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流浪地球2》的真面目

1999年,从《奇谈》更名为《科幻世界》迎来创刊以来的高光时刻,总销量超过40万册,成为全国最著名的一份科幻杂志。

同一年,由杂志社主办的笔会上,来自山西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带来一部中篇小说,名叫《流浪地球》。

那年,19岁的资深科幻迷郭帆在老家济宁参加高考,作文写了一篇科幻故事,差两分满分。

一年后,已是海南大学法学专业的郭帆在《科幻世界》上读到了《流浪地球》,印象深刻。

19年后的春节,成为导演的郭帆将《流浪地球》搬上了银幕,以46亿票房席卷当年贺岁档,获得空前成功。

陶醉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的观众,终于学会抬头远眺璀璨的星空,与影片中的人类共同思考起人类的未来。

刘慈欣对此欣慰地说:“探索意味着希望,而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钻石”。

谁也没想到,猝不及防的疫情随即禁锢住了现实世界,无数人的命运颠簸起伏,未来遥远又陌生。

三年后,重启后的世界迎来了《流浪地球2》,久违地观众从这部超越前作的科幻巨作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命运跌宕。

以下内容涉及轻微剧透,请谨慎阅读。

500

500

“太空电梯”

《流浪地球2》其实是第一部的前传,讲述的是“流浪地球”实施前几十年的故事。

故事始于2044年,太阳将发生氦闪爆炸,吞没太阳系,地球危机初现。

面对不可避免的宇宙危机,人类被迫携手自救,相继启动了炸掉月球的“逐月计划”,以及让地球离开太阳系的“移山计划”(“流浪地球”计划前身)。

从名称上不难看出,这就是一个未来版的“愚公移山”,将由无数代子孙接力完成的惊天动地的壮举。

与此同时,面对地球即将灭亡的危机,另有无数人支持以数字形式封存生命的“数字生命计划”,他们深信将记忆和意识上载后,可以抛弃肉身获得永生。

这条故事线其实是原著之外的新设定,也是贯穿整部影片的暗线。

相比冷酷无情的“数字生命计划”,人类普遍还是希望能延续鲜活生命的“流浪地球”计划,哪怕“需要100代人用2500年”来完成。

危机四伏背景下,地球内部依然纷争不断。“移山”派和“数字生命”派成为了当时世界纷争的主要矛盾点,《流浪地球2》的故事,就是沿着这两条对立的故事线逐渐呈现。

电影的开篇,量子计算机演算的世界,无人机巡航守护,工业机器人在工地忙碌不停,集合人类全部文明的科技倾泻而出。

长达九万公里的“太空电梯”,仅仅靠几根纳米材料的线缆作支撑,让承载宇航员的轿厢里,从地表直升空间站。

500

500

令人目眩的“太空电梯”

值得一提的是,“太空电梯”概念并非《流浪地球》的首创,原型来自“宇宙航行之父”奥尔科夫斯基的“天梯”设想,随后被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和艾萨克·阿西莫夫先后在自己作品中进行了展现。

实际上,“太空电梯”曾在《流浪地球1》中就有出现,当时郭帆还曾信誓旦旦表示“再也不拍电梯了”……

可为了实现这个科幻史上的伟大创意,郭帆团队邀请了十多位科学家共同参与“太空电梯”的设计。

团队从造型设计、运行原理统统进行了严密细致地推敲,最终让这个原本只是停留在纸面的“太空电梯”通过电影特效展现给科幻迷。

影片中的“天空电梯”,从外观到内部,所展现出的科技感和工业感,充分满足了观众对科幻电影的离奇想象。

视觉效果真实是《流浪地球2》整个故事的创作基调,剧组为此花费了大量人力和“钞能力”,确实效果不凡。

影片中表现轿厢飞速上升的“推背感”,几组全景式的长镜头以及宇航员承受重力加速时的痛苦表情,让画面外的观众“酸爽到天灵盖飞起来”。

“天空电梯”升空时,观众顺着镜头看着庞大的轿厢顺着缆线自由升降时,会油然生出一股紧张感,这恰恰是影片在为后续的悲剧性场景做铺垫。

500

当这架耗资巨大、气势磅礴的“天空电梯”在不知名的恐怖袭击中被摧毁,高悬的空间站喷吐着浓浓黑烟从太空坠落,如流沙般聚散。这段令人揪心的震撼场景预示着科技既能成就人类文明,也同样可以毫不留情摧毁一切。

