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542期文稿:复苏也要加税,新加坡的居安思危

大家好,好久不见。2023年1月24日星期二,欢迎收看第542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去年年末,新加坡政府宣布从今年元旦开始,把消费税从7%提高到8%,到2024年再提高一个百分点。

500

500

https://news.fx678.com/202212291139492078.shtml

根据市场普遍预测,新加坡2022财年几乎实现了收支平衡,2023年大概率可以获得一定盈余。这个成绩在全世界都非常突出。

500

https://www.zaobao.com/finance/singapore/story20221130-1338637

500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94c7adc4-49b1-4d2a-b9ec-0b5659b780f3

新加坡作为自由港,一向以低税率著称,政府和民间也普遍认为,低税是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

既然新加坡能实现财政盈余,为什么还要加税。

国内注意到新加坡加税,大概是因为出入境进入全面恢复阶段,又有很多人准备去东南亚,包括新加坡旅游。

实际上,新加坡政府早在2018年的预算案里,就明确说要提高消费税。

500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0039

到2022年初 制订当年财政预算案时,新加坡政府正式提出要大举加税。包括把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从22%小幅提高到23-24%,调升房地产税和拥车税,但主要增税点还是提高商品和服务税,俗称消费税。

除了上调税率,新加坡还取消了海外邮寄商品低于400新元免税消费的优惠。

据估算,2024年后,提高消费税每年可以为新加坡政府增加36亿新元的收入,将成为财政第三大收入来源。

500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长黄循财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6%B0%E5%8A%A0%E5%9D%A1%E6%8F%90%E9%AB%98%E5%AF%8C%E4%BA%BA%E7%A8%85%E5%92%8C%E5%95%86%E5%93%81%E6%9C%8D%E5%8B%99%E7%A8%85-%E4%BB%A5%E6%9C%9F%E5%9C%A8%E6%96%B0%E5%86%A0%E7%96%AB%E6%83%85%E5%BE%8C%E9%87%8D%E6%95%B4%E5%9C%8B%E5%AE%B6%E8%B2%A1%E6%94%BF-102926436.html

500

https://www.8world.com/singapore/parl-gst-amendment-bill-1634691

消费税是一种中性很强的税。所谓“中性”,是指税收的主要目的就在征税本身,不考虑调节社会分配,或者引导产业布局。为了达到效果最大化,消费税的设计很简单,税负直接落在终端消费环节。

只要消费了相同的商品和服务,任何人交的税都完全一样。这粗看上去很公平,但是富人和穷人占有的社会财富相差悬殊,除了少数奢侈品和负外部性产品,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上下限都有刚性,普通人一天要吃三顿,富人一天也吃不了十顿,即使富人消费的单价高一些,但在社会消费总额里,富人贡献的比例还是很低。所以普遍征收消费税,税负主要部分都会落在普通人头上,和社会财富分配比例完全不相符。

用专业术语说,消费税具备强烈的累退效应。也就是随着纳税人的收入和资产增加,实际税率反而降低。

因此,在现代社会里,提高普遍消费税对平民的刺激非常大,很容易引发强烈反感。新加坡政府敢加这个税,政治上决心很大。

50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931600138241662

新加坡政府加税的理由是需要更多钱,应对不断增加的医疗保健支出,以及恢复财政储备。新加坡的医疗卫生预算,2010年大约是37亿美元,2019年增加到113亿,成为财政最大的支出项目。官方预计到2030年,不包括应对新冠或其它特殊情况,相关支出也将继续增加到270亿美元。

500

500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budget-2022-healthcare-spending-to-form-bulk-of-govt-expenditure-by-2030

同时,2020年新加坡为了抗击新冠疫情,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政策,当年赤字达到649亿新元,接近GDP的14%。大部分资金来自提取国家储备金。

虽然2021年赤字就收缩到30亿新元,只占GDP的0.5%。但执政的行动党仍然认为,过去两年消耗了太多储备,有必要采取行动,加速恢复财政盈余。

500

http://m.news.cctv.com/2021/02/16/ARTImoN2fLSmpqjmDvm98GXd210216.shtml

赤字财政是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常态。新加坡为什么执着于争取财政盈余?

