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压岁钱到底是谁的?

500

文:蔡垒磊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除了少数特别富裕的家庭外,压岁钱通常只是一种成年人之间的游戏。

我记得我的压岁钱在我的口袋里从来没停留过很久,都没等我回家,在我还在从亲戚家回去的路上,我妈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我的红包,数一数这一趟亏了没(对不起,妈,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其实他们也是这样的。是的,叔叔阿姨们,如果你们关注了我的公众号,我就明说了吧,我指的是你们全部,大家只是打开红包查看别人是否大方的时间早晚差别)。

500

我说,妈你为什么这么关心我的钱?

妈妈说,这不是你的钱,这是我的钱,如果我不给别人,别人也不会给你。

哦,所以我知道了,压岁钱与我无关,叔叔阿姨的热情与我无关,大家只是在玩游戏。一推,二推,三推,收下——你不能不推,不推就没礼貌;他也不能没有把东西硬塞给你的智慧,不管是直接揣孩子兜里,硬说是给孩子的,还是偷偷放你包里,等你回去的路上再告诉你。反正你要推,绞尽脑汁不让你发现或让你无法拒绝是他的事。

游戏就游戏吧,但我当时小,忽略了一点:被当作收钱道具的我,是不是该稍微拿点回扣?

还是吃了没智慧的亏。

但回头想想,当时力量弱,就算道理讲得过大人,你吃他们的用他们的,就算他们用强盗逻辑,你又能如何呢?还不是得乖乖把钱交出去?否则挨一顿毒打,钱依然保不住,所以好汉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30年不晚。

可这种情况只在父母双方“沆瀣一气”的时候才成立,如果你的身后站着另一个成年人呢?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最近看到说两个13岁孩子起诉父亲拿走了他们16800块压岁钱的事儿,你可能觉得这不应该啊,毕竟自己爸爸,但如果父母离异了呢?这个时候你又觉得起诉合理了——是啊,离异了,夫妻就不是一个口袋了,孩子的东西任何一方都不能随便拿了,是不是这样?孩子背后站的肯定是妈妈——如果妈妈拿走,那站的就是爸爸了。

耶,离异大法好,连横终于能破合纵了。

好,我们暂且抛去那个新闻的事实,假如,我是说假如啊,这个父亲说,这16800全是他的朋友和他那边的亲戚给出来的,而他在他们那里付出了20000多,这时候你说我妈的逻辑在法官那边是否成立呢——因为我给出去了,所以他们给你的不是你的,是我的。

显然是不成立的,你给出去多少是你的事,但孩子拿到的那部分,法官是不会判给你的,8周岁以后你就不能随便“代为保管”了。

所以事情就很明了了,法律并不支持你玩这样的游戏,你明白了吗?

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给过别人压岁钱,因为我不想说违心的话,也不想做违心的事,我就是不怎么认识你们家孩子啊,我也不喜欢他,为什么要给他钱?

一份钱拿过去再拿过来,有人获得了社会安全感,有人感觉受到了尊重,有人获得了虚幻的人情,大家在宝贵的7天假期中,心满意足地浪费了彼此的时间。

谢谢你们,用自己也不喜欢的形式,填满了我小时候所有的假期——还没有钱。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