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被问是怎么做到在美三年没有感染新冠的,想了想,写下这篇长文

微博@菜菜_dt:

最近常常在微博上被问到是怎么做到三年没有感染新冠的,想了想,因为牵扯到很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面,觉得这事儿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我没有能力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评论区表达出来,就单独写一篇吧,有点长,个人经验,个人体会,姑妄言之,姑妄看之。

1,戴口罩

1.1,这三年,我自己戴的都是医院发的普通外科口罩:

- 戴口罩的方法如图1/2(来自WHO网站),戴着戴着就习惯了,摘口罩丢口罩再洗手的一套动作已经变成默认设定了。

500

500

- 刚开始每天连续戴六个小时以上的外科口罩,不习惯,耳朵会痛,在微博上抱怨过,被网友指点着去买了硅胶的护耳,真的大大减轻了对耳朵的压力!而且基本不影响口罩的面部贴合度,可帮了大忙了,谢谢微博网友!

- 关于戴过一次的口罩是否重复使用,我觉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是平时在通风很好的环境里工作,同事戴着口罩,我也戴,已知在场无人阳性,那我可能会重复使用这个口罩。但如果是挤了一趟摩肩接踵的地铁(上周就是,地铁到站了我硬是没挤下去!),那我下了地铁就立刻摘口罩丢掉→用洗手液洗手。又比如,在稀稀拉拉的室外观众席上看球赛,之后口罩可能会重复使用,在座无虚席的观众席上看演唱会,就算是在室外,那个口罩也是用完就丢→洗手。

1.2,PNAS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不同的口罩在防止新冠传染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原文PMID: 34857639,图3是Axios做的简明版数据可视化):

500

- 这项研究只分析口罩,不考虑疫苗等因素,“for a typical SARS-CoV-2 viral load and infectious dose”;

- 在典型的室内环境里,两个人相隔1.5米,面对面地交谈20分钟;

- 如果红小人感染新冠,双方都不戴口罩,灰小人的感染风险是100%;

- 两个人都戴外科口罩,灰小人的感染风险是10.4%;

- 两个人都戴N95,如果都没戴服帖,灰小人的感染风险是4.2%;

- 两个人都戴N95,且都戴得服服帖帖,那么,灰小人的感染风险是0.14%;

- 结论:N95>外科口罩,服帖的N95>松松的N95>外科口罩。

1.3,关于N95,我个人没怎么戴过,认识的人有戴:

- 在疫情之初、封城之前,所有人都还正常上班的时候,根本就买不到N95,没得戴。- 之后由于疫情和封城,周围的人群密度大大下降,从此降到了对我来说不需要戴N95的程度(后文详解)。

- 唯一一次戴了正规医用的N95,是跟小伙伴们一起出门坐火车去看老师,戴了N95,戴2个小时还不觉得怎么样,到了2个半小时的时候,已经被勒得暴躁到竟然产生了是不是可以砸火车窗“放我出去”的念头……去的时候非戴不可,回程就自己衡量了一下,当时的疫情曲线已经从omicron的顶峰下降,火车厢里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小伙伴们也都打过了加强针,又没有人吧啦吧啦一直说话,且我本人没有基础疾病,所以对我个人来说,戴N95没有明显收益,因此就没戴了。之后也没再戴过。

- 有位美国同事,由于基础健康状况的原因,打完疫苗以后还是天天戴着N95来上班,说戴习惯了脸上已经起茧,就没那么疼了,后来我把囤的N95都送给他了,他很高兴,我觉得N95们应该也很高兴,不用在我家吃灰。

- 那些因为工作需要,每天长时间戴着N95的人,真是辛苦了

2,勤洗手

2.1,洗手很重要!

- 预防感染不是光靠口罩,还要勤洗手。你知道你每天会用手摸多少下自己的脸/眼/口/鼻吗?我不知道——在疫情之初,曾经想要统计一下自己每天会用手摸脸/眼/口/鼻的大致次数,结果不数不知道,一数才发现,次数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目瞪口呆之余,从此养成了随时洗手的习惯。

- 为什么会想要数这个次数?因为当时先是收到医院的邮件要求大家“不许握手”,然后又收到邮件要求大家“不许摸脸”

我:“???有什么问题吗?好好的我为什么要摸脸?”

同事:“我看网上说,一个人每天会摸脸很多次,只是我们没意识到。”

我:“我不信!”