可以说,坚决保持财政盈余,既是新加坡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同时也是行动党筛选、培育基本盘的手段。首先我们来说说新加坡发展经济的路径。新加坡是极少数的城市型国家之一。优势是这里作为全球海洋贸易最重要的节点之一,经济地理条件极好,又没有欠发展的腹地需要扶持,财政负担比一般国家轻。但弱点也在于体量太小,抵抗风险的能力天然不高。

因此,新加坡官方利用一切机会强调,作为小国,只有极其稳健的财政,并积蓄大量储备金,才能让内外人士对在新加坡长期投资有足够信心。

500

https://www.zaobao.com/forum/talk/story20221115-1333209

500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21108-1330783

所以自独立以来,新加坡的财政原则一直非常稳健,或者说极端保守。新加坡法律规定,每届政府的财政如果有累计盈余,都要归入强制储备,不允许下届政府直接继承使用。总之就是尽可能保持当期财政平衡,争取盈余。这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

除了原则之外,新加坡也不太看好未来几年的全球化趋势。政府高级领导人多次公开说,世界正在进入更加分裂和不确定的时期。

在亚太地区,这主要表现为中美关系恶化,以及双方产业和贸易关系一定程度的脱钩。

500

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20808-%E6%9D%8E%E6%98%BE%E9%BE%99-%E4%B8%80%E5%9C%BA%E9%A3%8E%E6%9A%B4%E6%AD%A3%E5%9C%A8%E8%81%9A%E9%9B%86%EF%BC%8C%E4%B8%AD%E7%BE%8E%E5%85%B3%E7%B3%BB%E4%B8%8D%E5%A4%AA%E5%8F%AF%E8%83%BD%E5%9C%A8%E7%9F%AD%E6%9C%9F%E5%86%85%E6%94%B9%E5%96%84

500

50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EV6G0G605504DPG.html

新加坡一再公开表示,作为依赖国际贸易生存的小国,它不愿意看到大国对抗,更担心“经济全球化”倒车。但目前无论是中美贸易脱钩,还是产业链从全球化向本土回归,程度都还比较有限。很多情况下,只是多了一道转手程序,这恰恰是新加坡的优势领域。

近些年,新加坡一方面与美英保持直接安全协议,一方面再三强调不愿站队,极力构建国际避风港的形象,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了亚太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500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823447/%E5%85%A8%E7%90%83%E9%87%91%E8%9E%8D%E4%B8%AD%E5%BF%83%E6%8C%87%E6%95%B8-%E6%96%B0%E5%8A%A0%E5%9D%A1%E8%B6%85%E8%B6%8A%E9%A6%99%E6%B8%AF%E8%BA%8B%E4%B8%89%E7%94%B2-%E9%99%B3%E8%8C%82%E6%B3%A2-%E6%AF%8B%E9%A0%88%E5%A6%84%E8%87%AA%E8%8F%B2%E8%96%84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城市型经济体,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就激烈竞争,争夺东亚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经常在不同领域互相交替领先。

但近年来,新加坡在引进新增量上的优势越发明显。比如提供大量高薪岗位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近五六年香港的数量变化不大,而新加坡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设在新加坡的跨国公司亚太总部数量,已经超过香港一半。

原来在吸引中国内地企业和高净值人士方面,香港具有传统优势,但新加坡近期在这方面,甚至也与香港不相上下了。

500

https://www.cnfin.com/hg-lb/detail/20220507/3601392_1.html

500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2-07-02/doc-imizmscu9812882.shtml

500

https://www.hk01.com/%E7%A0%94%E6%95%B8%E6%89%80/841227/%E5%A4%96%E8%B3%87%E9%A7%90%E6%B8%AF%E5%85%AC%E5%8F%B8%E8%B7%8C%E8%87%B34%E5%B9%B4%E6%96%B0%E4%BD%8E-%E5%9C%B0%E5%8D%80%E7%B8%BD%E9%83%A8%E6%B8%9B130%E9%96%93-%E5%90%8C%E6%96%B0%E5%8A%A0%E5%9D%A1%E6%AF%94%E5%B7%AE%E5%B9%BE%E5%A4%9A

500

https://www.p5w.net/roll/finance/202208/t20220823_5577869.htm

所以新加坡领导层觉得现在有底气加税,不担心因为加税导致资本外流。

500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singapore/gst-hike-more-measures-if-situation-worsens-lawrence-wong-2788261

当然,没有人喜欢多交钱,加税几乎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天然不受欢迎。新加坡其实也不例外。

目前,新加坡的反对党就积极拿提高消费税作为议题,批评行动党政府痴迷“过度储蓄”,没有把解决当下人民的迫切需求放在首位。

500

500

新加坡非选区议员梁文辉以寓言批评增税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21108-1330769

500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20302-1247830

但是新加坡政府不畏惧加税,还有一个特色国情。

1959年新加坡实际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就执政至今,连续执政超过了两代人的时间。在长期执政中,行动党领导人发现,危机感能有效对冲多数人对他们长期执政的疲惫感。

与大多数国家情况不同,新加坡以往选举中,每当遇到内忧外患、社会稳定面临风险时,行动党成绩大多出色。反而经济高歌猛进、环境安定详和时,往往是反对党争取进展的时机。

500

https://xianxiao.ssap.com.cn/bookpic/1788831.html

因此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行动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主动抛出一些争议性话题,以此不断向民众传递一种印象——只有行动党才敢于推动,不受人欢迎、但有长期正面作用的政策。

