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执行经纪人的自白:影视寒冬,辞职向左,被辞向右

作者 / Alice

说实话,看了《我和我的经纪人》,我酸了。因为,别人家的经纪人比我家的艺人还出名!

500

我是一名执行经纪人,虽然所在公司没什么名气,服务的艺人也没什么咖位,但是所承受的压力和杨天真旗下的经纪人没什么差别,甚至更甚。

因为我负责着公司十几个艺人的业务,职责早已超过了一个执行经纪人所涵盖的内容。这不是能者多劳,而是公司规模太小,艺人知名度太弱,无需多人组团,几个人就可以身兼数职搞定。

在这个行业沉浮3年之后,最近我开始有了转行的打算。算是这个行业里出现的又一个逃兵。在这个行当,真正坚持多年的从业者并不多见,反倒大多像我一样,到了一定的年纪,选择离场。因为行业,因为生活。

3000元入行工资开始的“赔本买卖”

进入影视圈,算是误打误撞。刚刚成为执行经纪人时,起薪低的可怕。

大学时,我学的专业是X国语言,毕业后就去了X国工作,但是因为想家还有男朋友在国内等诸多原因,便选择了辞职回国。当时想着回国后再找对口的工作。奈何时机不对,当时中X两国关系变得比较紧张,在国内此类工作并不好找。于是,我在家闲了一阵儿。

就在我无所事事闲到发霉的时候,一个在剧组工作的亲戚叫我去剧组帮忙,闲来无事,我便答应了,后来还做了一阵跟组演员。

500

进了剧组,我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的人也与以往不同,感到新鲜、有趣,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好奇。所以,离开剧组后,我就辗转进了一家影视经纪公司,做起了艺人执行经纪人这活儿,当时工作底薪3000元,如今升到6000(拿到手)。

工资确实低的超乎我的想象,不过当时我有些存款,而且确实对这个行当充满好奇,所以也没怎么迟疑就接下了这份工作。

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帮公司里的艺人们跑剧组,接戏、试戏。

由于所在经纪公司没什么影响力,给艺人接戏只能靠我去剧组筹备常驻宾馆一家家推艺人,发我们家演员的资料。

从海淀区的北三环影桥招待所到糊涂宾馆、再从太阳宫宾馆到高碑店等散组常驻地,大兴、怀柔、昌平······一天下来差不多要跑三家,跨越大半个北京,披星戴月方能回到我租住的不到10平的出租屋内。

500

其实,只有为行业里没有咖位的小透明服务的工作人员才会如此奔波,像杨天真旗下为艺人工作的经纪人,无需跑组就可以坐等影视、综艺等项目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甚至还可以讨论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心动的信号》这档综艺,自己艺人是否要参加的问题。在此我等只有羡慕的份儿。

无论自己服务的艺人级别如何,总归是进入这个外人看来充满光环的名利场了。

很多朋友对此也是充满好奇,常常问东问西。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几年下来,我个人是非常不建议年轻女孩进入这个行业的。对的,就像杨天真在《我和我的经纪人》中吐槽自己公司里职员都是女性一样,做我们这个职业的基本都是女孩,而且年龄都不大。

500

对我来说,进入这个行业真的就是一个赔本买卖,如今更是感到在北京的生存的巨大压力:

每天我大约10点左右从家出发,直接去跑组,乘坐的交通工具一般是公交或地铁,基本不会打车(所以有点羡慕白宇的宣传经纪琪仔可以打车这件小事了),因为公司不给报销,按照一天跑3个组、车费6元来算,光在交通费用上我的花费就高达24元,再加上每天在外面的两顿餐费,按25元/顿算,一天我的总消费金额就达到70多元,一个月算下来则有2100元,剩下的钱根本就不够我付房租。当然,有时候人情往来还需要花费,特别是我们这个行业要和剧组的人打好关系,请客吃饭在所难免,所以,超额花费是我这几年的现状,而公司对此充耳不闻,从不提及。

在我看来,一入此行深似海,从此低调、朴实是路人。

我的消费欲望和身边的小伙伴相比,算是相对克制的。我认识的几个艺人经纪人花钱如流水,经常透支去购买奢侈品。其中一个,她最近刚辞职(算是被辞掉吧),本想着投简历赶紧找下一份工作,以便把马上到还款日的花呗和信用卡欠下的金额给还上,奈何影视寒冬,让她只能在此干着急,坐等失信。

500

从去年曝出阴阳合同之后,影视行业的确就变天了,影视寒冬一直蔓延到2019年。行业里的人说,等这个行业恢复生机得是三四年之后了,这也是我想要离开的原因之一,本来就希望渺茫,如今更是看不到希望。

影视寒冬下事业更遇严冬

因为税务的事情让很多影视项目骤然收紧,当前也没有任何启动的消息,而很多大牌演员也处于观望状态,踟蹰不定。

因为大咖们没有动作,项目就启动不了,之前我给我们艺人争取的男五男六或是女三女四的戏份,由于项目不开机,她们也无法顺利进组拍摄,在此大家都很焦躁。

500

现下,网大和网剧成为了大家疯抢的对象,僧多肉少,行业里有些人的吃相变得很难看。由于我们公司的竞争力并不强悍,导致我们演员也常常处于无戏可拍的境地,他们也会私下向我抱怨,觉得公司不作为,当前有些演员开始谋求新东家,我也无计可施。

