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华(4)6000年前的以柔克刚

500

传说中的伏羲氏

《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500

女娲氏塑像

《三皇本纪》又记载:“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亦木德王。······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这两段记载,前一段说的是,伏羲氏曾经作为“龙的传人”,称霸天下,成为农业时代来临之后,天下的第一个王者。

500

龙图腾

“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是因为他们以龙为图腾。

“木德王,注春令”,是因为,“木”在“五行轮回”之学说中,处于一段“五行轮回”中的第一位,与季节中的春季,和方位中的东方,是对应的。

500

                             五行图(金石同义,古石今金)

所以,伏羲氏作为农业时代的第一个王者,就是“木德王”,应该“注春令”。

“其帝太皞”,是因为伏羲氏曾经“东封太山”,使他们部族的神祇,归回了他们作为“木德王”所应该归回的“东方正位”。

这两段记载的后一段记载,说的就是,女娲氏“代宓牺立”,继承了宓犧氏的正统。但是,她没有进行过社会变革,没有称王,只是以礼乐待人。

不过,虽然她自己没有称王,没有把自己与“五运轮回”中的“五运”对应,也就是“不承五运”;但是,其他人还是称她为王,还是称她为与伏羲氏并列的王;所以,她就是“亦木德王”。

在女娲氏和伏羲氏并列为王的时代即将结束的时候,“强大”的共工氏,因为不能称王,就仗着他们的“五运轮回”中的“水运”,借洪水爆发而起事,与祝融氏争夺天下。

500

共工头触不周山

这就是所谓的共工氏“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

但是,共工氏并没有赢得战争,没有夺取王位,只是将祝融氏并不周全的天下,给打乱了而已。

这就是共工氏“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就是“天柱折,地维缺”。

女娲氏为了制服洪水,就利用“五行轮回”学说中的“金(石)生水”,而“火克金(石)”的原理,举行“炼石补天”的宗教仪式,从而制止洪水的泛滥。

这就是所谓的“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

在6000多年前的伏羲氏和女娲氏时代,是没有金属的,所以,就更不会有金属概念出现。

那时候的“五行学说”,里面不会有“金生水”与“火克金”,而只能是“石生水”与“火克石”。

除了“炼石补天”,制服洪水,女娲氏更重要的事情,当然还是要制止战争、倡导和平。

所以,她就“断鳌足以立四极”。

那么,这个“断鳌足以立四极”,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需要我们知道,“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这个典故的出处;需要我们知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些历史传说的内涵了。

500

                                           龙马负图

500

                                          神龟载书

“龙马负图,神龟载书”里面的“神龟载书”,是一只龟的背上,画着一幅象数图。

这幅象数图的四个阴性点数“阴二、阴四、阴六、阴八”,正好对应着龟的四条腿。

这个对应,是有其深刻的哲学寓意的。

《河图》的主旨,就是像其载体“龙马”的特征一样,表达一种变化倾向与规律。

而《洛书》的主旨,就是像其载体“神龟”的特征一样,表达一种存在(长寿)状态与规律。

《洛书》中的四个阴性偶数“阴二、阴四、阴六、阴八”,就是代表四个不同层次、实力各不相同的主体。

更直接地说,这四个阴性偶数,就是象征着当时天下的四大部族:伏羲氏(祝融氏)、共工氏、女娲氏、东夷氏。

而《洛书》中的四个阳性奇数“阳九、阳七、阳三、阳一”,就是代表四个主体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也就是代表四大部族不断发展变化的实力。

由于惯性的作用,压力等于动力。实力越小的主体,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所以,《洛书》中,“阳九”是“阴二”的能力、“阳七”是“阴三”的能力、“阳三”是“阴六”的能力、“阳一”是“阴八”的能力。

这样的一种匹配,体现了一种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此长彼消的过程。

除了相互匹配的八个点数之外,在《洛书》的中央,还有一个点数“阳五”,她从各个主体而来,却不归属于任何一个主体,而是作为各个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中枢,负责维系整个关系结构的平衡与稳定。

所以,在中央“阳五”的平衡之下,《洛书》的“四维四正”“皆合于十五”,这符合大家共同的利益。

而女娲氏,就正是利用《洛书》之“神龟载书”的这种寓意,去劝说当时苦战不休的各个部族,敦促他们各自收敛一点自己的个性,而发扬一点“共举天下”的精神,为天下的安宁,作出各自的贡献。

所以,“断鳌足以立四极”中的“断鳌足”,就是敦促各方收敛自己的个性;“以立四极”,就是号召大家“四岳并举、天下结盟”。

“四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500

东岳泰山

500

西岳华山

500

南岳衡山

500

                                    北岳恒山

他们分别是当时东夷氏部族、女娲氏部族、祝融氏(伏羲氏)部族、共工氏部族的神山。

而在“四岳”之外,天下结盟之后,盟主,就要带领大家共同祭祀一个大家共同的神祇。

这个大家共同祭祀的神祇,应该到哪里去祭祀呢?

