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新”才是投资、创业、振兴社会经济所应寻求的切入点

“2019可能是过去十年里最冷的一年,也将是未来十年里最暖的一年”,某资本市场大佬如是说。在全社会的资本寒冬之中,几年来被炒得白热的高新技术行业,基因检测,更是显得冰火两重天。大江南北一片风声鹤唳:“潮水退了!谁是裸体马上就见分晓!”。“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企业要死掉!”

四处裁人的叫嚣声中,老败的一位同事不免也有惶惑之感:“咱公司不会也裁人吧?”

紧接着却又产生了迷之自信:“要是被裁了,正好!自己开个店去!”。

“你想开个什么店?”

“在我家边上开个……饭馆!”

“开饭馆?!”老败笑了:“那现在,你家周围那一带的人,不缺饭馆去吃饭吧?”

“不缺啊。”

“吃饭馆的人总共就那么多,去你那儿吃了,去别家吃的人必然减少。更何况,现在到处裁人,很多人丢了工作,兜里钱少了,纷纷自己做饭。吃饭馆的人总数还会减少。开个新饭馆,你有何德何能,可以把已经吃惯别家饭馆的食客硬抢过来,又能抢过来多少呢?!”

听了老败几句话,同事沉默了。是啊,资本寒冬中,投资者应该把钱投向何方才不会打水漂?经济低迷,如何扭转局面?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政府应该如何干预才会事半功倍?对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们肯定自有其道理。但他们那些道理如果真正灵光的话经济危机就不会发生了!所以,老败斗胆,请读者诸君暂且忽视经济学家们及其理论,咱们自己从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生产与创新活动导致需求增长,社会效益与财富积累的根本道理上做点朴素的分析与推论,看看是否可以得到点能够帮助自己的结论。

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需求而进行的。由需求引导的生产,即能够满足需求的生产才是“有效生产”。否则是资源浪费。相应地,能够对需求产生扩展、促进作用,引导出现新需求的创新活动才是“有效创新”。很显然,有效生产与有效创新才应该是投资、创业的目标,才应该是政府引导、鼓励、干预经济的方向。这个道理听起来不复杂,只是比较抽象。到底哪些生产活动才是有效生产?什么样的创新活动才是有效创新呢?我们不妨对历史上社会生产与创新的一些典型案例做一些回顾、分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抽象概念。

当前人类的社会经济状况已经太复杂了。咱们可以由简入繁,从西方工业革命时代开始进行分析推理。蒸汽机的出现应该就是一个好的讨论起点。最早的蒸汽机十分笨重,烧煤,是固定装置在煤矿里,用于把地下水抽上来,从而便于煤的开采。当时的煤主要用来干啥呢?也就是取暖、做饭,用不了多少,需求不多。一旦抽水效率高了,煤产量多了,就有人思量蒸汽机更多的用处。比如,可以把它装设在工厂里,带动很多台纺织机械的运转。与手工织机相比,一下子就把纺织品生产的效率提高了N倍!穿衣问题极大缓解。并且,棉布生产的大幅提升,向上游带动了棉纱生产,再向上游带动了棉花的大量种植生产。向下游带动了染料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化工工业的进步。工业革命前的生产力非常低下。绝大多数人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到了20世纪初,化工工业中合成氨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氮肥工业,使得农业生产的产量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吃、穿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在此有必要介绍点背景知识以帮助读者的理解。大量的氢、氧、碳、氮和较少量的磷、硫、钠、钾等元素构成了地球生物,包括人类及其各种食物的主要成份(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里面氢、氧的来源是水,地球上很丰富。磷、硫、钠、钾的来源是土壤和海洋中的矿物质,也很丰富。碳的来源是在空气中占比0.3%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植物中经光合作用固化为有机物,量也很大。唯独氮的来源最费劲。氮气虽然很多,在空气中占78%。但是氮气很惰性,很难跟其它元素发生反应。几乎只有在闪电的高温下才形成一点可溶性的含氮无机盐随雨水进入土壤,被生物体所吸收利用成为有机氮。土壤中另外一个有机氮来源是豆科植物根系中的固氮菌。但这类植物不是到处都有,在现实中也不能年年都种。因此,土壤中的氮含量经常是农作物生长的限制性条件。在传统农业中,基本只能靠人和动物的粪便这类所谓“农家肥”来实现氮元素从植物到动物再回到土壤的循环利用。施入土壤中的氮元素有限,能够产出的植物(果实)也多不了。因而人们在地里花费再大的力气,收成总是有限。而合成氨氮肥一下子就补上了这块短板。人类的食物产量由此获得革命性地提升!看看下面这个图就可以理解咱们中国人为啥50年前吃不饱,现在撑得吃不下。