加税恢复财政平衡,就属于这类话题。

从效果看,行动党确实成功营造了这种人设,赢得了新加坡中产市民阶层的长期支持。

新加坡社会多数人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教育,加上亲身经历过的经济奇迹,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或者说是路径依赖,那就是财政只有更稳健、没有最稳健。多数新加坡人至少愿意仔细听取政府的解释,而不是直接跟着情绪走,一味抵制。

500

https://www.zaobao.com/finance/singapore/story20220329-1257088

500

https://www.zaobao.com/forum/editorial/story20221109-1331204

行动党当然知道,不管怎么解释,部分民众还是会非常反感加税。但这些人大概率不是行动党的基础盘,甚至不是它要争取的中间派主力。某种意义上,行动党像一个擅长计算的围棋国手,并不妄想拿到所有盘面,而是只要保证支持者能占据稳定多数。

500

作者为新加坡财政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

https://www.zaobao.com/forum/talk/story20221121-1335376

那经过这么多年经营,新加坡政府到底积累了多少财政储备

除了土地、实物之外,新加坡财政储备主要分布在三大块,分别是金融管理局操作的外汇储备,淡马锡控股公司,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或称新加坡主权基金。

前两者数据比较公开,截止2022年3月末,新加坡金管局管理的资产为5140亿新元,约合3900亿美元。

500

https://www.mas.gov.sg/statistics/reserve-statistics/official-foreign-reserves

不过,外汇储备不完全是政府资产,大部分本质上是其他投资者暂时换给央行的。

500

https://www.mas.gov.sg/statistics/reserve-statistics/monetary-authority-assets-and-liabilities

500

https://www.icbcstandardbank.com/icbc/%E7%BD%91%E4%B8%8A%E6%B1%87%E5%B8%82/%E6%B1%87%E5%B8%82%E8%A6%81%E9%97%BB/%E6%B1%87%E5%B8%82%E6%96%B0%E9%97%BB/%E6%96%B0%E5%8A%A0%E5%9D%A1%E9%87%91%E7%AE%A1%E5%B1%80%E5%88%92%E6%8B%A8450%E4%BA%BF%E6%96%B0%E5%85%83%E5%AE%98%E6%96%B9%E5%A4%96%E6%B1%87%E5%82%A8%E5%A4%87%E7%94%A8%E4%BA%8E%E6%94%BF%E5%BA%9C%E6%8A%95%E8%B5%84.htm

新加坡财政盈余创造的储备金,大部分集结在淡马锡控股和新加坡投资公司名下。

截止2022年3月末,淡马锡公司报告自己净值达到4030亿新元。

500

https://www.temasek.com.sg/en/our-financials/portfolio-performance

相反,新加坡投资公司非常低调,官方对资产规模和投资去向严格保密,对外只公布“资产回报率”。

500

500

https://report.gic.com.sg/investment-report.html

但外界估计,它的实际体量至少有上千亿美元,甚至可能比淡马锡控股规模更大。一个侧面证据是它的领导规格更高,首任董事会主席就是时任总理李光耀。李光耀1990年辞去新加坡总理职务后,仍继续担任新加坡投资公司主席,直到21世纪,才转交给新总理李显龙。

按新加坡投资公司净资产与淡马锡大致相当计算,新加坡人均财政储备达到17.5万美元。

西方财政状况最好的是挪威,人均GDP世界第三。目前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市值1.32万亿美元,人均24.4万,看起来比新加坡高。但挪威很早就发家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发现了巨量的油气资源,现在是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国民人口只有新加坡的大约1.5倍。

500

https://www.nbim.no/

这样一比,新加坡的财政状况是不是感觉更好了。而且我前面对新加坡财政储备的估计还非常保守。

全球财政储备可以确定比新加坡更强的,大概只有阿联酋阿布扎比、卡塔尔和科威特,这几个国民人口极少,油气资源又极度丰沛的国家。

新加坡把这些财政储备投资在哪里,还是说只用于储蓄?

并不是。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和全世界一样首要任务是维护汇率,需要很强的流动性,一般都是购买各国国债或者其它可以迅速变现的资产。

而淡马锡和新加坡投资公司,把大部分钱转化成了长期投资,淡马锡创立较早,数据相对公开。它早期主要投资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型企业。比如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新加坡港务集团这些行业巨头的背后,都有淡马锡的身影。

