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的票房不算失败,但投入产出、商业与口碑的确难言成功

很多人问我,动画电影《深海》票房失利能给行业带来哪些经验和教训?

500

谈一谈个人的主观感想。

《深海》的票房不算失败,但投入产出--商业与口碑--比却难言成功。它能带来的教训是: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上,必须充分考虑成本控制的因素,并且越是对优秀的创作者,恰恰越要如此限制。在未来,这一点可能会被放开,但至少在当下,它暂时是有存在必要的。

乍看上去,这似乎是与传统观念相悖的。优秀的创作者,拥有充沛的表达需求与表达思路,为了其落实的投入都会产出足够好的作品,而非打水漂一般的所托非人。

给有能力者以匹配并发挥其能力的资源,一分钱一分货地让他兑现自己的能力到作品里,似乎才是常理。像梅根艾莉森对王家卫和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鼎力支持,不记票房,便是如此的“伯乐与大师”案例,引为电影艺术佳话。

然而,我们却需要注意两个词汇,“不记”与“艺术”。

能力者的想法思路非常丰富且有独特性。它往往是出色的,但也同样是“个人化”的,更多关注“自己想表达什么,如何表达”,而非“大家想看什么,看后会有什么感受”。这是富于能力的文艺创作者的共同特点,想法的个性化与执行手段的个性化,才引导出了作品有别于“流水线模板产品”的价值。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样的个性化成品,当与市场进行对接时,也只有“偶然吻合”一种可能性,才能对接上观众诉求,获得足够好的反馈。甚至可以说,在自己具备足够多的经验与有意识的调控力之前,创作者作为“文艺作者“的才能越高,对接大众的运气成分就越大。

因此,电影界才有了对一切非个人化环节的“不记”,其目标纯粹只是“艺术”。然而,以目前的中国动画电影与相关导演而言,二者还不具备如此为之的条件。

电影,尤其是欧美电影,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的资金来源已经足够细分,且表彰机制足够成熟。随之,较为个人化的电影能获得“考虑到票房影响变量”后的持续支持,资金对投入产出的性价比有理性预估,而真正的能力者们也可以轻易得到表彰的背书,得以“不被票房论英雄”。前者让商业失利的财政与心理风险可控,后者则让创作者不会被判死刑。

于是,即使在主流院线回报不理想的情况下,同类作品也能继续提上项目日程,导演也可以继续获得资源。

相比之下,中国动画电影显然还远没有那样的成熟、宽容、细分的外部环境。“动画电影”这一概念,在主流院线放映与不小投资成本的前提之下,往往意味着“大片”。过往的成功经验,是大ip的运用,也是“热血激情,反抗命运”这一完全传统少年向,靠近主流概念的类型化作品。

可以说,以上两点,结合当代剧情的安排提供“观众的相熟视角”,以及工业风带来的混搭审美,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成功的标配。除此之外,便是动物题材的合家欢。前者对接更加青年一些的“相对深度动画受众“,后者则负责更传统的“动画片儿爱好者“。

在如今的时点上,这两者的印象根深蒂固,几乎构成了“动画电影的主流”本身。此时,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内容预期,投资方对动画电影的回报预期,显然都不会对能力者创作人的“个性化”产生正向的关联影响。并且,由于外部对“优秀动画电影创作者”的认知尚不统一,导演也相对不易在一次所谓的“失败”后再获机会。

电影外部定位之下财政与口碑与预期的错位,导演在错位中行业评价的风险,都让大陆动画电影的“个人化追求”,很难受到切实的正向反馈,反而可能提前结束导演的充沛资源之路。以田晓鹏而言,“大圣”让他获得了第一次认可,从而赢得了《深海》的资源。但也正因如此,他在《深海》面对的预期必然是对“大圣”的延续,甚至考虑到投入规模后的“升级”。失败,也就会显得格外痛切。

事实上,即使是真人电影,大陆目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毕赣的《路边野餐》完全是天分之作。但当他被看好其创作天赋,被投注了汤唯与跨年档这样的资源,交出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表达设计思路是《路边野餐》的升级,但却带着更加优质与深度的个人化表达,面对到更加“主流”得多的广泛受众,而不再只是小范围人群的传阅、理解、分享,评判角度与评判标准天翻地覆,口碑与票房的双败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或许是受其影响,毕赣至今也还没有回到曾经达到的高资源舞台之上。

真人电影尚且如此,动画电影更不必言。《深海》的导演田晓鹏自曝需要十二亿票房,而最主要的烧钱环节,似乎便是色彩表现力极强的海底画面,在绚烂与混沌的两个极端之间切换。而它的表达目的,是为了表现女主角基于海底这一想象空间之上,画面的主观性所带来的内心呈现。

现实中受到的亲情挫折在想象中暂时治愈,于是有了绚烂,而想象的满足也无法泯灭对现实的渴求,于是切入混沌。当观众用视觉直接看到两个极端的画面后,他们的生理反馈便会自然地去到与女主角的同感状态。

这当然是对主题的表达方式,直接且有效。但这样的同感,以及其引领的整体表达方式的“非完全文本化”,并非只是引起观众的正向感受与简单接收,而这正是“主流中国动画电影”不应该提供的东西。并且,这一表达的目的,对女主角非正向内心的诠释,显然也与偏向少年热血漫的“主流”不吻合。

即使如此,仅以市场反馈而言,《深海》其实完全不算失败。在春节档的复数观影大潮中,它成为了喝到一口汤的那一个,表现甚至远超过了---其实对热血少年的贴合上更优于《深海》---的同等“非ip”存在《雄狮少年》。甚至,它都没有在同为动画且彻底“合家欢+大ip”的《熊出没》面前,被完全抢走所有属于动画电影的存在感。这是殊为不易的成绩了。

但是,从《深海》的两极化口碑,巨大投入带来的必然亏损来看,独立观之并不差甚至是“成功”的票房成绩,就显得无力了许多。

评价与财政双损,会带来很多影响。投资人此前的预期过高,此时便会对非ip、非热血、非模板化主流的大投资中国动画电影,产生一定的负面心理。而导演田晓鹏,在外部缺少对其创作能力确定性认知的情况下,就可能会直接跳到“好莱坞导演能失败三次”定律的第三次去。

如此一来,当《深海》这样的项目愈发增加,中国动画电影的非“大圣式”模板作品,数量与质量可能下降,而能力者导演的资源获取也会面临困境。

目前的中国动画电影,真正获得现象级反馈的作品过于单一化,套路化。这正是《深海》本身存在于其中的宝贵价值,但也同时是《深海》这样的案例需要少一些,田晓鹏这样的创作者需要被控制一些“花钱自由”的原因。

否则,我们可能会失去拥有更多《深海》的未来可能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