友嫁入台湾中部一户经济条件很好、但相对传统的婆家,“不会还要你生儿子吧?”我脱口而出。

“老人家当然会这么希望啊。”她的出生家庭也是比较传统的,出嫁前母亲甚至会担忧“你什么都不会,婆家会不会嫌弃”,出嫁后自家母亲当然也加入催生行列。

老友的兄长在国外,她出嫁后过年父母只能单独过,这样的情况下除夕能回娘家吃团圆饭吗?听到这问题,她反问我,“你知道为什么女生出嫁后过年不能回娘家吗?因为会给家里‘带衰’。很多甚至严格到初二之前是严禁踏入娘家门的。所以我爸妈当然不会期望我除夕回去。”

对于老友这样的年轻人而言,平时老公做家事、回婆家婆婆也会阻止她“你别动,我来弄就好”,已然是很不错的。更传统的婆家,是会期望媳妇一起准备年夜饭的(虽然年轻媳妇往往回婆家前,就已经下单一桌便利商店的年菜套餐)。

反观我家,我妈从小就严格警告,“你和你姊姊结婚后,每年轮流回来吃除夕年夜饭。否则我生两个女儿,是活该孤独吗?”

没想到两个女儿都至今未嫁,自此每年除夕的主题变成“为什么我的两个女儿都没人要”。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传统在朋友和台湾舆论看来,未必是“不女权”。台湾普遍以性别平权自豪,“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几乎没有,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少,女性官员的比例很高”。两岸长期有一个怪现象:大陆网民说台湾女权低洛,台湾网民说大陆(除了上海)女权很低⋯⋯

500

“拿父母的钱买房?谢谢,不用了!”

大年初一,与虽身在台湾、但有众多大陆朋友的两位台湾朋友见面聊天。说起台湾的“传统”,女生朋友进一步跟我科普,“你知道大年初一要拜祖先,媳妇会跟婆家一起准备丰盛的菜肴吗?我家族的姐妹们现在都在婆家帮忙,传统的台湾媳妇,大年初一很忙的。”

“我大陆朋友的妹妹结婚后,到婆家还是甩手掌柜,啥都不干喔。”我补充。

“其实现在年轻一代也转变了。现在出生率这么低,大家从小都娇生惯养,谁还惯着谁啊。台湾的长辈以后也会跟大陆一样。”

讲起春节传统,我们三个台湾人有着不同生活经验。但讲起“要不要跟父母拿首付买房”,我们仨异口同声——不要,千万不要!

“北京有小孩子上学的需求,加上大陆很多父母的观念还是结婚必须买房,租房结婚很可怜。但我想到要跟老人拿这么多首付,压力好大!想来想去还是算了,就继续给房东交房租吧,至少是自己能负担的选择。”前阵子一度想在北京买房的我表示。

“而且父母出钱买房,钥匙总得给父母一份吧?我某朋友就是因为这样老婆总跟他吵架,因为父母会随时过来。”朋友甲点头。

“对啊,跟父母拿钱,最后他们不得干涉你各种生活选择?父母为你掏空家底买房,那催婚催生不是也理所应当?这样还不如租房,谁也别干涉谁。”朋友乙心有戚戚(对了,这俩朋友都结婚了,是快乐的租房结婚族)。

我们仨有位共同的朋友丙——作为资深单身族,有份不错的稳定工作,家境尚可,同样拒绝跟父母拿首付买房,理由亦是“不想欠父母这么多钱与人情”。而我另一位好友丁,作为结婚一族,租房数年,近期考虑买房,但只能买在远离台北之处,理由又是“不想跟父母拿钱。”

我不敢说这代表多数台湾人,但就我周围的同龄朋友而言,“和父母拿一大笔首付买房”,确实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多也认为“没必要”。以前研究生的大陆同学们一毕业,若家境尚可,父母就会积极给子女买房了,对照下同辈的台湾青年买房年龄实在晚。

并非不考虑未来,我身边的台湾朋友们都挺爱存钱,做养老规划,不指望未来能拿到什么退休金。至于房嘛⋯⋯就老后承接父母的吧⋯⋯

自然,父母也会操心孩子的。比如我姊姊的一位男性朋友,年过四十未有对象,老家的父母看不过去了,终于替他在台北付了首付,年迈父母叹气告诉他——儿啊,四十了,期望你有套房子后,对象好找一点。

台湾新生代正建构自己的大陆认知

我回到台湾发的第一则朋友圈,就是在书店看到的景象——进门的正中央黄金位置摆着两岸战争相关书籍。台湾朋友表示,见惯不怪了。

还有一本关于中国大陆的畅销书,书腰写着几个大字“从爆买到爆性”,在书店站着看完了,基本就是该位记者搜集的各种网上资料,比如中国大陆的充气娃娃市场等⋯⋯(这我也能写啊!不就是资料拼凑,挂个耸动标题嘛!)

哎,都是财富密码。

跟朋友们聚会时,就算是对大陆不熟悉的,我也不需要像几年前那样“翻译”给她听。我刚来大陆那时很多台湾朋友是不喜欢偏北方、充满儿话音的大陆口音的,每次回台湾总被吐槽,抖音时代到来后大家也不说什么了。一位台湾媒体前辈跟我说起她的高中生儿子,知道李荣浩,日前却问她“杨丞琳是谁”——这真是我听过最夸张的代沟了!

如果你问,两岸年轻人在这些层面的趋同,能改变什么?我也无法具体回答。但我在看各种外媒和外国记者写的两岸时,总觉得缺乏了什么。

住在台湾的外国记者,一直在写台湾年轻一代的政治认同变化,描述年轻一代将“民主台湾”与中国分开,但台湾年轻一代将大陆元素“生活化”的现象,碍于文化或是立场,主流外媒少有论及。

前些日子香港媒体出过一篇“抖音小红书上的台湾青少年”,其中一段内容是:

台湾年轻人会看到大陆军演、歌颂国家的影片,会意识到这些内容可能就是“大外宣”而心生警惕。即使透过网络的触及,台湾青少年得以亲近中国大陆流行文化,但也是经由网络,他们可以察觉到在某些时刻,大陆网民与台湾人对时事看法的巨大落差。

因为网络而了解、而用语趋同,也会在某些时刻加深“我们果真立场不一样”的认知。但这样不好吗?

社交媒体取代了传统新闻和上一代口耳相传的“台商在大陆包二奶”故事,成为台湾年轻一代建构新一代大陆认知的重要方式。

这个新的建构方式中,有别于过去“台湾人告诉台湾人”的单一,加入了更多“大陆抖音主、大陆同辈人”的来源——这种模式下,好好坏坏,至少有很大部份信息来源是大陆。

这些短期内“没看出什么”的现象,是否会在浅移默化中影响两岸未来的交往,一代又一代的台湾人又会创造出怎样有别于上一代的大陆认知?这些,回台一趟后我感觉,还是值得期待的。

为什么想写篇关于台湾的一堆“小事”?

我曾经跟大陆朋友感慨,近年碰到的许多年轻人,动辄一句“台湾经济不好”,但具体台湾薪资如何?没有任何概念。

原来台湾民众生活是这样——能给大陆朋友一点点这样的感觉,就好了。在此,也感谢过年期间跟我吃饭喝咖啡,被我“采访(出卖)”的台湾朋友们。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