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前委成立之前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

总前委成立之前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

    反方:

        淮海战役是11月6日打响的,而总前委是十天后的11月16日才成立的。总不能说淮海战役在11月6日到11月16日期间也是那个还不存在的总前委指挥的吧?

    正方:

        在淮海战役的前十天确实不存在总前委,但是,军委早在11月1日就指定了淮海战役的指挥者:“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统一指挥”决定后至总前委成立前应为半个月。自11月11日起,刘伯承和陈邓会合,虽无明确文电,也顺理成章地参与进来了。(可能总前委就是这样“过度”的吧)。这时无论粟陈张请示报告还是军委来电就都由“陈邓”攺为“刘陈邓”了。两大野战军的统一指挥绝不会事无巨细,只是大的方略、部署。更不要忘了陈邓“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的意见。所以“指挥活动”不会“一大把”应在情理之中。但也绝非没有:就说从11月2日至10日刘伯承来之前的几天吧。11月8日,针对粟陈张关于徐州之敌有南撤迹象的报告,陈邓至电粟谭并报军委:“如判明蒋系整个南撤,设防淮河时,如有可能,你们泒部队举行超越追击,迅速进至淮南、路东…”由于防敌整体南撤淮河事体紧急而重大,所以陈邓可能顾不得太多该出手时就出手了。虽然这一指令由于军情变化没有实施,但在当时可是陈邓对华野的指挥体现呀。

 

    反方:

        我们所说的“指挥”应该是有效的指挥,因为只有有效的指挥才能促进淮海战役取得胜利。无效指挥(没有执行的命令或错误的命令)对于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没有意义的。据查,这一期间陈邓发出的对华野的和有关全局的电报只有3件,分列如下:

1) 11月8日21时,陈邓致电粟谭,“如判明蒋介石系整个南撤,设防淮河时,如有可能,你们应派部队举行超越追击,“

由于两三小时后军委电示:“刘峙六日部署,现正执行,并非总退却。”陈邓此命令未执行。

2) 11月10日13时,陈邓致电:“黄兵团现已大部西撤,华野主力似应由东北向西南插至徐宿线以东。是否有当,请核奉。“

由于之前10日巳时、12时粟裕军委都已下过分割包围黄百韬的命令,陈邓此电未得到回应。

3) 11月14日22时,刘陈邓致电军委:“如果需要增加生力军歼灭邱清泉、李弥兵团,宜以中野第四纵队,华野第三、两广纵队,必要时加入中野第九纵队归粟裕指挥,以保证徐东作战胜利。“

由于敌情变化,歼灭邱、李计划当时并未实行。陈邓此电未得到回应。

综上所述,陈邓指挥淮海战役的命令,两个没有执行,一个是事后发出,都没有起到作用。

内容都是类似上述电报那样的无效指挥。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这一期间粟裕发出的一些电报。在此期间发出的电报中,主动牵涉到中野的或战役全局的有七封,分述如下:

1) 11月6日,根据敌情变化,粟裕发出鱼戍电,果断提前两天打响了淮海战役

此电得到了军委的同意,并说:“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

2) 11月7日9时,粟裕发电,“建议”豫皖苏军区部队出击津浦路徐蚌段,截断徐州敌人退路。

3) 11月7日12时,粟裕再发电,“建议”中野出击津浦路徐蚌段,现在即请告豫皖苏对该段破击,截断徐州敌人退路。

8日7时,军委军委回电:“估计及部署均很好”由于还未得到豫皖苏军区部队出击战果的报告,陈邓仍未回应。

4)11月8日齐辰时,粟裕提出了重大战略建议:消灭黄百韬后,“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

军委9日亥时复电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

5)11月8日9时半,粟裕第三次“建议” 豫苏皖部队迅速破击徐蚌路。,截断徐州敌人退路。

11月8日10时,陈邓回电:“豫苏皖三个团原定7日夜开始破击宿县南北铁路,尚未得报告。”

6)11月15日12时粟裕致电三纵刘陈邓军委:“判断黄百韬兵团有可能突围,苏北兵团来不及北进。“为此请三、广两纵队于今晚由徐州机场东南附近柳集西南大胆猛进……我们令三纵执行此令,有不合,但以时机促迫来不及请示。……请求刘陈邓待两天后,我们当以三广两纵西调,供刘陈邓使用。”

7)11月15日15时:粟裕再次致电三纵刘陈邓军委:“正面阻击及歼灭黄兵团,均无问题。未经刘陈邓许可,我们即已令三纵(孙丁)今晚即向徐州以东及东南攻击,请求批准。”