500

衣、食问题解决了,再来看看行和住的问题。首先,努力研究、改进一下,把蒸汽机做得不那么笨重,可以装在轮子上,就成了火车头。装在船上,就成了蒸汽船。出现了火车,需要修铁路。修铁路需要钢轨。于是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铁路时代之前,钢铁已经出现了上千年。产量一直不大,为啥呢?没太多用处。古代生活中除了刀、剪、钉子之类的小物件,还有哪里需要用钢呢?这些小物件消耗不了很多钢铁。而铁路,一修就是几百公里,每米长度的钢轨重达30 - 80公斤。并排两根的一公里就是60 - 160吨。事实上,美国、俄国很快都修了几十万公里的铁路,钢铁的需求量就大了。有了蒸汽机,动力强劲了,船就可以造得更大,使用传统的木材造船强度就难以保证了。改用钢铁造船,万吨轮就造出来了。这样,钢铁的需求就变得巨大。钢铁工业蓬勃发展。大炼钢铁需要很多煤和铁矿石。而有了蒸汽动力不愁挖不出足够的煤和铁矿石。有了火车和蒸汽动力大船又不愁把煤和铁矿石运到钢铁厂。

有了大量的煤和钢铁,就有了城市发展的基础。以前只能住土坯房。现在煤多了,把土坯烧烧就是砖,就住上砖房了。人们其实很早就发现,把石灰石、粘土、沙子等常见材料煅烧后磨成粉,就形成一种可以加水和泥的材料,叫水泥。湿水泥干燥后就成为坚硬的混凝土,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水泥的原材料到处都是,很廉价。现在煤多了,大量地烧制水泥就不成问题了。 混凝土与钢铁相结合,成为钢筋混凝土,是一种超级优越的建筑材料,可以建造以前不可能的,几百米高的摩天大楼。

火车的出现,还引起了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重大改变 – 时间观念增强。机械钟14世纪就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可以精确到分钟的计时工具,在很长的时间里却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人们没有需求去知道如此精确的时间。古代的人类生活,计时只需精确到“时辰”,最多到“一炷香”已经足够了。因此,几百年来,钟表基本就是有钱人的高级玩具而已。故宫钟表馆里可以见到很多,其精巧繁杂真可谓奇技淫巧!客运火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状态。作为一种承载大量乘客的公共服务工具,客运火车无法兼顾每个人个性化的时间需求,只能按固定的时刻表运行。并且为了获得最高的乘客满意度,必须要尽量的准点 – 精确到分钟。

比老败岁数更大的中国人,尤其是来自乡村的,有很多是到了二十几岁甚至更大年龄才第一次见到火车、坐上火车的(那时咱们与西方差距100年有木有!)。尤其是对那时的农村老太太而言,火车最令他们惊奇的特质,除了形体巨大、气势威猛之外,就是“火车不等人!”。在咱们传统、敦厚、淳朴的小农经济社会里,啥事不能有商有量滴办呢?可这火车就是辣么不近人情,到点儿就走!眼看你在站台上跑着追它都不停!就是“不等人”!所以自从客运火车出现之后,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观念也开始在普罗大众中慢慢建立起来。钟表就从玩具慢慢变成了大众生活必须品,并且从小到大,五花八门一直发展到今天。钟表行业也从需求非常有限的奢侈品行业加入了人人都需要的日用品行业,直到今天几乎被手机所取代,很大程度上又回复了奢侈品的性质。能够带来前所未有的人类需求,这是有效创新非常重要特性之一。