很多人都说演员来钱容易,其实并非如此。大咖们确实赚钱以百万计甚至是千万计算,但是,大多数小透明的演员薪酬可能都比不上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小白领,而我们这些靠着给这些艺人找活分提成活着的经纪人,赚的钱更是屈指可数,囊中羞涩。

正常情况下,我们经纪公司和艺人的分成比例是五五分,少数也存在三七分和四六分,分成比例按照演员对经纪公司的依赖性和付出来考量。作为为他们寻找工作机会的执行经纪人,我的分成比例是经纪公司获得的分成比例中的15%,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一个月可以拿到1万元的工资。

500

虽然我所在的经纪公司规模不大,但是艺人不少,基本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演员,80后居多,没什么名气。不过,很多演员已经在资料上多次修改年龄,从80后改到90后,如今又改成了95后,以此也可以看出演员这个行当对年龄的执着,大多数演员的确是吃青春饭的。

500

我带的几个男演员,其实实力都不错,如果有人在背后帮一把,是有大火的可能的。我时常想,如果他们其中一个是下一个朱一龙或是白宇该多好。

500

相较于男演员,我带的女演员就有点对业务不太上心了,能火的几率微乎其微,更不要提在这个无戏可拍的影视寒冬了。

她们中有几个整容整的有点奇怪,宣传照片和她们本人之间出入很大。有时候剧组觉得演员不错,一去试戏就被否了。

其实,前几年她们还是有挺多戏可选择的。毕竟,整容脸符合当时网剧和网大的选角喜好。但是这两年,她们的市场就不太乐观。因为网大、网剧也开始变得挑剔。最重要的是,身为演员的她们对此也不太在意。一年在戏上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剩下的时间不是在国外度假,就是在家闲着。

有时候,我费劲帮她们接到戏约,需要她们前去试戏。本来之前还答应好好的,又突然变卦,毫无诚信,导致剧组对她们失去信任,对我也颇多意见,再也没有合作的可能。

在这个行业工作真的是件心累的事。你不仅要和你的艺人们沟通好,同时还要和各个剧组的负责人处好关系,及时回复她们的消息,对这个行业消息保持灵敏反应并作出最佳判断,所在公司还常常找你问艺人和剧组的情况,让你应接不暇。

同时,那些选角的副导演们是非常在意演员背后的公司实力的。他们最喜欢那些带资进组的演员;其次是能够在项目上线时,艺人所在经纪公司可以提供宣传服务的;再次则是能够给予他们一定分成费用的演员,这些都是不可言说的灰色地带。

500

说句实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资本和背景的演员基本不会来我们公司。

我有些朋友在这个行业相对有点地位的明星工作室或是公司工作,她们的工作要比我轻松很多,虽然基本工资一般,但是参加活动常常能够拿到红包,而且服务的明星也时常会给她们补助和礼物,过得相对滋润。但是她们告诉我,她们对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想要离开。

如今,影视寒冬,靠着明星吃肉我们喝汤的行业变得越加严峻,而各种现实因素也开始向我施压,或许真到了要退场的时候了。

这个“保姆”我做够了!

其实,执行经纪人处于影视圈鄙视链的底层,被公司压榨,给艺人做保姆,两眼都望不到未来,做久了,难免谁都会有灰心丧气的时候。

不久前,我给一个男演员接了一部正剧的戏,还没拍两天,那边的负责人就给我打电话告状,说这个演员在剧组拍戏的时候不尊重前辈,还在现场抽烟,破坏拍戏现场。我像孙子一样被人家教训了一顿,在电话这头连连道歉,表示一定会管教好自己的演员。

500

转头和演员沟通的时候,顾及他的面子,表达比较婉转,而他却振振有词,毫无悔意,之后还开始反过来指责我的大惊小怪。虽然后来他低头认错,但是我知道这个道歉毫无意义。因为,他已经成为习惯。

其实大家都保有一个底线,但公司、我和演员之间并不对等。

500

这个行业或许就是这样,很多演员并不谦逊,他们突然自大,目中无人,又常常夜里失眠,伤春悲秋,没有安全感。作为为他们服务的工作人员,我们不仅要给他们洽谈工作,还要为他们的行为对业务的影响买单。

这是一个不健康且不对等的关系。在国外,艺人要有艺人的职业素养,经纪人要有经纪人的职业要求,像好莱坞有《人才经纪法案》对这个行业进行法律约束。

反观国内,首先经纪公司就是不规范的,而我这种本来是执行经纪人,却做着多个职务工作的人,为之牺牲自己的生活,公司却觉得理所当然。

500

经纪公司以最少的钱去让工作人员出最大的力,现在想来,自己当初入行确实天真。很多不作为的经纪公司,公司里竟然没有专门给艺人修图的设计人员,而演员的照片还是她们自己找朋友拍的,然后交给公司,之后再由我进行排版,打印,再发给剧组。

术业有专攻,而我身处这个分工不够明确,仍然混沌的行业,拿着完全养不活自己的薪资,已然开始厌倦。这个名利场其实就是一个泡沫,阳光下一戳就破。

如今,即将30岁的我,算是把这个行业所有风景都看透。年龄到了,人也就变得越来越现实。还拿着这点工资实在有些羞愧,而且影视寒冬仍在继续,演员不好接戏,公司运作也十分吃力,为了生存我只能考虑转行。

铁打的职业,流水的人才。放眼望去,无论是否寒冬降至,相信仍有大批年轻的后继者如海水般涌来。而《我和我的经纪人》的热播,让这个职业只会热上加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