11月15日14时,军委电示:“华野三广两纵暂时适用于徐州方向是对的,将来使用方向依情况再定。”

11月15日,刘陈邓致电粟裕:“粟:13日10时电及军委14日23时电悉。决定以三、广两纵归还华野建制,参加徐东作战,陈谢四纵队南调对黄维及宿蚌线之敌,三、广两纵动作由粟令定之。我们己令三纵一部接替四纵三堡及其东北山地之阵地,陈谢立即南下。“

    粟裕的七封电报,每次都是涉及淮海战役全局或中野的重要决策,每次都得到了军委的认可和采纳,而且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获得了预期的战果。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11月2日到11月16日期间,粟裕在军委的主导下有效地实施了对战役的指挥,虽然决策大都以“报告”、“建议”的形式发出,但都被军委采纳并有效地实施了,获得了预期的战果。这就说明粟裕在这个阶段实际上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而陈邓只发出三封无效的指挥命令,确实实现了让军委“多直接指挥”而自己少指挥的目的。

    正方:

        陈邓“多指挥”也好,“少指挥”也好,“有效指挥”也好,“无效指挥”也罢。都可以证明陈邓在此期间指挥了淮海战役的事实。这总否认不了吧?

    反方:

       陈邓在此期间的指挥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这可不是个无所谓问题,而是一个在此期间淮海战役的战果与陈邓的指挥有多大关系的问题。 如果承认陈邓在此期间的指挥命令都没有得到实施,那么就得承认在此期间淮海战役的战果是在军委和粟裕指挥下取得的而与陈邓指挥无关。

    正方:

        战果与陈邓指挥无关?难道宿县不是在陈邓的指挥下打下来的吗?这可算是有关战役全局的重大决策啊。

    反方:

        请注意,我们讨论的“指挥”是指有关淮海战役全局问题的决策和华野与中野的协调作战方面的指挥。至于粟裕和刘陈邓各自对华野和中野的指挥,不属于我们现在讨论的范围。攻占宿县决策是军委最先提出来的,陈邓只不过是执行命令而已。

    正方:

        不对,早在11月3日刘伯承就提了出斩断中枢攻占宿县的建议,之后军委与陈邓就一直在讨论打宿县。

    反方:

        11月3日刘伯承就提了出斩断中枢攻占宿县的建议,这个观点流传于很多文章中。可惜这并不是事实。现在我们列出刘伯承电报原文来看看:

” 蒋匪重兵守徐州,其补给线只一津浦路,怕我截断,故令孙元良兵团到宿县(今已全到),邱、刘两敌亦有如陈邓所料之趋势。只要不是重大不利之变化,陈邓主力似应力求首先截断徐宿间铁路,造成隔断孙兵团、会攻徐州之形势,亦即从我军会战重心淮海之南线斩断敌人中枢方法,收效极大。盖如此,则孙兵团可能北援,便于我在运动中给予歼灭,邱兵团亦可能被迫南顾,减轻其东援对我之压力,对整个战役帮助很大,请陈、邓切实考虑,机断行事。“

    先看这一句:” 陈邓主力似应力求首先截断徐宿间铁路,造成隔断孙兵团、会攻徐州之形势,“注意电报说的是” 截断徐宿间铁路“并不是攻占宿县,查遍电报全文,也没有发现攻占宿县的字样。

    其次,这个建议明显不是要攻占宿县。因为电报判断当时孙元良部就在宿县,如果要攻占宿县就必须围歼孙元良,而建议说的是“隔断孙兵团”、” 孙兵团可能北援“。

    正方: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明确提出打宿县,而是中野主力出兵津浦线这个建议与9日军委攻占宿县的决策是一致的,这证明军委采纳了这个建议。

    反方:

         3日刘的电报发出前两天,军委已经认可陈邓于十月三十一日提出的新方案。关于这个新方案,著名军史博主铁流本尊有一个中肯的评价:“陈邓的三方案,接受了军委30日4时电的指示,将目前作战重点放在于陇海线上(砀山、黄口等地区)钳制敌邱孙两兵团的目标上”。既然军委和陈邓已“将目前作战重点放在于陇海线上”,那么刘关于中野主力切断津浦路的建议自然就不会得到采纳,军委和陈邓对此电都无回应就是证明。

    更重要的一个事实是,11月6日陈邓制定了一个出兵陇海线“割歼敌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于砀山以西,以调动邱清泉第二兵团西援”的作战计划,经军委同意,中野主力11月6日下午开始北上陇海路作战。这就与刘伯承建议出兵津浦线从我军会战重心淮海之南线斩断敌人中枢的建议是完全背道而驶的。