嗯,后来我信了。

- 戴口罩可以大大减少摸脸/眼/口/鼻的次数。但是,如果不正确摘取戴过的口罩,口罩外侧可能反而会变成感染源哦。

- 不仅是口罩外侧,公车扶手、电梯按钮、门把手什么的,都可能是触摸传播的传染源,接触以后不洗手就摸鼻子嘴巴眼睛,就会有感染的风险,传说本地某流行病专家20年11月感染新冠,就认为自己百密一疏的点,很可能是在医院电梯之类的地方,比如可能某次按过电梯按钮以后没有及时洗手导致沾染上病毒之类的……所以用手肘推门、用指关节按电梯,比直接用手指手掌要好!

- 我自己是没有用酒精喷过外卖、快递、网约菜的外包装,但是会在处理过外卖、快递、网约菜之后,洗手。

2.2,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水洗手:

- 各人对“洗手”的定义各有不同,在疫情之下,要格外认真洗手,而不是湿湿手指的那种(图4,来自Mayo Clinic);

500

- 用干净的流动水把手弄湿,涂抹肥皂/皂液,搓出泡沫,用力摩擦双手至少20秒钟——也就是把“祝你生日快乐”歌默唱两遍那么长的时间——要擦洗到包括手背、手腕、手指之间和指甲下缘的所有表面(图5是美国CDC的皂液洗手示范),再冲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或风干;

500

- 以上过程,看起来复杂,洗着洗着也就习惯了;

- 用普通肥皂/皂液洗手即可,抗菌皂并不比普通肥皂更优秀。

2.3,用酒精类洗手液洗手:

- 当手不太脏、或者没有肥皂与水的时候,可以用酒精含量不低于60%的免水洗手液进行干式洗手;

- 洗手液的取用量要足够覆盖手部,倒在手掌上,搓手,要顾及到包括手背、手腕、手指之间和指甲下缘的所有表面,直至手干(图6,谭德赛在干式洗手);

500

- 洗着洗着就习惯了。- 我已经习惯了建议随身携带小瓶的酒精洗手液,就放在口袋或者不离身的包包里,常常用到,比如说,在去楼下测核酸的过程中,路上推门、拉门、按电梯、按楼层以及测核酸的过程,十几分钟要用酒精洗手液连续洗手七八遍……

- 还有那种可以挂在包包上的洗手液小瓶,也是很好的。

- 衍生:以及随身携带单独包装的酒精消毒纸。我在omicron最高峰的时候,需要搭火车去拜访属于高危人群的老师(所以戴着N95去的,怕不小心捎上了病毒),在下了火车以后、见到老师以前,大家用酒精消毒纸把自己从头到脚狠狠擦了一遍,酒精擦脸是疼的,是熏眼睛的,而”可能会捎去病毒“的这个可能性是可怕的,只能在比较以后,两害相较取其轻罢了。

- 记得20年解除封城以后,好友见面,久别重逢,眼神激动之余,都是先拿出随身携带的洗手液,伸长手臂,“来来来,敬你一坨洗手液”,搓搓手,代替了拥抱……疫情可以改变很多习惯。

- 我还曾经地铁上被人借洗手液来着。当那个人问“你有hand sanitizer吗”的时候,我还下意识地想“他说的sanitizer是什么意思?是钱吗?一定是一种钱吧?”以前只遇到过借零钱的,还是第一次遇到借洗手液的……疫情可以改变很多事。

- 但是!冬天啊,在寒冷的室外用酒精洗手液洗手,那冰冻的感觉,那可真是,令人保持清醒啊……

3,接种疫苗

- 我所有的位于海外的一级联系人,全都打过至少两针的辉瑞或者Moderna的mRNA疫苗,想不出来有谁没有打过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实际接触的认识的人,也都打过加强针了。

-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茧房里,有的茧房是拒绝打疫苗的,而我的茧房属于有几针打几针,在我的茧房里颇有一些至今还没感染过的人,我还没感染过,也不稀奇。

- 其实我比较熟悉的那些感染过的人,多数是要么在接种疫苗之前感染,要么是在今年omicron高峰过去、人们日渐松懈、且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随时间减弱之后,才感染的。

