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书叫 《Bell Curve》可以找来看看,里面说了很多“不能说的真相”

【本文来自《和欧美教育相比,这才是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出门闻狗吠风雨夜归人
  • 谢谢你的回复。先不论东西方教育孰优孰劣,我们先把东西方教育做个对比吧。一、 东西方教育模式诞生的背景。东方国家,主要是中国,教育背景主要沿袭自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教育背景主要是沿袭自西欧大陆的教育模式。苏联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以国有企业为主。教育为国营经济服务,大学生毕业基本包分配。这种教育模式,既不会考虑未来个体的生存竞争,也不会考虑社会的就业问题,更不会顾及未来社会对个人创业能力的要求。学校对学生唯一的要求,就是牢牢掌握知识和学问。考核主要以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为主。中国的教育完全引进了苏联模式。上世纪的中国,这套模式行之有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美国是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以私营经济为主。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大学生毕业后自谋生路。美国的教育模式,就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慢慢进化出来的。因此,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和文化,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要求毕业生不仅有文化,更要有思想。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成熟的个性,强健的体魄,甚至有挑战精神,敢于蔑视权威,敢于创业和单干。这不是美国教育天生的东西,而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下逐步进化出来的。不这样搞,美国的学生进入社会根本无法生存。(本人也有亲属在美国,亲口告诉我的)二、 东西方教育思想上的差别。中国的教育非常单纯:只考察你的知识和文化水平,方法是就是考试。中国的私立学校,小学生普遍作业在11点前是写不完的。应试训练强度非常大。公立重点中小学,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什么奥数,英语口语等五花八门。出发点就是强化智商培养,为考试出成绩做准备。美国的教育完全不同,不论是精英教育还是普通教育,第一看重的是“体育”。因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作劳动强度是非常大的。孩子们身体的底子打不好,将来工作后无法适应巨大的劳动强度。中国企业经常传出青壮年员工猝死的消息,甚至管理人员猝死的也不少。很多青壮年患上高血压、颈椎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根本原因是中国孩子在青少年时代的身体的底子没打好,体质偏弱造成的。美国从没这样的新闻。美国企业的劳动强度也很大,但美国孩子的体质普遍比中国孩子好,就是基础教育阶段打下的底子。美国的教育,不论是精英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非常重视个性和独立精神的培养。从文化教学上看,以分析和判断力的考察为主,很少设置标准答案,阅读和写作是最主要的考试方式;从实践教学来看,美国有大量的体育和艺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表达力和竞技精神。从教学难度来看,基础教育阶段偏易,而中高等教育阶段偏难。美国的高中,又称为“大学预科班”,选修课、学分制、GPA的成绩统计方式,和大学没任何区别。学生升入大学完全不会出现适应问题。如果你有奇思妙想或特殊才能,学校马上开小灶,让你走升学快车道。三、 东西方青少年成长路线的区别。中国的孩子,经历中国式的教育,基本上成了一个听话的乖孩子。有些智商出众的孩子,会进入大学、研究所、政府机关、国企等较好的工作单位,完全走前苏联计划经济下安排的人生路线。但对于绝大多数智商比较一般的孩子,就被隔绝在体制之外,自谋生路。这些孩子除了拼爹、啃老,或者等待命运的抉择,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欧美的孩子,非常优秀的,有头脑有想法的孩子,会抓住机会,独立创业。硅谷的成千上万的公司,都是在校学生和老师办的。美国现在市值排名前十的跨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十家高科技企业),微软、谷歌、脸谱等,有一半都是在校学生办的。美国孩子与中国孩子不同,他们早早就学会了在市场经济中冲浪。因为他们的独立的个性,强势的性格,优秀的分析判断力,以及良好的体质(创业对体质是个残酷的考验),使他们成为丛林中的狮子,早早就学会自己觅食了。反观中国的孩子,面对命运的刁难,大多数逆来顺受,毫无反抗能力,除了骂社会,发牢骚,啃老,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这和中国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培养,过于轻视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关系的。市场经济是丛林社会,顺从、怯懦的个性;从众、盲目的心态,是完全无法适应的。而中国,目前正在向市场经济深入挺进,早晚会和西方一样,社会充满残酷的竞争。您说,中国的教育,是继续延续前苏联的模式,还是效法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下的教育模式呢?A.东西方教育竞争的结果,是东欧和前苏联的精英,以及中国的名牌大学的人才,都在给美国打工。B.大学在校创业对高科技集群式的发展,换道超车的作用,如果观网感兴趣,我可以继续我的分析。包括大学创业与职场创业的不同意义。但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在中国教育改革完成后再谈。C。中国的教育改革,应当从高等教育开始,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在基础教育阶段试行,已经导致头尾撞车了。D.本人反对现在的快乐教育,初中分流。这是摸着石头过河,会淹死很多孩子。上述看法非常浅薄。欢迎批判。

有本书叫 《Bell Curve》(钟形曲线)可以找来看看,里面说了很多“不能说的真相”。

这本书在美国已经非常“政治不正确”,在国内这本书没人敢翻译出版。

基本来说就是,美国教育体系能高效地选拔出那些高智商人才,并且能赋予他们经济和社会上的优势地位。

就中国而言,这套选拔体系同样非常有效。

只要你智力超群,吃苦耐劳,在中美的教育制度中都能脱颖而出。

中美的教育体系从本质上了来说都是西方标准化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是私塾,现在早就没有了。

美国体系的优势在于差异化大,但劣势也同样明显,好的是真好,差的是真差。对于头部的学生,美国的教育体系可以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就中国而言,筛选机制足够。

但如果你本身就已经是智力超群之辈,中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能提供的东西不多,比如你已经很善于学习了,但是你需要应付未来的软实技巧,比如强身健体,组织协调,表达沟通,阅读思考,实践创新,艺术审美,中国教育不能给你提供很多东西。

但中国的教育体系“防掉队”的能力足够强大,对于那些“可上可下”的一群人,就比较友好。

各有利弊,只能适应。

我天天给我儿子打预防针。

我说中国教育过分重视知识学习,过分重视分数。

对于软实力忽视。

你成为一个出色的学生,只要自己好就行了。

到社会上如果你秉持这个理念,一定碰壁,哪有什么事情是只靠自己就能干成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