到了二十世纪,上面描述的,以蒸汽动力,钢铁化、机械化为创新特征,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提升大跃进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人类创新势头,包括对传统材料的应用(比如钢铁),新材料的研发应用(比如橡胶),热机动力技术的改进(比如柴油机和汽油机),仍然在按指数曲线增长。汽车的出现与蓬勃发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汽车在最开始时与马车相比优势并不明显。然后,一个创新发明,充气橡胶轮胎,使汽车在速度、载人/货量、平稳舒适性等各方面对马车形成了全面碾压。汽车又不像火车必须得按轨道行驶,可以从荒山野岭一直开进自家屋里,在方便性、灵活性上无与伦比!人类对其需求与渴望不言而喻。因而,当福特汽车公司的一项创新改进把汽车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到“造车的人买得起车”的程度后,汽车几乎以造多少卖多少的势头一直发展到今天。福特的这项创新改进并不是一个有形物,而是个虚拟物,即,对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 – 流水线生产。这是虚拟物创新改进导致巨大社会需求的满足,并进而引导出现新的需求领域的典型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效创新并非有形物,而是虚拟物的创造与改进,其效能与意义比有形物创新毫不逊色,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我们分析近几年的创新事件时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石油的发现也有好几百年历史了。但在汽车出现以前,人类对石油的利用方式是什么呢?好像除了煤油灯想不出太多花样了。点个煤油灯显然用不了多少石油。谁要大规模去投资油田肯定会亏个血本无归。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带来了对成品油的巨大需求。由此带动了从石油勘探、钻井采油,原油运输、石油炼化、成品油运输、销售,及一切相关的设备生产等巨大的产业链!

前面忘了说,煤先得被炼成焦炭才好用来炼钢(因为焦炭的燃烧可以获得比烧煤高许多的温度)。而在大量的煤被炼成焦炭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副产物,煤焦油。煤焦油正好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染料工业和化工工业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原料,助推了整个化工领域的发展。石油的利用与此近似。石油炼化的产物并非只有成品油,还可以产生N多其它有用的东东。其中的大宗产品,乙烯,正是有机高分子工业的原料基石。如果大家还没把中学化学忘光就会记得,乙烯是由2个碳原子加4个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而所谓有机大分子正是N个碳原子和M个氢原子(也可以掺上些其它原子,比如氯)连结成线状、网状或三维立体结构而已。所以,单从化学角度,理论上讲,以乙烯为原料几乎可以合成一切有机大分子。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塑料制品,就可深切体会到有机高分子工业对人类的重要性!

        总结一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生产力低下。实物产品的产出量很少,根本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技术创新(比如蒸汽机的出现)导致基础原料的产出增加(比如煤与钢铁)。基础原料的丰富激发了人们对原料利用的创新。进而导致在衣、食、住、行,这些人类基本需求方面革命性的扩展、提升。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末期,以欧洲为代表的,地球上最先进的一部分人已经基本实现温饱,达到吃饱穿暖有房住,出门可以坐火车的生活水平。在这个时期,实物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是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形式。只要生产得出,人们就吃得下、用得了。并且,新的生活方式(比如火车旅行)已经带来一些新的,以前不曾存在的大众消费需求,比如钟表。到了二十世纪初,汽车的出现后,其重大技术改进(使用充气橡胶轮胎),与借助虚拟物创新(流水线生产方式)得以大规模高效生产带动了了其需求的暴发,实现了汽车的大规模普及。进而推动了整个石油工业与高分子化工行业的出现与繁荣。

通过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经典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有效创新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都有哪些特征:

1.       对现有需求有扩展放大作用。 比如,食品与纺织品生产。不论何时,有吃有穿都属于人类的硬性需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需求标准很低,不饿死,不冻死就要谢天谢地了。技术提升,产量增高后这些需求可以立刻向吃饱穿暖扩展放大。但这类需求的扩展放大是有上限的,具有“饱和”性。吃饱穿暖后肯定还会向吃好穿好扩展放大。再然后呢?一个人的饭量,能穿的衣服总是有限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之后总会出现吃了这样吃不了那样,穿了这件穿不了那件的情况。再多也是浪费。如果说还存在着显著改进提升的余地,就得在人类的思想意识、观念方面做文章了。一个可能的产品是人造肉。道理有点微妙,咱们后面再谈。