    所以,军委关于攻占宿县的决策与刘陈邓是没有关系的。

    正方:

        没有关系吗?3日以后军委与陈邓就一直在讨论打宿县哪。

    反方:

        所谓“3日以后军委与陈邓就一直在讨论打宿县”并不是事实。

        我们可以查阅军委和陈邓在4日到7日粟裕齐辰电发出以前所有来往电报内容,看看有多少讨论打宿县的。

    4日未发现军委与陈邓来往的电报

   军委5日微丑电中有涉及到打宿县的内容:“第一方案,你们到永城后不停留继续东进,完成对宿县的包围,然后看情况,好打则攻歼之,如敌援甚快不好打则打援敌。” 但第二方案中完全没有打宿县的内容。而且第一方案最后还有一句话“此方案可望确定地调动邱兵团一部。”

    根据“好打则攻歼之,如敌援甚快不好打则打援敌。”和 “此方案可望确定地调动邱兵团一部。”这两句话来看,打宿县完全是为了调动敌人阻滞敌人增援黄伯韬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为了切断徐州之敌的退路。

    在军委5日4时电中,军委提出打刘汝明,打蒙城和打宿县三种方案让陈邓挑选。

    陈邓当日13时发电主张打刘汝明,军委6日发电同意。

    陈邓在电报中说:“我军已不宜出徐州以南”,完全放弃了打宿县。电报还说,打刘“且可能调动邱兵团增援”。

    7日,由于刘汝明提前车运蚌埠,割歼刘汝明计划落空。陈邓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我们下一次作战,或歼永城刘汝明,或直追刘汝明到宿县而歼击之,或不理刘汝明直出宿县,并控制徐宿段,调邱孙增援,而歼击之。”

    这说明,此时军委和陈邓考虑的仍是如铁流本尊所说:“重点都是围绕着军委提出的钳制邱兵团保证华野徐东作战的目标。”而不是攻占宿县切断敌人退路。

    正方:

        不管怎样,军委9日攻占宿县截断津浦线的命令和3日刘伯承电报中截断“敌人中枢”徐宿线是一致的。军委虽当时未采纳,但后来还是采纳了。这岂不是说刘伯承3日电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重要建议吗?

    反方:

        一个建议决策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正确,不能脱离提出建议时的客观环境条件和提出的时机而孤立地判断。1949年林彪挥师占领武汉,能说明1930年李立三“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决策具有前瞻性的吗? 所以,必须结合提出建议时的军情态势来判断建议的合理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刘伯承3日电与军委9日电分别所面临的不同敌我态势。

    11月3日,敌军在陇海线的兵力包括2、7、13兵团10个军,3、4绥区4个军,徐州、海州2个军共16个军。华野包围黄伯韬的五个军后还有11个军。除去负责徐州城防的4个军,华野还要面对敌人 7个军的援军的压力。所以中野在战役打响后的任务首先是是在徐州西或南发起佯攻以迷惑敌人,掩盖华野的真正助攻方向。然后牵制刘汝明、邱清泉、李弥兵团使他们不能全力进攻华野,减轻华野的压力。

    刘伯承电报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其基本精神就是:切断津浦线,从徐州南发起佯攻,使敌人误以为我军目标是南北会攻徐州,掩盖华野的主攻目标。另外,由于运输中枢被切断,敌人很可能派邱李兵团南下救援,这就达到牵制邱李,减轻华野压力的目的。

    以上分析说明,刘伯承3日电和陈邓6日的实际作战方案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只是作战方向不同,前者是从徐州南佯攻,后者是从徐州西佯攻。

    到了军委命令攻占宿县前一天的8日,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刘汝明的两个军南下蚌埠,二是拱卫徐州北线的三绥区两个军起义了。这一下,敌人的总兵力一下子减少4个军变成了12个军,能够援救黄伯韬的兵力由7个军变成了3个军,减少了一大半。这不但对围歼黄伯韬的华野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而且使全歼徐州之敌成为了可能。粟裕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提出了“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的重要建议,立即得到了军委的采纳。军委9日攻占宿县的命令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

    综上所述,刘伯承3日电与军委9日电有着实质上的差异,前者是佯动,属于战役、战术层面,后者是实攻,属于战略层面,前者目的仅为牵制敌人,后者目的是“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

        关于总前委成立以前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

    虽然军委明令” 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但由于陈邓提出” 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所以这个期间战役的指挥实际上是在军委主导下、粟裕参与指挥的,所有攸关战役全局的决策都是军委或粟裕提出来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