当然是应该到天下的中央之山去祭祀。

这就有了中岳嵩山。

500

                                     中岳嵩山

为什么祝融氏(伏羲氏)部族本来在东北辽西,他们却把自己的神山,立在了湖南呢?

为什么共工氏部族,要把自己的神山立在北方,而不是中原呢?

这是因为,伏羲氏从东北辽西入主中原,征服了共工氏部族之后,又去进攻山东,结果久攻不下,被共工氏部族乘势起兵,抄了后路,最后,他们回不去东北辽西,只好向南逃跑,一直跨过长江,逃到湖南,才算立住了脚。

而由于伏羲氏在东北辽西,还有大量的生力军,随时可能再入中原,所以,共工氏部族,就要将自己的神山立在北方,以随时防御东北的伏羲氏部族,再入中原。

“祝融”的本意,是春天冰雪融化,要举行祭祀,准备开始农业生产。

而因为举行祭祀,是一种宗教权力和政治权力,无权者,是不可以举行祭祀的,所以,“祝融氏”,也就是掌权者的意思。

“伏羲”,就是打了败仗,以伏击的方式摆脱敌人的追击,累得气喘吁吁的意思。

“祝融”和“伏羲”,实际上是在不同的语境下,采用了不同称呼的同一个部族。

“祝融”,是更侧重于“王者”之意;而伏羲,是更侧重于“祖先”之意。

那么,在祝融氏与共工氏和东夷氏鏖战不休的时候,女娲氏部族,又在干什么呢?他们就是动一动嘴皮子,劝说别人不要打仗了吗?

不是的,女娲氏部族,其实也是参战了的。

《三皇本纪》是对前人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其中就引用过《淮南子》中的资料。

而在《淮南子》的原文中,关于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四极”那一段,是这样说的:“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在《淮南子》的原文中,“以济冀州”四个字前面,还有“杀黑龙”三个字。

但是,在司马贞的《三皇本纪》中,“杀黑龙”三个字,被去掉了,只留下“以济冀州”四个字。

为什么司马贞要把“杀黑龙”三个字去掉呢?

也许是他从其它资料中,看到了与《淮南子》不同的表述,觉得“杀黑龙”三个字不妥吧。

但是,“杀黑龙”,显然是一个历史事件,而且,它也是女娲氏“以济冀州”的一个具体措施。

司马贞把这三个字去掉了,显然就是篡改了历史。

他让读者以为,前面的“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就是女娲氏“以济冀州”的措施。

但是,在《淮南子》的原文中,“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是四个相互独立的事件,“杀黑龙”才是女娲氏“以济冀州”的具体措施。

如何理解“杀黑龙以济冀州”呢?如何理解司马贞去掉“杀黑龙”三个字呢?

因为伏羲氏“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所以,“黑龙”,应该是伏羲氏部族中的一个部落,或者是一支部队。

他们当时应该是驻扎在河北,负责保障河北地方的安全与稳定,以及对山东前线的粮草供应的。

共工氏部族的起义,主要地应该就是在和他们作战。

但是,共工氏部族并不能够战胜他们,于是,这时候,女娲氏部族出手,帮助共工氏部族打垮了黑龙氏。

由于传说伏羲氏和女娲氏都是华胥氏的后裔,是兄妹关系,所以,按照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司马贞就认为,女娲氏不可能“杀黑龙”。

这,也许就是司马贞要将“杀黑龙”三个字去掉的原因。

但是,不论从人情与人性的角度理解,还是从战略战术的高度分析,这时候,女娲氏必须要出手帮助共工氏打垮黑龙氏,从而扭转整个战局。

因为,一旦放任伏羲氏夺取山东,回头巩固河北河南,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伏羲氏和女娲氏这对老兄老妹要狭路相逢了。

那么,以伏羲氏部族的性情,他们,可能和女娲氏部族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吗?

