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在2019年的今天,答案似乎不言自明。中国人当然要学英语,不然怎么能考上好学校呢?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想想,“中国人就要学英语”的现象,其实在历史上并不长久。新中国建立以前,英语并不是全民必修的课程。当然,那时候能读书的人也不多。有能力读书的人,往往也不拘于英语一门语言,能说几门语言的大师并不少见。当时的英语学习,也并没有被社会赋予如今的重视度。英租界的中国人可能要学英语,法租界的就未必了。租界外的,学英语者有之,学法语者有之,学日语者有之,学俄语者有之。为什么要学外语?要多了解外国先进文化,多了解外国的先进思想。读外文经典、前沿学术著作,都要求学习者通晓该语言。那个时候,学术翻译工作还没有如今这么普遍。读了原著者,才容易领悟其中的真意。这一点上,于如今的外语学习也是必要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英语并没有马上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50年代的中小学教育里,外语教育以俄语为主。英语教育则是在60年代后才逐渐普及开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小学外语教学基本为英语教学,英语教育第一次被提到和语文、数学一样的高度上来。可以说,从80年代起,中国的语文教育才真正变成中英双轨制。

80年代开始兴起的还有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和中英双轨语言教育,在改开的前三十年里,造就了中国一代双语人。如今二十岁至四十岁的中国人,和以往的中国人相比,在思维上是完全不同的。而随着英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000年后出生的中国人,和改开前三十年年成长起来的中国人相比,思维上又将完全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90年代,是中国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世界文化最为崇拜,最为敬畏的时代。90年代的中国人,对于自己学不好英语的那种绝望和痛苦,是如今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中国之所以落后贫穷,都是因为学不好英语。美国英国那么发达,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霸主。中国连世界霸主的语言都学不会,那是要亡国灭种啊!当时的中国社会弥漫着的就是这么一种恐慌的思潮,好像学不会英语,中国就要被世界抛弃了,就要永远停留在黑暗贫困里消亡了。

但是,当时的中国人,英语真的差得这么厉害吗?诚然,大部分没上过学的人,基本不会英语。但知识分子的英语,并不算差。怎么说呢?我提一个名字:陈景润。大家觉得陈景润会英语吗?好像没这个印象。陈景润不仅会英语,他还会八种外语。会到什么程度呢?他能够阅读他研究领域八种语言的学术文献,能够用英文表述自己的学术思想,能和国际上的数学家用英语通信、交流。

这算会英语吗?在80年代的时候,这就算会英语了,至少掌握得够多了。但到了90年代,这就不算会英语了。为什么?因为你学的是哑巴英语!

“哑巴英语”这个词原本是一些语言学研究者的自嘲。到了90年代,成了中国人的一个弱点,成了中国教育的一项原罪。学了这么多年英语,遇到了外国友人,说话不流畅,磕磕巴巴,口音奇怪,词不达意的,怎么行呢?这难道不是失败的教育吗?很多人都说,遇到了英美友人,才发现自己以前学的英语都没用了。

什么叫有用的英语?要和国际接轨。英国人美国人说的英语,那才叫英语。中国人自己学的英语,叫哑巴英语,没用。

于是,90年代到2000年代,传统的中小学英语教育方式逐渐被摒弃了。社会上开始兴起“李阳疯狂英语”,大批的中国人每天喊口号一般嘶吼着各种英语单词。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每个人似乎都在和英语较劲,生怕自己被“国际化”的大潮淹没。这股席卷全国的“英语热”连英美都吓到了。我还记得当时参考消息专门登载了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英语热”的报导。美国人都很不解:你们中国人至于吗?学个外语学成这样?这是要拼命吗?

