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保交付,这家房企保产品力

500

  文|内幕君

  1

  不久前,克而瑞召开2022中国房地产产品力TOP100发布会,大会上放出几张榜单,有《中国房地产企业产品力TOP100》 、《全国十大产品系》等。

  产品力百强排行,排在前十前二十的都是榜单常客,比如绿城、万科、龙湖、金茂,这些也是传统印象中的头部房企。

  而《全国十大产品系》(十大顶级豪宅产品系)排行榜上,出现了两张新面孔:国贸和越秀。

  其它8家房企都曾上过该榜单,国贸地产凭借天琴系、越秀凭借和樾系首次上榜。

  一直以来,《十大顶级豪宅产品系》入围竞争都很激烈,因为这份榜单上的产品系,基本上代表着地产界产品的天花板。

  所以就有人说,今年的新面孔国贸地产和越秀是黑马。

  内幕君最近出差厦门,机缘巧合下接触了“黑马”之一的国贸地产,发现这是个错误的认知。

  就在上周末,我浅逛了位于厦门岛北部的五缘湾。走进这个厦门人眼里的“富人区”,我有三大感受:

  房价真高,环境真好,含“国贸量”真高。

  拿房价来说,贝壳找房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周该片区挂牌均价高达104290元/㎡,成交均价为102602元/㎡。

  至于环境,片区集水景、湿地、海湾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身,2004年策划大师王志纲考察后表示: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恬静美丽的海。

  在这里,每走几公里甚至几百米就能见到国贸的身影。

500

  如上图高德地图(红色标记)所示,围绕海湾,国贸地产打造了一连串的住宅、商写项目。

  而地图显示的还不是全貌,像紧挨着国贸天琴湾的国贸新天地以及在建的保利国贸天琴、国贸天琴海,都没在显示之中。

  据厦门媒体同行讲述,国贸地产开发的天琴湾、润园、新天地,多年来一直是五缘湾片区的人居标杆,所以“富人区”流传着一条置业潜规则:

  买五缘湾先看国贸盘。

  这是国贸地产早有硬核产品力的体现。

  大概就像那句话说的:

  哪有什么黑马逆袭,一切都是厚积薄发。

  2

  据了解,近期国贸地产将召开国贸海洋生活美学发布会,来全面展现现有的三大产品系:

  原系、上系、天琴系。

  国贸地产主张“奋斗致敬美好,引领未来生活”,用心打造更好的住宅产品。

500

  国贸地产原系项目-厦门锦里原

  在我印象中,今年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百强房企开过集团层面的产品品牌发布会。

  2021年以前,房企发布会很常见,如今销声匿迹,不是房企不需要这些动作了,而是目前对绝大多数房企来说,保交付和活下去两个难题待解,根本无暇顾及其它。

  国贸地产在这种时候还能发力产品,一方面是实力允许,另一方面,我觉得是国贸多年来“保持超越”的习惯在推动。

  1997,国贸地产打造充分展现先见意识的住宅项目——国贸花园,引入封闭式管理、人车分流,这在1997年的厦门还是很前卫的概念。

  后来的2005年,国内住宅市场刚开始流行“电梯房”,国贸春天已经安排上领先于市场的新风系统、low-e玻璃、下沉式花园等。

  整体而言,国贸地产的产品力还是广受认可的,但升级从未停止。

  秉着打造极致人居产品的信念,国贸在今年上半年明确了一个原则:

  好产品要面向未来。

  只有洞悉未来人居,才能迭代,引领人居变革。

  国贸梳理出的产品系可以总结为:

  3条产品线,5大产品标准,即好地段、好社区、好户型、好品质、好服务。

  这些标准之下,有一套很严格的筛选逻辑。

  以好地段为例,国贸有三个判断标准:是不是核心城市,是不是核心区域,是不是核心区域里有优质配套。

500

  国贸地产上系项目-漳州珑上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产品的不断深研,换来了登顶《十大顶级豪宅产品系》的荣誉。

  3

  在销售、拿地等榜单上,国贸地产排名提速也很快。

500

  克而瑞统计的1-11月房企销售额(全口径)百强排行榜上,国贸地产今年以328亿元排行第51位,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1个身位,比前年同期提升了42个身位。

