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副教授刘寅斌:企业给年轻人高工资是基本素质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一份数据显示,新一轮95后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为8431元/月。对此,有部分网友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心气太高”。但上海大学副教授刘寅斌却认为:一个企业给的高薪,反映了企业的基本能力、基本态度以及基本素质。企业给不出高工资,说明企业现在不行,或者对未来没有信心。

据媒体报道,刘寅斌日前在第一财经《头脑风暴》中发表了上述观点。

500

上海大学副教授刘寅斌

找工作的标准是什么?薪资高低?还是学习契机?如果都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呢?最新一期的《头脑风暴》节目邀请来了上海大学副教授刘寅斌、汉高集团大中华区招聘总监丁琳、宝宝树首席人力资源官郭颖等嘉宾就这一问题进行思维碰撞。

其中丁琳讲到,他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宣传和鼓励“先抑后扬”的人生价值观,让大学生愿意吃苦、敢于吃苦。

500

对此,刘寅斌极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这不仅是变相甩锅给大学教育,而且一直强调“先抑后扬”、强调大学生敢于吃苦、愿意付出拿低工资也不应该成为企业的“基本素质”。

我们要跟企业方,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企业方你要马儿跑得快,要马儿不吃草,不可能;

第二件事,你的高薪水本身反映了你企业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以及基本素质,你企业给不了高工资,很简单嘛,说明你企业现在不行,或者对未来你自己没有更大的能力性。

500

郭颖则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找人不是想找价值观对立的员工,而是找协同去解决问题的员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协同的人,需要求同存异的人。

如果在我的公司里,我们今天解决的是怎么帮助大家找工作这个问题,如果大家是在这样一个对立和互相不理解,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不成功解决问题的开始。

500

刘寅斌还是强调:

我们在提到给年轻的小朋友给更高的薪水这件事情,难道有错吗?这是第一个事情。

第二个事情,我们来共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来压低年轻小朋友的薪水来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个事情是,这个市面上有更好的企业给更高的薪水,那我们当然是鼓励年轻小朋友去争取更高的工资,去争取更好的未来,难道我要去鼓励大家去拿更低的工资吗?这逻辑不对啊。

戳这里看视频

据了解,刘寅斌副教授早前在这档节目中还表示过,现在蓝领工资高于办公室白领的工资绝对是一件非常正常和合理的事情。

我记得我2006年在加拿大的时候,我特别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很多中国人、博士毕业的人去那边学会计,学计算机、初级程序员,当时我有一个同学拿15块(加元)一小时的工资,当时觉得自己很牛啊,当时的基本工资、最低工资是7块(加元)一小时吧,他拿15块(加元)。

我记得当时家门口正好有人来挖管道,几个工人挖地,我是一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就去跟几个白人和黑人聊天。我问他们,你们这活干着,这不是挖地嘛,多少钱一小时啊。他就说了一句话,把我当场晕过去了,35块(加元)钱一小时。

后来当我知道修房子的40块(加元)钱一小时,倒垃圾的50块(加元)钱一小时,所以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城市越来越好的标志。真的,像快递员也好,或者我们觉得工作可能相对比较辛苦的,普通工薪阶层也好,他们的收入一定会越来越高,而且一定会跟大学相平,跟我们的县长相齐,甚至更高,一点也不奇怪。

戳这里看视频

大家对于刘寅斌副教授的观点,以及其他嘉宾的发言怎么看呢?

链接阅读:

又要马跑又要马不吃草?院方:企业的错!|第一财经《头脑风暴》

(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