2.       对旧有需求发生抑制或取代时,其最终综合整体效应该在“量”上大于旧需求,在“质”上释放出更多人类劳动时间。比如,自动化织布机产出的高品质细布会抑制,甚至取代人们对手工织布机产出的土布的需求。但自动化织布机对纺织品需求的扩展放大作用与其对土布需求的抑制作用两相抵消后,新需求在规模上远大于旧需求。并且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低效的手工纺织工作中解放出来。火车、汽车的出现完全取代了马车,而这两样现代交通工具所带来的社会需求是马车无法望其项背的。而人类借助火车和汽车所做的事情是用马车所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3.       引导出现新的需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有效创新可以导致N个新行业的产生。比如,客运火车的出现导致了对高精度计时器具的要求。使钟表行业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飞速发展,成为一个兴旺的行业。汽车工业直接带来对石油、石化工业的需求,并且间接促进了高分子化工行业的出现和发展。

凡是符合上述三条特征(为便于后文叙述,暂且称之为为“有效创新三假说”吧)的技术创新,不论是有形物还是虚拟物(比如规则、制度等),都会给社会带来新的需求增量,就会带来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对这类事物给予支持,给予投资,就会获得良好的收益回报。有益于产生这类新事物的行为就是社会的管理者们,比如政府,应该给予支持、鼓励的有效创新行为。在本文开篇,老败与同事对话中所讨论的“新饭馆”,虽然与现有饭馆相比也属于新生事物,但因其无法为社会带新的需求增量,只会在既有需求中造成重新分配,就不是有效创新。

        “电”这个自然现象人类已经认识几百年了,但一直是科学家实验室中魔术般的存在,没啥实际应用。直到19世纪下半叶以后,电的应用才出现戏剧性的飞跃,并且一发不可收,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堪称又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类比,这场以电气化应用为创新特征的工业革命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首先应用是有线电报。然后很快,电灯、电话、收音机、电影、电动工具、电车、电视等家用电器。(电脑和手机算作下一代,信息革命年代的事情了)在几十年里被相继发明并普及了起来。所有这些在其产生的当年均符合“有效创新三假说”所描述的特性,尽管他们中的某些已经被更新的创造发明所淘汰。为了节省篇幅,咱们不妨把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段跳过去,直接进入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分析。

与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相比,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了以信息技术飞跃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当前的社会状态是,中国人在衣、食方面的物质供应在量和质上已基本将需求饱和。吃穿方面不仅已经又足又好,几乎已经到了难以花样翻新的程度。住的方面因国土空间资源的限制,除非立体农业发生重大突破,大幅减少农业用地需求,已经很难有大的发展。而立体农业的限制主要在于人工光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在受控核聚变发电成为现实之前恐怕难以解决。行的方面,高铁、高速公路虽然也受国土空间资源的限制,但还是会有显著发展。因为克服空间障碍的方式改进到一定程度后会带来显著的新需求。当天来回的旅行活动范围会扩大许多。

当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复杂了不知多少,咱们没有能力与时间做一事、一物的详尽分析。暂且用个简单例子作为思想实验,分析一下现代有效创新与无效创新的特征。前面提到过,人造肉可能会成为食品行业下一场革命的爆发点。其道理首先在于,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跟本就不吃肉。中国的素食者已经在五千万以上,印度在五亿以上。全世界其它地方的人口估计也有5%不吃肉。不吃肉的原因五花八门,以各种宗教理由为主。其次,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动物福利的原因拒绝吃肉。确实,现代科技已经使肉用禽畜养殖的饲料能量转化率达到了相当高效的水平。但相应地,也造成这些肉用动物的生长过程可真是痛苦!用虐待形容毫不过分。如果了解到这一点,并且能有口感、味道、营养成份都与现有肉类高度相似的人造肉,相信很多肉食主义者都会放弃他们的传统爱好而转向新产品。

人造肉的概念几十年前就有。二次大战期间的欧洲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都出现过用大豆加工模拟的人造肉。但那个水平太低,模拟效果太差,也就在肉类食品极度匮乏的年代勉强自欺欺人一下,找点心理安慰而已。现代以高科技细胞培养技术为基础的人造肉效果应该好很多。并且,现代人造肉或许可以根本不必以动物细胞为原料,某些浮游生物之类(还可以经过基因改造)也可能成为很好的原料。这样的人造肉根本就不含动物成份,根本不必命名为“肉”。使宗教原因的素食者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从而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

综合上面分析可以推断,人造肉市场存在着很大的需求潜力。一旦成为现实,将可带来非常显著的“肉”类需求增量,看上去是一个很好的有效创新。但是,前面说过,当前的食品供应量已基本将需求饱和。如果人造肉成为现实,必然对传统禽畜养殖、加工及上、下游的饲料、繁殖育种、兽医、零售等行业形成冲击。素食者吃了人造肉,植物类食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虽然人造肉工业也会在原材料、生产设备、市场销售方面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但能量守恒的基本法则决定了,在人口恒定的情况下,新、旧产业在规模上必然是近似的,不会有显著的增量。这样看来,人造肉又不是一个有效创新。到底怎么回事呢?