但是,正如同刘慈欣所说,科幻的根基是科学。

科幻世界中的末世无论多么悲惨,科学依然是最后的救赎,更离不开那些充满悲悯情怀的科学家,背后依然是人性的守望。

500

每个人都是英雄

《流浪地球2》中没有个人英雄,而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叙事。

电影中的许多角色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都是“地球流浪”计划不可或缺的一个“英雄”人物。

《流浪地球1》结尾牺牲的男主刘培强,悄然在时间线前移的第二部里“复活”。

吴京扮演的刘培强是航天飞行员中的“萌新”,遇到喜欢的人不善表白,做事只会不计后果地“蛮干”,是个啥都不顾的愣头青。但他正直、善良,遇到危险从不退缩,为了家人能进地下城继续活下去,他只能抛家弃子去当领航员。

沙溢扮演的“师父”张鹏,是个邋遢又粗鲁的中年大叔,他说话风趣幽默,做事油滑,却是影片中最令人感动的人物。他同样向往“生”,反复叮嘱徒弟做事别那么拼,还不断动用自己的人脉,尽量不让徒弟身处险地。

可就是这位有些“小心思”的大叔在危急时刻率先挺身而出,甚至在核爆前夕还开了个“小玩笑”,给了徒弟刘培强一线求生机会。

那是他作为师父,对徒弟最后的保护。

这样的大叔似乎是许多我们熟悉的身边人,他们从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也没什么煽情的表达方式,但做事干脆、靠谱,永远值得信任。

相比之下,刘德华扮演的图恒宇是个十分复杂的科学家,因为丧女和长期做科研,他性格古怪,表情和肢体都略显僵硬。

500

他通过技术将女儿的思维存储在电脑中,通过只有两分钟的女儿图像来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这种技术理念恰好与整个“流浪地球”计划相左,而且还因为他的擅自操作,造成了整个计划的重大事故。

图恒宇似乎是个自私的科学怪人,但他其实只是一个压抑着巨大悲痛的父亲,而当他的信念最终与人类文明存续产生矛盾后,即便已融入虚拟世界与女儿“团聚”,他依然毫不犹豫选择完成任务。

影片也不乏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当颓废的图恒宇参与全球互联网恢复计划时,看到末世海报上的北京房价只有数千元每平,他自言自语“房价终于降了”,吐槽了一把眼下的房价。

李雪健扮演的周喆直是“地球联合政府”的中方代表,也是影片向“人们敬重的总理”一次致敬。

作为“流浪地球”计划的主导国代表,他是整个叙事的“题眼”,也是在国际舞台为人类命运殚精竭虑思考和抉择的拍板人。

因此,他需要高度的智慧和担当,更需要有超越世人视角的格局和使命感,最重要的是要给人类带来希望。

这恰恰是影片的主旨: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任何努力就值得尝试。

影片有个细节,周喆直指着1990年“旅行者一号”拍下的地球的照片向存疑的美国代表说:“就是这小小的白点,是我们的一切”。

“我们要在这小小的白点上,建一万座发动机,把它带到两千五百年后的新家园。”

如此大胆的设想自然难以令所有人信服,电影中的周喆直准备了一张照片,画面是一根一万五千年前,人类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

一万年前,腿骨折断的人类意味着死亡即将来临,因为无法躲避野兽袭击,更无法狩猎获取食物。

而愈合的股骨则表明:有人花了很长时间来照顾受伤的人——处理伤口、提供食物、保护他不受攻击。

周喆直因此在联合国大会上说了句振聋发聩的话“从困难中学会团结,学会帮助他人,人类文明由此诞生!”

