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帆下一步要做很多功课,希望在球3的镜头语言取得较大突破

【本文来自《国内现在是不是只有郭帆在拍科幻电影,其他导演为什么不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张世瑞
  • 中国人向来最实际,凡带有幻想的事情早在童年时就通过老一辈人口中听腻了。因解决不了现实的任何需要,所以就不再沉湎于幻想之中。我看得第一部国内拍的科幻电影是拍摄于八十年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体验感极差,到现在除了片名什么都没记住,一片苍凉。

你这是观感差影响了思维,将幻想这个孩子合着低质量电影脏水一并倒掉了。估计你年龄比我大,科幻片先看到了1980年拍摄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人生第一次印象总是极其强烈的,运气不太好。

1985年,《珊瑚岛上的死光》小说作者童恩正到我们学校做了一次讲座,讲述的是美国登月历程,印象深刻。

1986年,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了美国工业化科幻的创始里程碑——1970年代拍摄的《星球大战》第一部:新希望,也是第一次看原声字幕外国片(因为不是正式公映,官方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去配音),光是观感的震撼程度,无出其右,包括后来的两个科幻或动作里程碑《终结者2》、《真实的谎言》都无法与之相比。从此养成了听说有口碑不错的好莱坞科幻片必看的习惯,因为几十年来,也只有好莱坞能提供大场面高观感的科幻作品。

所以《流浪地球》系列,我是绝对要捧场的,哪怕是没有时间看也要买票支持。

不带双标地平心而论,流浪地球 vs 好莱坞科幻:

1、思想性——先进。比如《星球大战》系列一直是超未来技术+封建社会组织形式,简单的黑白对立。

2、科幻片技术——刚刚追上

3、镜头语言——整体还比较落后,像太空电梯那样的震撼镜头太少。郭帆自己也还在探索,比如他亲口说的为了展现不易体现的行星发动机的巨大体量,最后想到用云朵对比,但这效果显然无法匹敌《独立日》里用覆盖整个城市的外星战舰那种对比来得直观和令人惊叹。连《超级战舰》这种垃圾科幻片,也不乏从外星怪物视角扑面而来的齐射垂发导弹这种经典镜头。

所以,郭帆下一步要做很多功课,希望在球3的镜头语言取得较大突破。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