但英美国家也不是傻子。很多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你不是拼了命也要学英语吗?你不是非地道英语不学吗?什么是地道英语?还不得由我们英语母语国家说了算?于是托福、雅思、GRE也成为了时代的宠儿。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争相抢夺这个巨大的市场。托福考什么?听说读写。读写这种哑巴英语也能练。什么红宝书、蓝宝书的,仿佛买了一本就能当传家宝了。听,得靠各种母语标准录音带。什么《走遍美国》之类的视听教材,更是火得不得了。最后一关是“说”。口语这东西,光靠自学可就不够了。“疯狂英语“教你不怕大声讲出来,可真要讲得好,讲得外国人点头,还得靠找外国人教。

于是,中国的外教产业,就这么轰轰烈烈地诞生了。

500

这里说一句。中国人说英语,有个专门的词,叫Chinglish,也就是“中式英语”。这个词大概是2000年出头的时候,英美媒体总结出来的。一开始说的是很多中国人说英语不按英语语法来,国内很多公共设施牌子、餐厅菜单的英语翻译胡乱唬弄。到后来,Chinglish变成了一个很特别的名词。中国人说英语,只要没按照主流英美的范式来说话,就是Chinglish。只要口音还有中国的残留,也是Chinglish。Chinglish好像成了一种让中国人避之不及的东西。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人说英语,也会带入自己母语的思维痕迹,化用一些自己母语里的表达方式,带点自己母语的口音。英语世界的人对这些现象看法是各有不同的。比如,法国人的口音,是迷人的;意大利人的口音,是性感的;拉丁美洲人的口音,是激情的;斯拉夫人的口音,是粗犷的;日本人的口音,是笨拙拘谨的。

那么,中国人的口音呢?

中国人的口音是错的

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英语教育产业反复强调的一个重点。

中国人不要说Chinglish。Chinglish说出来会被人笑的。学英语一定要学地道口音。要不学伦敦音,要不学正统美音。总之模仿BBC、模仿美剧口音,就是好的。中国人也不要自己去创造什么表达方式,更不要把中文的表达方式带到英语里来。最好是完全使用英语来思考,完全不要有一丝中文思维。这样说出来的英语,才是最好最纯正的英语。

可以说,如今的80后和90后,都是在这种教导下长大的。WC早就不用了,要讲restroom。How are you? 也不地道,要用 Hey, what's up? How's everything? 从中高考到四六级到托福雅思,中国人学英语就是从听说读写一路模仿英美白人主流的语言范式。很多语言天才出国的时候,口音用词上已经炉火纯青,遮了脸让人直以为是纽约东区长大的白人小伙小姑娘。

然而,从2000年开始,英美的文化也在变化。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正确开始膨胀。尤其是美国,种族意识逐渐凸显。白人口音逐渐成为一个有点敏感的点。很多美国年轻人会开始问:为什么这个在中国长大的David说的英语比我还像白人?为什么中国留学生说的英语好像在刻意模仿我们说话?当英语世界每个地区每个族群都开始用独有的口音和表达方式彰显自己的个性时,中国人又成了格格不入的一群。

不过,很多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种英语学习方式还在不断地进化。为什么?因为前面提到的外教产业已经和英语留学、移民产业深度绑定,这种口音为重的学习方式在中国已经被固化了。而最近的趋势是:外教产业正在和儿童的英语教育深度绑定。年轻的中国父母们要给00后的孩子学英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学呢?当然是找外教了。从小就跟着纽约长大的Mike学正宗美音,以后就不需要像我们当年一样苦苦练发音了!

所以说,2000年后出生的中国人,和改开前三十年年成长起来的中国人相比,思维上将完全不同。他们可以说是“天然英音”的一代人,正统的白人英语口音将会是他们系统自带的功能。

可这样真的好吗?

500

中国人学英语,真的要学到这种地步吗?

其实,很多在英美留学的人,已经开始反思这种追求“地道”英语学习方式。

首先,什么是“地道”英语?在1990年代以前的英语世界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明显的。英美上流社会的口音,就是非母语学习者当然应该学习的最正统的口音。但随着平权主义发展,多元文化社会概念的发展,这个“地道”的概念也开始受到冲击。政治正确下,英美的舆论也不敢说底特律黑人口音就一定不是“地道”英语,新墨西哥的拉丁大妈说的就一定不是正统英语了。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人孜孜不倦只追着白人上流社会口音来学习,甚至用此鄙视那些口音不佳的同胞,就显得有点不和谐了。而更多的人开始反思:我们事事追求模仿白人,到底对不对呢?