女娲氏部族帮助共工氏打垮黑龙氏,从而劝说各方“四岳并举、天下结盟”,在天下各方之间制造平衡,这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

所以,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是不容抹杀的。

而且,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也正好体现了女娲氏部族性情温和,以柔克刚的谋略与智慧。

伏羲氏部族本来是穷凶极恶、不可一世的,女娲氏部族并没有针尖对麦芒地和他们迎头相撞,而是避其锋芒,等待时机。

结果,伏羲氏部族果然就露出了战略战术上的破绽,让女娲氏部族四两拨千斤,一击成功。

当伏羲氏、共工氏、东夷氏三大部族战成平手,女娲氏部族这时就一家独大,从而也就一言九鼎了。

这时候,女娲氏部族倡导“四岳并举、天下结盟”,不就是水到渠成吗?

今天,我们越过关中平原的半坡文化遗址和渭南台塬上的老官台文化遗址,沿着女娲氏部族的东扩之路,继续东行,过了潼关,就可以到达河南省最西部的三门峡市。

在三门峡市的陕州区和渑池县,都发掘出了由女娲氏部族所创造的仰韶文化遗址。

而渑池县的仰韶村,因为最早发掘出这类文化,就使得该村村名,成为这类文化的代表性名称。

但是,我们今天想说的,不是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而是陕州区的庙底沟遗址。

500

三门峡庙底沟遗址

庙底沟遗址,位于陕州区古城南关附近,在北至青龙涧河,南至老310国道、东至火烧羊沟、西至庙底沟村之24万平方米的范围内,距三门峡市区4公里。

1956年9月至1957年3月,因建设三门峡大坝,国家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发掘。

此次发掘,共发现房屋3座、灰坑194个、窑址11座、墓葬156座,另外还出土诸多文物。

而这些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遗迹与文物,却相较于此前发现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迹与文物,风格迥异。

其房基布局更加合理,器具制作、纹饰更为精美。

经过对出土的690多件陶器进行碳化测定,考古专家们,不仅确立了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还发现了年代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属于中原龙山文化早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

纵观整个庙底沟类型文化,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在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的广大地区,存在的时间长达1000年。

可想而知,这对其她文化的影响,会是多么巨大。

尤其是她富有特色的彩陶之传播,更是掀起了一次壮阔的艺术大潮,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

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

那么,为什么庙底沟文化的影响会这么大呢?

原因只能是,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就是在这个时代。

500

神农氏

由于天下结盟,政治统一,各个部族,各个地方之间的相互交流,就增多了。

同时,由于神农氏部族掌握着盟主之位,他们本身就有仗着这个地位而随处迁移的便利,所以,他们的文化,当然就随着他们部落的迁移,而四处传播了。

庙底沟文化时代,是华夏大地各个部族的生产能力,发展到了超越他们的自然生育能力,因而产生了相对剩余,形成了财富积累的时代。

正是由于有了相对剩余,有了财富积累,才产生了部落内部的思想斗争,产生了部落与部族之间矛盾的激化,从而促进了部族之间的政治对抗与结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

从考古学方面可以发现,这时候的女娲氏部族,就正式出现了“蛙纹”文化,这表明他们,这时候正式形成了“蛙崇拜”了。

500

“蛙崇拜”的产生,是他们的生产能力超越生育能力,产生相对剩余,形成财富积累的证明。

而“女娲氏”这个名号,也就是因为有了“蛙崇拜”,才得以产生的。

“女娲氏”之名号,应该是神龙氏部族对他们祖先的谥号。

其中的“女”,是描述他们祖先平和、阴柔的精神风貌;其中的“娲”,是说明他们的祖先发明了陶器,开发了农业生产;而“娲”音通蛙,是在以“蛙图腾”为祖先神的前提下,表示对他们祖先的尊敬,表示他们的祖先,就是“蛙神”。

(《回望中华》系列,一方面,力图通过对考古资料与史籍记载的相结合,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比较深刻、比较清晰的中华民族历史之视域;二方面,也力图通过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态势与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倾向相联系,为读者打造出一个比较突出、比较鲜明的中华民族历史之焦点,从而让读者比较容易地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之视域和焦点之间的对比,来找到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也找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从而更清晰、更乐观地预见到我们民族的未来,也更清晰、更乐观地预见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农民工写手,请多关照,请多指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