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丙丘商更
甲骨文【丙(正南城门)、商、丘(北城门)】,词例马五十丙,车二丙。大邑商、丘商。京丘、小丘臣、奠于丘。
都城市集繁华,贸易兴隆,引用为商贸、商量。
依山傍水(山南水北为阳)筑城,北门外为坟山。引用为丘陵(坟山)。
甲骨文【丁丁商、尚(丁丁丙:卫星城)】互为异体分化字,词例在尚(地名)、妇尚。
另有【丙口(城门口)】字形。
甲骨文【子丙、羊丙、舊(隹丙、雈丙)、号(豸)丙】词例今夕入【羊丙(羊城)】。舊(雈丙)臣。
甲骨文【凡丙(云梯登城墙)】词例勿【凡丙】,吉。惠【凡丙】用。
甲骨文【窉(丙丙:双重城门、瓮城)】,词例令窉,伯窉,我伐窉。城门集市弊病难解,筑瓮城加强防卫。衍生病、怲字。
甲骨文【更㪅(丙攴)、開(丙廾:二手开城门)】,词例勿開,開弔,開曷(日何)弔。三班倒守城门,引用为更替。
上下开关城门杠,绞索收放千钧闸(水门)、吊桥,衍生柄抦,梗埂峺哽挭、绠、便字。引用为权柄,梗阻埂堰峺腋哽咽挭概、绠短汲深、三班交替更加便利。
城门杠为T字形(或一分为二:横杠和直砥柱),以抵御(抵梧)外敌攻击。
衍生形声字:横、杠。
甲骨文【開乙(乙日开城门)】開乙至師不若,東丁延于開乙。
甲骨文【饰(丙帀)?】【丙卜(外丙)?】【丙夕】。
甲骨文【丙大】正南门入城。《说文》丙位南方,万物成炳。衍生炳字,引用为彪炳史册。
【丙、穴】互为异体分化字,引用为城门洞穴。
穿(丙亥)
䆘穵窉䆑䆲:甲日、乙日、丙日、丁日、庚日入城,甲骨文有【穵、丙寅(穴寅)、穿(丙亥)】字。
音韵
丙邴寎病怲鈵柄抦秉bing㑂仿fang更㪅梗挭埂哽geng横heng杠gang硬ying便bian
㔷(匚丙:报丙)陋lou
怲bǐng未见君子,忧心怲怲。
邴 bǐng春秋郑祀泰山之邑。在今山东省费县东约三十七里处。
鈵bǐng坚固。
䋑liè《字彙補·糸部》䋑,結也。力結切。(捆扎锁死城门)
丙bing匹pi兩liang
客家话丙biang3匹pit7兩liong3
潮州话匹pig4 (phik) 「揭阳」pêg4 (phek)
中古音 幫母 梗韻 上聲 丙小韻 兵永切 三等 開口
中古音 滂母 質韻 入聲 匹小韻 譬吉切 三等 開口
中古音 來母 漾韻 去聲 亮小韻 力讓切 三等 開口;來母 養韻 上聲 㒳小韻 良㢡切 三等 開口;
推论丙匹兩互为异体分化字。【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韻會】匹也。
字义引用逻辑分析如下:
①地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山南水北为阳(热带无之,南回归线以南反之)。古人依山傍水筑城,北门外为坟山。引用为丘陵。《说文》丙位南方,万物成炳。(不过这都是就多数而言,具体到个案总有例外,比如殷墟在洹南,正门方向不明)
②京城为首善之区代表全国,引用为大邑商。京城市民交易万物,引用为商人。率師伐国,得胜还京,由正南门入城。引用为彪炳史册。亥日入城,引用为穿行。京城外有郭、军营山寨、卫星城环绕,引用为崇尚。京城内有雍(宫),引用为闾里街坊(坊墙防火防盗)。
③城门集市弊病难解,三班倒守卫城门,引用为弊病、更替、便利。开关城门上下杠,引用为開關、权柄、梗概、坚硬固若金汤(鈵)。
④各地城门街衢、人物样貌装饰多形近而不是,引用为依稀仿佛(㑂物、方弗、仿佛、彷彿、髣髴、放弗、方物、放物、髣拂、放佛、怳歘等)。《说文》仿,相似也。佛,见不諟也。
推论正字可以是㑂物,也可以是仿佛(髣髴)。所谓物色,也就是相牛相马之类。行家一眼看出差异优劣,普通人大多看不出区别。后写作仿佛,体貌发型相似而不是同一人。
⑤甲骨文【马五十丙(匹)、车二丙(两)】应是军事单位。推论一丙(丘)为一村堡,出车一丙(两)配马一丙(四匹或以上)。周礼所谓五伍爲兩,四兩爲卒(百人)可能是周承商制。司马法改为丘出戎馬一匹(战后缺马),牛三頭(是曰匹馬丘牛)。四丘為甸,甸出長轂一(是为革车一乘)、乘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加上25役徒,合计百人一辆战车(史记武王伐纣又变成150人一乘)。
商周时期战车结构的变化是:轨宽逐渐减小,车辕逐渐缩短,而轮上辐条的数目则逐渐增多。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战车的速度和灵活性。
商周一丙25人(周礼)