- 正因为接种了疫苗和加强针,看着周围那些同样接种了疫苗和加强针的人在感染之后要么轻症要么无症状(网页链接),才有了逐渐恢复社交生活的底气,比如说去餐馆吃饭,那肯定是不戴口罩的,虽然现在餐馆的通风都很好了,毕竟人也多了,就也还是有一点风险——会掂量一下,久违的“老友重逢”或“享受人生”的快乐,跟小概率可能会感染、然后可能有个轻症的风险比一比,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如果是跟重症、今后的人生、甚至生命的风险去比较,那就不能够了。

4,改善室内通风

“通风是将新鲜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以保持或改善空气质量的过程。拥挤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会加剧感染COVID-19的风险。此病毒通过受感染的呼吸道微粒,以飞沫和气溶胶形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通风不良的空间中,受感染的气溶胶可在空气中悬浮,并能传播1米以上距离。改善室内通风可降低该病毒在室内传播的风险。”摘自WHO网站。

关于这一点,我没有经手过,只享受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单位的HVAC通风系统显著增加了空气流通。在工作环境中发生过几次,六英尺以内的同事阳性了,我没事,估计除了要感谢口罩,还要感谢单位超强的HVAC系统!

工作以外,平常会出入的超市、餐馆、学校等等场所也已经都改善了通风系统,地铁、公交也都调整了,公车和Uber车们甚至在去年冬天还开着窗,令人清醒,特别难忘……

5,保持社交距离

- 此前,CDC要求的社交距离,是六英尺,也就是两米左右。Mayo Clinic给出的“如何避免感染”,第一条也是这点,“与家人之外的人员保持至少2米(6英尺)的距离” (网页链接)

- 前两天波士顿环球配发的一张照片,记录的是2020年12月,顾客们在Market Basket超市门外排着队、等着进门,那时候,每家超市门口都是这个样子的(图7),我因为不想在冬季寒冷的阴影里哆嗦着排队,就完全转向了网购,没怎么去实体超市,也就避开了超市里的人。

500

- 以前在微博里记录过当时的情形 (图8)。

500

- 本周三上班路上,我数了一下,在8:45-9:01的16分钟内,一路上,曾经走进过以我为圆心、半径三米的范围内的人数,一共是83个人,基本上都是一瞬间的擦肩而过,肩和肩之间还隔了很厚的空气——没有故意躲开谁,我就是正常走路,刚开始是想数进入“半径两米”范围的人来着,可是人非常少,走很多步都数不到一个,才调整成“半径三米”。整条路上,包括后来到单位,都没有人进入到离我一臂的距离以内,连在路口等红灯的时候,大家也是站得很分开的。疫情之前是不是这样?我有点不太记得疫情之前是什么样了。

- 在上述的83个人中,有14人戴着口罩、69人没戴口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戴口罩,因为是在室外,人真的不多,而且很安静,基本上没人说话,除了两个人在路口遇见、互相说了声hi,虽然她俩都没戴口罩,可是她俩当时离我两米多远,下一秒我就走得更远了,这样基本上也没啥感染的机会……

- 虽然CDC在夏天已经取消了对社交距离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要是想与陌生人保持社交距离,还是比较容易的——由于认识的人一旦阳性就会隔离,陌生人才是比较不可捉摸、防不胜防的因素,社交距离以内的陌生人少、说话的陌生人更少,预防感染的难度也就会相对比较低了。

6,我觉得,如果我至今没有感染新冠,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 我的核心交际圈都很注意预防,大家都戴口罩勤洗手(图9);也很注意不感染别人,同事阳性了以后,我觉得有全程口罩+三针疫苗+实验室通风系统+社交距离的加持,我一定没事的,结果对方发了大概五十条短信来,“逼”得我不得不答应了去做两次核酸检测,证明了我确实是阴性,对方才放心/放过我……

500

- 周围的人变得比较少,在一个人少的环境里,也就比较容易避开人,AKA病毒的载体,从而大幅减少了感染的概率,降低了预防的难度。

而我的很多做法,都受到了这些环境原因的影响,比如,我不戴N95,就是由人少而安静的环境决定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戴N95,对我来说,有弊无益——但我没法去建议别人“戴外科口罩就足够了,不用戴N95”,因为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在一个熙熙攘攘的环境里工作(也不知道对方的基础健康状况)。

同理,我会遇到像是挤地铁这一类的情况,所以我会戴口罩,但也没法对别人说”必须戴口罩“,因为不知道对方是否远离尘嚣、离群索居。

也只能记录一些我自己的做法——不能说我这样做是对的,只能说我是这样做的——并且尽量解释一下原因吧。

祝你健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