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为什么会被抛弃,我们的数据安全应如何保护?

编者按:近期,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智能分会举办了第六期《数智化管理五人谈》,主题围绕“不同类企业的数智化管理进程”展开讨论,会议嘉宾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智能分会会长刘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董事长彭剑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直和智慧图创始人&CEO欧阳,主持人为企业文化专家,资深媒体人李蔚。以下为第六期节目的部分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青贝克智慧工场。

500

李蔚:众所周知,在搜集更多、更细的数据时,用户画像越丰富,产品设计或效率越能得到提升,但在商业地产领域中,哪些客户数据是不能收集的?哪些数据是可以创造更多场景的?请彭老师为我们谈谈。

彭剑锋:实际上,现在的互联网技术综合应用已经能够收集用户的所有数据,限制的作用微乎其微。我认为对消费者的数据画像越来越清晰,包括在国外的消费场景中,顾客举手投足间,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成为消费者画像的采集对象,所以在数据采集方面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限制了。例如,我在人大讲课,所有的授课数据都毫无保留的被采集,关键在于数据的应用上要有所限制。

在国内环境下,尤其疫情之后,任何地方都可以采集到用户的数据。对消费者而言数据收集已经是没法阻挡了,但关键是要抑制大数据的应用,所以大数据要向善。

李蔚:请欧阳总讲述一下,现在商业地产行业中是否有一些共识,哪些数据可以收集?哪些不收集?

欧阳:首先要保护好用户的权益和隐私。让用户授权后再使用服务,类似美团外卖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一样,需要消费者来授权,任何数据都要消费者授权许可才能使用。比如用户使用Wi-Fi就需要采集手机MAC地址信息,这就是无意识的采集数据,类似的采集就绝不允许。即使要提供服务,也需要征求用户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对消费者的保护,一定要做好。

第二要和商场、客户明确数据的归属权,包括首都机场等大型商场。因为数据的所有是权消费者的,并不属于任何第三方,所以在收集过程中,虽然可以使用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但也需要进行隐私计算,遵循数据可用不可见的规则,通过这些技术进一步对消费者进行保护,因为数据泄露并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李蔚:请问李直秘书长,您如何看待?

李直:在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发布会上,对于数字技术先进性的衡量标准,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初期,很多人或者企业没有把安全性和稳定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导致了大数据在作恶,很多时候随着技术的发展会令人惶恐不安,就像此前美国放出了一段奥巴马的视频,任何人看不出差别,最后奥巴马本人辟谣视频中的并不是他。这很可怕,连声音、相貌都可以用技术制作,如果再没有约束的话对人类社会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目前,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进性衡量标准中,都要对安全性和稳定性加以限制,这样技术的应用才能被大家认可,被社会接受。

当然,很多企业缺乏数据治理的能力,包括安全性的问题。比如滴滴违法收集用户的隐私数据,就没有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意识,所以才导致滴滴最后不被社会和国家认可,令其作茧自缚。所以我认为不必过多担心,社会最终会施以限制。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青贝克智慧工场:,kingmaker798)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