此时需要把眼界放宽一些。人造肉这项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不是表现在食品行业本身。而是在于其生产过程高效(禽畜管理设施、方法昂贵繁琐不说且总有一定的死亡损耗率)、食品安全(减少了食品污染风险,避免了人畜共患病,比如禽流感)、节省占地(大型细胞培养罐比动物养殖场省地)、环境友好(养殖场粪便的环境污染是个头疼问题)、生产周期短,易于进行供需平衡管理(想想猪肉价格波动的头疼)、改善人群营养,减少疾病等方面。其所带来的需求增量是从其它行业中实现的。象人造肉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正是当代创新科技实现社会效益、人类需求增量与财富增量的常见方式。

        必须再次强调,只有能够带来需求增量、财富增量、社会效益的创新才是有效创新。当今世界实现有效创新越来越难的原因就在于,与人类衣、食、住、行相关的基本需求有很多已经趋于饱和,使得很多创新行为徒有其表,实质上只不过是“左手倒右手”,属于无效创新。所以,一项科技创新是否属于有效创新不能光看其概念与自然科学技术水平的高新与先进性,还要看它的成熟程度,即实施效果如何。仍以人造肉为例,尽管其细胞培养技术与传统食品工业技术相比是个高精尖技术,但如果其技术水平还没有成熟到在生产原料及过程成本、设备价格、占地面积、污染物排放、食品安全水平、产量调整灵活性等方面显著优于现有的禽畜肉食品工业,那它也不过就是与现有行业抢饭碗而已。无法实现社会效益与财富增量,再高新的技术也是无效创新。从投资者,创业者和政府角度而言,一旦遭到忽悠,跳入了无效创新这个坑里,特别是在社会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时期,那就跟本文开篇对话中讨论的“开饭馆”一样,忙活一圈,只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而已。

        在警惕被无效创新忽悠的同时,我们必须也要认识到,技术发展总是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的。即使当前还不成熟的创新技术,只要假以时日,经过一定的研发、发展也终会成熟,成为有效创新。比如,已知人造肉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所以如果现在有人以高新科技为噱头鼓动你投资一个人造肉生产工厂,那很可能与忽悠你开个饭馆没啥差别。但如果你现在有机会投资一个人造肉技术研发实验室,倒或许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当然,技术研发是无法100%保证最终可以获益的。迟迟无法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甚或最终失败。或者被突然出现的另一项新技术超越,还没成功就已经落后,这类风险都会存在。所以投资创新技术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并且需要事先对相关行业与技术做全面客观的对比评估。普通人确实很难做到这一点。

        虚拟物的创新改进是当前创新科技实现社会效益、人类需求增量的一种常见方式。比如,邮递系统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一直在慢吞吞地送邮件。现代物流快递企业、外卖送餐企业在劳动管理、组织方式上的创新改进(同时也伴有很多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硬件工具的应用)使快递速度提高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平!进而带来了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这一虚拟物创新得以实现的关键基础是一个有形物系统的创新与应用普及,即近二十年实现并完善的互联网技术和近几年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这个重要的技术基础还带来了社交通讯平台,移动支付系统等等意义重大的有效创新。现在,从企业到国家都已看到各类互联网+创新对带动未来社会需求增长的重要作用。这当然是一个创业投资的好方向。

        以上浅薄的分析讨论是基于当前中国的现实而做出的。放眼世界,“当今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三的受苦人”。神马“食品供应量已基本将需求饱和”这类的说法对他们显然还不适用。咱们现在唱的调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的意思之一应该是愿意为解决非洲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贡献。非洲当前的创新发展水平应该与本文前面所描述的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很相似。所以咱们正在那里帮助非洲人民修铁路、开矿山……非洲人民的巨大需求将很快会被释放出来,带来不错的商机。

老败 2019年3月于苏州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