春秋长毂75人(司马法)
战国一乘150人(史记)
甲骨文例句:
合集1097…羌。王占曰…㞢二日癸酉…十羌係…十丙㞢(又)… 典賓B
合集1098…癸未…方于…羌係一…馬二十丙㞢(又)□。一月,在鼻卜。典賓B号 释文 分类
合集8984…以馬自(孽)。十二月。允以三丙。 賓一
合集11459…馬五十丙。 典賓B
合集20790癸巳卜,往,馬三十丙。 師小字序号 释文 分类
合集21777…賈延馬二丙。辛巳雨,以雹。 非王圓體類和劣體類
合集36481…小臣比伐,(擒)危*美…人二十人四,馘千五百七十,百…丙,車二丙,百八十三,五十,矢…用又白于大乙,用白(伯)印…于且(祖)乙,用美于且(祖)丁,甘京,易… 黃類
【丙大】合集 5250貞王叀(惠)吉,不冓(遘)雨。2王惠吉,□遘雨。 事何類(賓)
合集5251戊寅卜事貞王惠吉。 事何類(賓)
合集5252辛巳卜貞王惠吉。 事何類(何)
经典文献例句:
①《说文》丙位南方,万物成炳。《易·系辞下》谦,德之柄也。《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国语•齐语》治国家不失其柄。
班固《两都赋》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易·泰》象曰:包荒得尚(佑助)于中行,以光大也。《诗·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史记•李斯列传》诸男皆尚秦公主。
【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韻會】匹也。
②《商君书•更法》便国不必法古。
汉· 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诗·召南·行露》何以穿我墉。……何以穿我屋。《三国志•诸葛亮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④【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
《司马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出戎馬一匹,牛三頭(是曰匹馬丘牛)。四丘為甸,甸出長轂一(是为革车一乘)、乘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書•牧誓〉正義。〈詩.信南山〉正義。〈左传.成元年、哀十一年、昭四年〉正義。)
《史记•周本纪》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其他历史文化知识说明如下:
出土于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古墓中的战车,商周时期战车的基本形制为:独辕(輈),两轮,长毂;横宽竖短的长方形车厢(舆),车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压置在车厢与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出厢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两轭用以驾马。 商朝战车轮径较大,约在 130~140厘米之间,春秋时期缩小为124厘米左右;辐条18~24根;车厢宽度一般在130~160厘米之间(山东省胶县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厢宽达 164厘米),进深80~100厘米。由于轮径大,车厢宽而进深短,而且又是单辕,为了加大稳定性及保护舆侧不被敌车迫近,战车的车毂一般均远比民用车的车毂长。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毂长40厘米,轴头铜軎(音wei4,车轴头)长13.5厘米,总长度达 53.5厘米。根据对有关出土车辆主要部位尺寸的测定和比较可知,商周时期战车结构的变化是:轨宽逐渐减小,车辕逐渐缩短,而轮上辐条的数目则逐渐增多。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战车的速度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