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第二梯队———秦穆公称霸西戎

我们在上两期春秋五霸系列,讲到五霸之中当之无愧的齐桓晋文,除此二人之外,在史书中各个版本的春秋五霸都存在争议,但是在剩余的三席座位中,秦穆公、楚庄王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秦穆公和楚庄王二位君主均可称雄才大略,不论文治武功和开疆拓土,都算的上是一世雄主,两人唯一吃的是地域上的亏,两国地处西南,在春秋初期尚未完全被中原诸侯接纳,而且当时晋国在中原领导诸侯,带周天子发号施令,秦楚两国均未能过多染指中原,所以秦穆公与楚庄王在春秋五霸之中,都只排在第二梯队。

500

秦穆公雕像

秦穆公,赢姓赵氏,名任好,史书中评价后世秦国之强大,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国力强盛自秦穆公始。

秦穆公是秦德公的小儿子,当时的秦国君主继承制度,似乎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模式看心情,秦德公去世之后,将秦国国君之位传给了长子秦宣公,秦宣公虽然有子嗣,但却传位给二弟成公,成公去世之后,也没有传位子嗣,传位给了小弟秦穆公。

秦穆公登基伊始,就取得了一些对西戎的军事胜利。但秦穆公雄心岂止于此,他的眼光早已放在了中原。秦穆公以他的政治眼光,一早就认准了秦国如果想称霸中原,或者说是想在中原有一番作为,必须要结好东边的中原大国晋国,所以秦穆公在登基之后的第四年,就亲自向晋献公求亲,迎娶了晋献公的大女儿,两国结秦晋之好。这个晋献公就是晋文公的父亲,在位前半段也是为晋国开疆拓土,大有作为,但是年老之后,宠爱骊姬,逼得太子申生自杀,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秦穆公一看机会机来了,在晋献公去世、晋后陷入内乱之后,果断押宝夷吾。值得一提的是,押宝夷吾,并不是秦国君臣没有眼光,而是当时重耳已经展现出相当的才能和人望,用一句现代的话说,拥立一个贤明的重耳,势必会造就一个强大的晋国,这样不符合秦国的国家利益。

在这个背景之下,秦穆公派兵拥立夷吾登上晋国国君之位。可惜夷吾登基之后,居然对秦国忘恩负义,在秦国有困难的时候,拒绝提供帮助,甚至后期敢跟秦国这个大恩主不服不忿的还要动手,在他去世之后,秦穆公手里的另一个奇货是夷吾的儿子,秦国拥立他登基之后,没想到这位晋怀公遗传了他爹的忘恩负义,秦穆公大怒,派刺客干掉了晋怀公,拥立重耳登上晋国国君之位。

晋文公在世的时候,两国虽然接壤,但并没有爆发任何冲突,秦穆公即是晋文公的姐夫,又是老丈人,秦晋之好处于蜜月期。但九年之后,晋文公一挂,秦穆公雄心陡起,用后世魏延的一句话表达“重耳在时,我尚惧他三分,如今重耳已挂,天下谁能敌我?

当时正好赶上郑国国君也刚刚去世,秦穆公雄心万丈之下,想玩儿把大的,“千里奔袭,攻打郑国”,郑国是姬姓国,又处于中原核心地带,此战意义不言而喻,但秦郑之间,相隔千里,且数道险关,中间还要越过晋国和周天子领土,偷袭成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况且晋文公刚刚去世,就攻打他们的同姓宗亲国,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晋国作为一个大国的面子也持不住啊,秦穆公所敬重的两位老臣百里奚和蹇叔也表示反对,没想到秦穆公这回是铁了心了要干这一仗,直接甩出一句“中寿,尔墓之墓已拱,尔何知?”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你五十岁挂了,同在你坟头的草早一人高了,老东西懂个什么?

500

秦穆公君臣

在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命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和白乙丙为副将,攻打郑国,结局大家都知道了,高中的时候学过《崤之战》写的就是这段儿,大军还没走到一半,郑国就发现了,孟明视只能退军。晋国人家也早就发现了,好啊,我们国君新丧,咱两国是亲上加亲,你不来奔丧,还攻打我的同姓宗亲,是可忍孰不可忍。晋襄公身着孝服,外披戎装,御驾亲征,在崤山设伏,这地儿本来就地势险要,晋国又布下天罗地网,结果秦国大军一个也没跑了,最后还是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的媳妇儿、晋襄公的娘说了几句好话,把孟明视三将给放回去了。

500

崤之战

孟明视逃回秦国之后,这时秦穆公冷静下来了,展现出了明君本色,他身穿丧服亲自出城迎接三位将军,并且承担了失败的全部责任,仍然叫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人带兵,鼓励三人重整旗鼓,以雪前耻。三人对秦穆公大为感激,发誓要打败晋国。一年之后,孟明视觉得差不多了,再次禀奏秦穆公,发大军攻打晋国,没想到人家晋国早知道秦国肯定咽不下这口气,这一年间也没闲着,一看孟明视又来了,晋襄公再次御驾亲征,一场大战下来,秦国再次大败。

孟明视三人心说,“坏喽,坏喽,这回又败,回去是罪责难逃喽”,没想到这回“秦伯犹用孟明”,秦穆公依然没有杀他们,也责怪他们,给了他们更大的信心和鼓励,三人变卖家产奖励士兵,与士兵同吃同住,刻苦操练,卧薪尝胆(那时候儿还没这个词)。  

周襄王三十年,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孟明视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毕其功于一役,东征晋国,在出征之前发誓,如不得胜,誓死不见秦国父老。渡过黄河之时,甚至悲壮的下令烧毁渡船,如不获胜利决不生还,要说这招儿比楚霸王的破釜沉舟还早了几百年。

500

有一种说法孟明视和百里溪其实是一个人

两军相遇,秦军如猛虎下山一般,两三仗就夺回了之前打败所丢的城池。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晋国一看就认怂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坚守不出,秦国大军在晋国土地上往来驰骋,耀武扬威,晋国也是坚守不出。

此役秦穆公一雪前耻,但是他更明白了东面的晋国太过强大,又有血统上的天然优势,和晋国争夺中原霸权不太现实,也不太容易取得胜利。秦穆公不愧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审时度势之下,决定一改之前的东进中原策略,向西发展,以征服西方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短短几年间,秦穆公恩威并施,远交近攻,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十多个,开疆拓土,辟地千里,为几百年后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周天子被西戎打的不得已平王东迁,这回秦穆公对西戎的胜利,可是结结实实的为周天子出了一口恶气,周襄王遣特使祝贺,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并赐以金鼓,寓意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穆公英明一世,唯一的槽点就是去世之后,大批的贤良之臣为其殉葬,人数多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奄息、仲行、针虎三人,都是勇敢善良之人,秦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些人的殉葬,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秦国的人才断层,造成秦国元气大伤,后世几十年间无所作为,秦穆公的英名君主形象也因此大大减分。

(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