人类文明的存续是靠每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努力,因此,电影里的外国人并不是说中文或汉语,而是他们各自的母语,代表着共同拯救地球家园的世界各国。

当危机来临时,世界各国人民以不同风格进行祷告,各国宇航员为拯救地球,主动站出来报名参加“末日运输”。

科幻电影,打动人永远不是靠酷炫的特效,而是真实可信的故事所呈现的人性。

正是这些性格迥异,但坚信人类文明不会灭亡的人们彼此携手互助,人类才迎来改变命运的契机。

500

电影筹备过程

作为今年春节票房最受欢迎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的好口碑离不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成熟和技术发展。

尽管这依然是一条漫长的路,但好在郭帆导演和他的团队已经努力前行了一大步。

在创作《流浪地球1》时,面对单薄的原著,郭帆和团队就设定了一个从1997年到2075年横跨百年的编年史,为的是诠释“流浪地球”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究竟应该以怎样的面貌呈现。

创作《流浪地球2》时,为了让整个故事的世界观和历史背景更加真实可信,剧组曾邀请了几十位科学家、社会学家、设计师共同就故事背景展开讨论。

围绕着剧情,创作人员从理论物理、天体物理、地球科学、人工智能、核能、量子力学、航空航天,以及地球生态环境的角度,光是新的世界观又多写了二十万字。

用制片人龚格尔的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实现逻辑自洽。”

《流浪地球1》拍摄时,有超过七千多名演员和工作人员,而到《流浪地球2》拍摄时,全部剧组人员超过2万人。让这么多人配合拍摄,顺利走完全部流程,其难度可想而知。

《流浪地球1》上映时,很多人都对影片的特效印象深刻,甚至觉得已经达到了国产科幻片的“天花板”。

可《流浪地球2》再次颠覆了人们对国产科幻片的认知,整个特效及电影工业水平已提升了数个量级。

比如《流浪地球1》的特效大约是2000个,《流浪地球2》中的特效已超过6000个,合作的俄罗斯、韩国、美国等顶级特效公司超过10家。

《流浪地球2》的拍摄场地也从第一部的10万平方米翻了10倍,实景拍摄场地达到近100万平方米,相当于12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所有拍摄分布于40个国际顶级标准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10000平方米单体摄影棚和室内外合一的水下制作中心。其中,超过90%的戏份都是在青岛东方影都完成。

拍摄前,郭帆还领着团队绘制了5310张概念设计、近1万张的分镜头稿,以及95000件服化道。

500

     电影拍摄前,郭帆团队绘制了大量的电影分镜头稿和造型设计

冒着浓烟坠落的空间站、席卷城市的海啸、被炸毁的月球等等震撼名场面,都是由此实现。

光是一个“太空电梯”的戏份,郭帆前前后后带领团队修改了无数遍,从概念设计到机械结构,统统都做了可行性的分析和讨论。

甚至直到《流浪地球2》预告片发布后,因为一位网友的建议,郭帆立即带着团队连夜修改。

500

热心网友提出的建议被郭帆团队立即采纳

有网友表示,要是按郭帆团队这股钻研劲,说不定还真能捣鼓出一台真正的“太空电梯”。

最变态的是,郭帆要求所有概念设计必须全部制作为实物!

因此,拍摄中大量使用了3D打印、激光雕刻和CNC数控车床等制造业技术,让所有道具都具有实用性:衣服可以直接穿戴、车辆能正常驾驶和控制、机械手臂可以活动自如。

而且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徐工集团配合下,影片中那些行驶、可作业、可变形的UEG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全部是实物打造,并不是特效制作的虚拟设备。

影片里最重要的“道具”量子计算机是由数控机床一体加工金属制造而成,精细到镜头拍摄不到的底部商标和型号标识都全部是激光雕刻完成。

用郭帆导演的话来说,“只要能想到的道具,统统都能做出来。”

最后这个量子计算机外观效果不错,令导演满意,就是实在太重了。

500

片中量子计算机的底部图

扮演科学家“马兆”的宁理忍不住吐槽:这玩意沉到我忘词……

郭帆曾说,本以为《流浪地球1》到《流浪地球2》是“从一到二”的过程,但越拍越觉得是“从零开始”……“工业化不敢说,顶多咱算工地化吧?”

