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写《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

2003年我去武汉读书,第一次去到黄鹤楼。早就听说鼎鼎大名,结果现场一看,不过如此,实在是大失所望。加上门票太贵,最后在江城6年,始终也没有登上这个楼。

黄鹤楼长这样。

500

​其实晚上打个灯光效果还是杠杠滴,只不过以前读了好多黄鹤楼的千古名句,它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十足高大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图腾了,第一眼看到现实中不过是普通一个楼而已,确实很幻灭。所以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后来都没去过,实在没兴致了。

再后来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这种人文景观无处不在,看过不少,但都没有踏足。像雷峰塔,我去西湖前后十多次,每次都视若无睹。

细想起来,这些名楼,都是因为古人写下的诗句而闻名天下。其实它们不过是承载这些文化的外在而已,不朽的是我们的文化,楼只不过是椟而已,椟中装的珠才在重点。

滕王阁因为王勃这一篇序而成名,千余年来,屡毁屡建。黄鹤楼、岳阳楼等大抵如此。一篇好文,一句好诗的能量如此之大,不能不让我们叹服,这就是咱们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一直传承。

不过很多人都只知道王勃写下了这篇文章,但其实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

500

比如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篇文章?它的写作背景如何?这就要从中国古代文人喜欢装逼说起了。

一说到《滕王阁序》,可能会有人联想起《兰亭集序》,这2篇都是咱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兰亭集序说的是王羲之等人在永和九年(353年)和谢安等名流在三月初三,这天是上巳节,古来有郊游踏青,曲水流觞习俗,文人聚会,顺便写点诗歌唱和,所以这几位春游会稽山,各自写下诗篇,结集成册。这些政坛和文坛的大佬们聚会一次也不容易,都写了诗篇,自然要传抄给哥几个一人一份,日后回想起来,也可以给后辈吹吹牛。

那么问题来了,缺一篇序言,记录这个事儿的缘由。大家公推当时名头最响的王羲之来干,书圣自然不推辞,于是写下千古名帖。

话说回来,《兰亭集序》后世名声大多来自书圣手笔,文章本身也是好的,但还没有到流传千古的程度。

说完兰亭集序,这滕王阁序也是一个道理。也是一群人先在滕王阁写了很多诗歌,完了要写一篇序言。

那咱们又要说到滕王阁的来历。滕王是李元婴,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初被封在山东滕州,所以叫滕王,他在那里修了个楼就叫滕王阁。后来调任洪都(南昌),他对山东的楼念念不忘,又在这修个楼还叫滕王阁。后来过了十多年,年久失修,阎都督出镇洪都,重修此楼。

古人对于建高楼这个事儿特别有执念。现在咱们看惯了高楼大厦没有感觉,其实古代能建造七层高的楼,就是个大工程了。加上古代财政状况很差,修高楼也是很花钱的事儿,不是太平盛世一般还弄不了。所以这在古代是个大事,需要专门刻碑纪念,写几篇诗文歌颂歌颂。

王勃当时正好路过此地,也参加了盛会,也写了一首诗。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滕王阁序》,不知道这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没有文那么出名,但也是一流水准。阁中帝子就是之前的滕王,今何在这个词大家很熟了吧,最早出处在这里。

诗都写好了,接下来该写篇序了。这个重大责任该交给谁呢?看了上面兰亭集序,大家伙知道,这不是一般人就能写的。

关于此事,后世记载就有矛盾了。晚唐王定保说王勃在14岁写下这篇序言,并称当时阎督本来属意自己的女婿吴子章来写序,这都是安排好的,目的就是让女婿出个彩。结果人家在座上正客气呢,说哪位仁兄有大才不吝赐教,王勃当真不客气起来就说我来。阎督怫然不悦,当即称更衣退席,然后命人把王勃写的文章一句句抄来。

​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这也成为文坛千古一则佳话。

后来宋代编《太平广记》还把这个故事扩展成传说,连神话情节都出现了,不多说。

再后来元代辛子房写《唐才子传》提出不同看法说王勃写这篇是26、7岁去交趾看望父亲,清代吴楚才注《古文观止》说王勃时年22,现在教材一般同意王勃是20岁以后写就此篇。明朝张逊业还考据出阎督姓名叫阎伯屿。

关于王勃和《滕王阁序》各种论文发了不少。说起来咱们中文系水一篇文章真不是啥事儿。

500

对此事有兴趣的筒子们,可以去看看这些论文。

最后再说说王勃写这篇《滕王阁序》,是事先有了草稿,还是现场发挥,文如泉涌,一时挥就?

这个肯定不是事先有所准备,本来王勃也就是路过,按照元明时候说法,阎督知其文名,所以邀请入席。但是王勃当年也算不上太有名,毕竟后来老杜写诗还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可见当时文坛对初唐四杰一改南北朝绮丽文风还不太习惯。

但王勃写这个也是有个过程。我们看《滕王阁序》第一段,确实如阎督所说“老生常谈”耳,先谈南昌的地理形势。这是才子还在热身呢,先写几句熟悉的,慢慢进入状态。

说起来,古代读书人对于骈文,各种赋体文那真是童子功,从小就是看屈原和汉赋长大的,读书多了,各种典故知识了然于胸。写几句四六文,和后来明清考进士写八股文,咱们现在写公文,都是一个套路。

写着写着感觉来了,然后才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佳句出现。写完景就该抒情了,和《兰亭集序》也是一个道理。

文章后几段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但是又强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绝不效仿阮籍穷途之哭。这是真正的大唐气魄。王勃主要生活在高宗朝时期,大唐帝国正是蒸蒸日上,整个社会气氛都是积极向上,王勃虽然仕途不畅,但是依然坚信前途光明。

整篇文章的基调气势昂扬,感情充沛,短短600多字,用了无数典故,这是真有学问啊。

当然这篇千古明文能够诞生并且流芳百世,还真得要感谢阎公,人家本来搭这么大的台,是给女婿唱戏,平白给王勃砸了场子,没有把他当场轰出去,这才有了这篇文章。不然后世恐怕也就没有这滕王阁了。

阎公大名也和这篇文章一起流传,千年后还有人讨论他的轶事,也是因缘际会了。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然则这背后的故事还真挺多呢,背后的学问也挺大呢。下次再去哪个景点看到什么人文典故,花点心思,多了解了解,可能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任何事情,细细挖掘一下,都挺有意思。尤其咱们国家历史这么悠久,那真是什么样的故事都有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