一定程度上,淡马锡扮演了新加坡“国资委”的角色。与中国同行主要起监管作用相比,淡马锡在具体投资方向上更主动、更强势,还承担了一部分发改委的功能。

到上世纪末,新加坡经济全面起飞,本国无法消化过多的资本。淡马锡开始对外大规模投资。目前它七成以上的资产存量在海外。

中国大陆现在是淡马锡最大的海外投资地区,截止上年度财报,占了淡马锡总资产的22%,仅次于新加坡本土。

500

https://www.temasekreview.com.sg/overview/portfolio-highlights.html

新加坡投资公司对外投资的可信信息很少,一般认为,它同样把投资分散部署在全球各地,但投资方向和作风比淡马锡要保守很多。

近年在社会压力下,新加坡政府也提高了储备金直接回馈财政的比例。从2016年起,三大投资机构最多会将前一年一半的利润,缴纳给财政部。去年,上缴的投资收益近200亿新元,成为新加坡财政最大的单一收入来源。

500

https://www.yicai.com/news/101123462.html

国内曾经流行学习“新加坡经验”,但很多去新加坡考察学习的官员,回国后传播新加坡“抽坏人鞭子”“禁售口香糖”等“猎奇消息”时,眉飞色舞,但极少提及新加坡最看重量入为出、谨慎持家。可以说是买椟还珠,最该学习的却没有学。

睡前消息一直关注地方财政问题。督工多次直率讲过,国内不少地方的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有很大的问题。

虽然我们也反复说明,某些自媒体和朋友圈热衷传播的“破产论”是噱头。不但混淆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发达地区财政和欠发达地区财政,地方债和地方平台债之间的关系,而且基本上都犯了只看债务端、忽略资产端的毛病。

但是不可否认,各级地方国资委目前的管理,没有根本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国产资产被虚估、低估,或者投资收益率过低、无法收回成本,甚至不能自我维持经营,这些问题反复出现。

作为当下宏观经济面最大的黑洞,地方平台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投资决策者不需要对长期投资回报率负责,同时又受到严格限制,只能把资金花在本地。否则即使有再强的政绩冲动,只要略有常识,就不太可能真心相信水司楼那种项目会成功。

不必说新加坡的经验,单说中央的国资管理,就要成功得多。去年中央财政在极不利的宏观环境下,仍然成功把赤字率控制在3%以下,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实际提高了央企收益上缴比例。

去年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补充中央政府性基金1.65万亿,转入中央财政资金接近一万亿,有力帮助中央财政扩大了回旋空间。

究其原因,主要央企都完成了公司化改造,级别又足够高,平时经营很少再受到政府部门直接干预,负责人的主要精力可以放在经营上。同时,也减少了他们推脱经营不利的借口,必须打起精神,尽量管理好企业。他们可能会很保守,但纯无效投资也很难通过一道道审查。

由此我们应该考虑,进一步集中管理地方国有资产,包括借助财政担保筹集的资金。尤其要建立制度,明晰职责,遏制任期内疯狂透支,制造短期繁荣,留下长期债务的行为。

现在银行放贷普遍实现终生追责制。中国大部分银行都是国有的。类似做法完全可以推广到其它国有资产管理。我们不能一再犯“给狗熊修高速公路”的错误,不能出于激情,就无效乱投资。

要知道所有公共债务,最终都是要由全体人民的劳动来还。不能只为了一时感动,为了照顾极少数人,就不惜让整体财政背上难以承受的负担。

我们当下的财政压力也很大,那我们能不能学习新加坡,也提高税率呢?

国内和新加坡消费税实际类似的税种,是增值税。近几年,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国家不但没有增加增值税税率,还有一定程度的下调和减免。

500

http://www.gov.cn/zhengce/2023-01/11/content_5736338.htm

今天话题开始时我们就提到,新加坡这次不只提高了消费税,还有个人所得税、拥车税和房地产税。尤其是房地产税调整幅度很大。

估值超过3万新元的自住房产,税率从4%-16%提高到6%-32%。

非自住房产,从10%-20%,上调到12%-36%。

500

https://ohmyhome.com/cn-sg/blog/%E6%96%B0%E5%8A%A0%E5%9D%A1%E6%88%BF%E4%BA%A7%E7%A8%8E%E5%A6%82%E4%BD%95%E8%AE%A1%E7%AE%97/

房地产税与消费税正好相反,它是资产税,而且是资产税中相对最容易精准征收的,累进效果非常强。

据新加坡政府预估,这轮房地产税大幅提高后,每年税收能增加3.5亿新元,大约只有提高消费税的十分之一。但如果不提高房地产税,和其它累进效应强烈的税,新加坡民众反对加税的情绪肯定会更强烈,甚至可能大到行动党也承受不住压力。

国内几乎每年传闻“即将全面开征房地产税”,但最后都证明是谣言。没有类似累进效果的资产税对冲,只靠提高整体商品和服务的税率解决财政问题,肯定很难说服普通民众。

从短期预测看,连房地税的利益群体都克服不了,全面加税的机率就更小了。要加税,也得一步步来。

542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也欢迎各位观众加我们的企业微信,以标准格式和我们交流,优秀内容会以蛋卷俱乐部资讯汇总的方式再发放给观众。我们周日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