  拿地方面,中指院数据显示:国贸地产今年前11个月,权益拿地金额170亿元,排在百强榜第15位,上升势头比销售额还猛: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8位,比前年同期提升68位。

  按照这个提速拿地的节奏,国贸地产的发展规模还将继续进位。


​  今年国贸地产再度落子厦门五缘湾,打造五缘湾第三座天琴系——天琴海,近期也已亮相,规划了215-258㎡湾海双景大平层,想必将再度成为五缘湾传奇之作。

  高歌猛进之势,像极了黑马,却不是黑马。

  时间倒回上世纪八十年代。

  1987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成为厦门第一个拥有注册商标的地产企业。

  这是国贸地产的前身。

  1994年,国贸地产投建的第一个项目国贸大厦封顶,168米的高度成为当时福建省第一高楼,也是厦门地标建筑。

  90年代初的厦门没有一座超百米的高楼,国贸地产肩负使命先闯先试。

  头回“攀高”的国贸派出工作团队到深圳、香港,学习超高层建筑经验,最终不负使命,平地起高楼,担起特区探路者角色。

  1997年首届“九八”投洽会在厦门国贸大厦附近的富山国际展览城举办,万商云集,市场经济的活力激荡鹭岛,厦门人关于摩天大楼的印象就始于国贸大厦。

  国贸大厦之于厦门,不只是建筑地标,还是精神地标。

  新世纪之初,被当今厦门人开玩笑称为“富人区”的五缘湾,那时候还叫钟宅湾,是一片晒盐的滩涂地,国贸地产以前瞻性眼光第一个进驻,拿下第一块住宅用地,开发该片区首个高端楼盘——国贸蓝海,此后实现深耕,打造出众多标杆楼盘,如我前文所述。

500

  五缘湾实景图

  一个片区从荒芜到丰盛,需要住宅项目,也需要配套的教育、医疗、产业等设施,国贸地产母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国贸控股,承担起该片区众多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安置房的建设,并且通过打造大型综合体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五缘学村、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音乐厅、厦门五缘试验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再加上住宅建筑群……

  处处可见国贸烙印。

  是国贸的助力,让曾经的滩涂地摇身变成厦门“城市会客厅”。

  拥有35年历史、30年地产开发经验,又有刻进基因的创新与超越精神,国贸算是地产行业里的“老司机”了。

  4

  过去几年,地产处于上升周期时,大家在规模上你追我赶,今年500亿,明年就敢喊出“冲千亿”。

  那才叫黑马频出,房企上位,很多靠的是勇气和运气。

  最近一两年,央企国企地产公司全方位超车,被认为是“躺赢”。

  事实上,到了下行周期,能在弯道上超车的选手,除了运气,还要智慧和定力。

  这点在国贸身上也能得到印证。

  受楼市大环境影响,行业推盘节奏不如前,但是今年,国贸地产能够逆势提速,是因为有自己的一套“进城”方式。

  非重点核心城市不选。

  目前国贸地产布局的19大城市中,都是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厦门、南京、合肥等高能级城市。

  所谓高能级,就是城市综合能力以及对外辐射能力、影响力较强。比如,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北京是京津冀的先锋,广州是大湾区的引擎,成都是成渝中心之一。

  这些高能级城市在下行周期更能抗波动,易居房地产研究院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50个大中城市中,成都、北京、上海、合肥4城住宅价格指数止跌转涨,强二线城市杭州、成都房价波动较小。

  像河南、山东、贵州、东三省,这些省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表现低迷,国贸这些年深化全国化战略进行城市扩列时,就谨慎避开了。

  16年前,“十一五”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贸正是居于此政策背景开始全国化。

  如今仔细研究国贸进入城市所在区域——福建、长三角、长江中游、大湾区、成渝,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

  这5大区域,与“十四五”提出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下的城市群高度重叠:

  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

500

  国贸地产天琴系项目-福州天琴湾

  看得出来,国贸一直在同频政策风向,谋定而动。这种定力和前瞻性就是它厚积薄发的原动力。

  就像它的产品线所强调的一样,这是一家以未来为导向的房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