郭导的这番话藏着百般滋味,藏着扛起中国科幻电影大旗的兴奋,也藏着对《流浪地球2》不够完美的感慨。

500

可以更完美

客观上来说,《流浪地球2》的出现,确实推动着中国电影工业向着成熟化又迈进了一步,但整体依然有些缺憾。

从影片结构来说,《流浪地球2》完全采取了经典的开端——冲突——结束的好莱坞三段式叙述模式,可超长的172分钟时间对观众的耐心是个巨大挑战。

要知道胶片时代,一盘胶片可容纳的时长是15分钟,所以电影片长一般是15的倍数,黄金放映时间大约是90到120分钟内。一般来说每5分钟左右就有一个故事冲突或高潮,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在此期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一旦超过这个时长,又没能及时调整故事节奏,就会陷入拖沓、冗长、分散或逻辑硬伤境地,导致观众注意力减弱,产生疲劳感。

虽然《流浪地球2》采取了三条故事性穿插叙述的方式,内容丰富,也有不少炸裂的视觉冲击画面,但由于想表达得太多,叙事重心游移不定,使得整部剧情热闹有余,精彩不足。

可能是为了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影片中不同人物的叙述是美剧中常见的平行分组手法,各自沿着自身故事性展开。这在时间更宽裕的电视剧里没有问题,但放到时间紧凑的电影中,缺乏了主线人物的故事碰撞,这就意味着,观众不得不在两条故事线上来回跳跃,才能补全整个故事的信息。

500

影片中吴京和刘德华默默擦身而过,是不同组人物之间的唯一交集

本应是影片最主要矛盾焦点的“数字生命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对立关系,实际交汇和冲突感不够紧密,直接矛盾冲突的内容过于单薄,只能靠大量的旁白和字幕来缓解其中不足。

再从影片最受追捧的视觉特效来看,开场“太空电梯”遇袭的桥段,确实是一幕高潮戏。可影片中的无人机和保卫空间站的战斗机混战场面,从袭击者背景到轨道舱没头没脑的打斗戏,全部轻巧地一带而过,场面热闹是热闹,可看完一头雾水。

最令人遗憾的是,谁都能看出《流浪地球2》中无论是飞行器还是军事机器人肯定经过了精心设计,光影片中的枪械就出现了十多种型号,充分展示了未来战争科技的强大实力。

问题是,影片中对空地防卫系统中的火力配置、军事机器人与士兵战术配合以及武器型号交代都没有较为清晰地交代,既不知和谁打,也不知这些武器装备真正用途是什么,完全是毫无战术逻辑的混战场景。

《流浪地球2》相比前作,故事架构更恢弘,情节更丰满,导演想讲述的史诗般的人类合作模式细节也自然更多。

因此,你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星际穿越》《独立日》《2001太空漫游》《攻壳机动队》《银河系漫游指南》《月球坠落》《不要抬头》等科幻片的影子。

500

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的造型致敬了《太空漫游》里的HAL900

这倒不是说《流浪地球2》抄袭上述影片,剧组是将主流科幻片中描述星际旅行与人类文明延续的经典概念悄悄打包融入到故事中,希望引起科幻迷的共鸣。

可惜,近三个小时的影片中塞给观众如此多的概念,虽说超强的视觉特效令观众大饱眼福,但这种“饱和式冲击”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和恍惚感。

多线无交织的剧情以及缺乏细节交代的火爆场景,让观众爽完后很容易产生懵逼的感觉,降低了故事情节的张力和共鸣感。

同时,故事中对人工智能的设定在影片最后的彩蛋中实现了反转,可AI伦理在科幻电影中并不是新鲜设定,而且仅靠影片中一些监控探头特写并不能支撑整个逻辑反转的过程,有些强行植入概念的感觉。

此外,《流浪地球2》宣传时多次表示向仙世的“达叔”致敬,但片中通过CG技术复原的“达叔”,虽说只有数秒,但表情和神态极其僵硬,与精良的影片制作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出戏。

500

 令人无力吐槽的“达叔”形象

关于《流浪地球2》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歇,但不可否认,《流浪地球2》在场景设计和视觉特效又一次拉高了中国科幻作品的工业水准,那些远征星海的畅想,似乎才刚刚开始。

旧故事结束,总有新故事动笔,影片结尾的彩蛋拓展了《流浪地球》系列的世界观与续集故事可能性。

走出影院,久违的烟火闪耀在夜空。

悲喜之中,前路依旧叵测。

2022年,许多漫长的故事终于画上了句号,受损的世界正在重启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