在这里,我的看法是:中国人这近十几年来,学习英语片面强调“地道”、强调口音、强调口语表达、强调迎合当代英美白人主流语言范式的做法,是走火入魔了。这是对当年“哑巴英语”的矫枉过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和英美国家贫富差距极大,让很多人产生了过度的自卑情意结。一切都以外国为美,以外国为好,以外国为标准。像某些人嘲讽的:外国的月亮特别圆。反映在语言学习和交流上,就是过度迎合英美语言文化。沟通交流时,一味讲求融入,一味讲求照顾对方的想法,失去了语言交流中的主动权。

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语言。什么叫国际语言呢?就是全世界人交流,都优先使用英语。但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也和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一起,在改变英语自身。既然英语成为了国际语言,那么它自然也要反映各国家的文化,而不是单一地从英美进行文化投射。如今,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使用英语时,带有口音和自己母语的表达习惯已经不是什么坏事了。相反,很多文化的口音、特有词语、表达习惯也在慢慢进入英语,反过来改变英语。什么叫“地道”英语?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定义了。

而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仍然在无条件地模仿所谓的“地道”英语,这能否改变呢?

很难。

正如以上所说,外教产业已经和中国的留学移民英语教育深度绑定,并正在和中国的儿童英语教育深度绑定。出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外教大多多是在英美国家难以就业的白人。他们在本国无法适应来自全球移民的竞争,来到中国,唯一的技能可能就是自己的母语。他们面对中国本土的英语老师、别国别种族的英语老师,唯一的优势,就是正宗的白人口音。所以他们也必然会抱紧这个优势,作为既得利益者,尽可能强调这个口音和表达范式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家长会觉得孩子的英语越来越难学了。原来学英语,抱着几本《新概念英语》,听着卡带就能自学了。现在的家长,不带着孩子上个外教班,好像就对不起孩子一样。而白人外教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既得利益,也必然会特别强调白人独有的、“时髦的”口音和表达范式,培养以此为正统、以此为高贵的观念。这必然会导致中国人学英语越来越八股,越来越难。

今天的中国,在英语教学上必须做出改变。随着中国地位上升,经济实力增强。中国已经不是处处需要向西方学习的学生了。中国如今碰到的瓶颈,正是标准制定的问题。华为参与制定了5G标准,就让美国恐慌了,开始不择手段地打压。正所谓“制定了标准,就定制了未来”。中国在方方面面,都要开始学会制定标准。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学会批判性地看待标准,摆脱把别人的东西奉为圭臬的思维定势。

今天的中国人学英语,应该想想:我学英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变成一个地道的英美白人吗?如果只是为了交流,正统的英美口音是否必要?正统白人的表达范式是否必要?英语教学者也要思考这个问题:“地道”英语的核心是什么?是Queen's English吗? 是哈佛英语吗?学英语到底是为了给自己重新装一个系统,还是给同一套系统一个新的交互方式?还是介于两者之间?中国人学中文是不是都要抱着同一个目标?托福、雅思是否就一定是衡量所有英语学习者水平的标杆?

我认为,如今的中国,已经有实力、也有必要对“英语热”进行“解毒”了。当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军事、文化上的大国时,学英语出国留学已经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哑巴英语”并不应当被嘲笑。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需要和英美母语者面对面密切沟通。能够通过书面资料获取英文世界的知识和见闻,用书面英语和外国人沟通,难道还不足够吗?Chinglish也不应当被嘲笑。说英语时带着口音,带着自己的表达方式自己的特有词汇,难道就不行吗?为什么其他地区的人就不能来学习中国人的英语口音,中国人的英语表达方式呢?大多学中文的外国人说话也有口音,难道就是很严重的问题吗?只要双方愿意沟通,Chinglish又有什么问题呢?

中国的英语教育必须改变。中国英语教学的目标必须从一切模仿英美白人语言范式的思维枷锁中解放出来,要更多样化,更切实,更符合当下中国国情。中国的英语教学要有自己的追求,不能继续被白人外教产业、留学移民产业捆绑。我们必须和这些既得利益集团说再见。中国人学英语这件事,应该慢慢变成一种适度的兴趣,一种有益地了解世界的手段,而不是成为划分社会层级的标杆,成为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钱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