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16强出炉后,那些私信让我预测的,这是我的猜测

1/8 决赛对阵

12月3日 23:00 荷兰vs美国

12月4日 3:00 阿根廷vs澳大利亚

12月4日 23:00 法国vs波兰

12月5日 3:00 英格兰vs塞内加尔

12月5日 23:00 日本vs克罗地亚

12月6日 3:00 葡萄牙vs瑞士

12月6日 23:00 摩洛哥vs西班牙

12月7日 3:00 巴西vs韩国

500

巴西显然是目前最大的热门球队之一。巴西的优势,在于对边锋这一当代足球体系中“终结真核”位置的资源积累厚度,以及一个可消化球权的中路锋线的存在。维尼修斯,安东尼,拉菲尼亚,马丁内利,罗德里戈等边路好手,在肋部打出爆破优势,同时还承担起了各种防守任务,前场逼抢,回撤到边后腰甚至边后卫的协防。这当然会有很大的体力消耗,但替补的厚度结合五换人,让巴西可以全程拉满输出强度。

同时,内马尔沿袭psg的定位,能提供技术元素,应对对方抢劫,同时拿出日益精进的分球组织,自身也能向前突破,串联起边锋群,也能压迫防守,热苏斯也有类似作用。理查利松则提供了蓝领中锋的一切,扛人,顶住后卫,为攻击手制造空间。

巴西的软肋,当然是边卫的防守问题,这需要卡塞米罗拿出皇马时期的横向覆盖水平。第二,则是强力得分手的缺乏,昨天的比赛里便有着得势不得分的问题。边锋可以制造混乱和得分机会,但以巴西目前这批锋线而言,一个效率够高的人来利用这些机会,还是必要的,这需要内马尔站出来。

事实上,西班牙的踢法和问题,有点类似于巴西。他们的锋线是三小,在各自俱乐部承担前场的战术性定位,进攻中的无球换位跑动,传接球配合,都非常娴熟。加上佩德里和加比,全队在高位的小组逼抢,制造就地转换的机会,是他们的所长。

西班牙用发起位置的靠前和速度的快捷来增加进攻发展节奏和终结次数,规避缺少顶级得分手和突破手的问题,也可以用防守回合里的跑动来保护拖后发动机的布斯克茨。西班牙活用了前场运动力出色的年轻人们,将攻防都尽可能提到高位,掩盖中卫的防守硬度和双边卫大龄的往返能力下降。而在后场,则有着曼城队中经常要单人拖后阻挡反击的罗德里。

但是,西班牙的这套打法,还是欠缺了一些攻防两端的稳定性。进攻端,锋线球员在俱乐部都属于替补或战术拼图,缺乏绝对的得分能力,佩德里曾经的进攻灵气现在也少了一些,似乎变得和队友们一样地“工兵化”了。

而群体为布斯克茨制造空间的“保镖”思路,也可能在更高水平对手的面前无法奏效,让几乎是唯一可靠进攻发起者的布斯克茨暴露在逼抢面前,影响整个进攻的发动质量。作为曾经一度的真进攻核心,阿尔巴在最需要体力的边卫,续航力也是未知。

第三场,莫拉塔上场后的得分作用立竿见影,但他也确实没能适应三小锋线的配合模式,在续盘中锋线缺乏换位拉扯与高位防守的问题逐渐暴露。

西班牙的下限远远比上限来得更让人侧目,这套打法几乎是虐菜无敌。而英格兰也是一支下限够好的球队。索斯盖特的思路是非常直接的,既然有了这么多的攻击天赋,就稳住后防线,进攻投入较少兵力,交给萨卡等边锋的对位突破,以及贝林厄姆的后排威胁,凯恩则回撤后拉出中卫,给边锋提供切中路的空间,甚至接球都不再那么多,而变成了一个“虚招”。

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囤积足够的天赋,这是英格兰非常让人羡慕的一点,尤其是范加尔绝对会如此。荷兰的天赋看上去也不错,但却是在后场,特别是边卫和边翼卫的环节。而重要的前场,却只有强行使用卢克德容和孟菲斯德佩这种在俱乐部早已丢失了稳定位置的球员。范加尔不得不让边卫球员的位置前提,来给首发阵容加入更多水平够高的球员,就像苏格兰让蒂尔尼打边锋,以此确保蒂尔尼和罗伯逊的共存一样。

反观英格兰,他们显然没有这样的偏科问题,几乎所有的重要位置上都有不错的厚度,可以成为五换规则的最大赢家。甚至,这还是在他们的边卫已经伤缺了过多好手的情况之下,否则将会更加恐怖。然而,这样的天赋打法,可以在高水平对手面前得到足够稳定的进攻效率吗?从小组赛后两场来看,似乎是不明朗的。

阿根廷不靠个人能力,而是在第三场磨合出了前场的整体性。麦卡利斯特靠近中路后,在布莱顿的攻门、分球一把抓热点得到了发挥,与队友的传跑、拉扯防守人,也找到了默契。而他在中路的适应,也让阿库尼亚的身前更加开阔,便于发挥边路一条龙的进攻方式。

这样一来,梅西不再需要如第一场一样地,在前腰位置上不停拿球,完成组织核心的工作,可以交出进攻发展中的球权,更加自由和灵活,也让防守人更加难以判断其踢法。洛塞尔索缺席后散架的进攻体系,重新建立了起来。

但是,阿根廷的不确定因素,在于球员的级别。不够顶级的他们是否能够在深度轮次中继续发挥自如?利好的是,斯卡洛尼的用人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无视球员在俱乐部的发挥水平,洛塞尔索,德保罗,帕雷德斯,在各自俱乐部的表现都不算理想,却并不影响在国家队的发挥。

葡萄牙也在搭建整体体系,但b费和c罗这对组合的长板与短板,都显得过于明确,而葡萄牙又没有足够全能的球员,在攻防两端都完美地契合这对组合。b+c是队中很好的终结连线组合,但他们不能在前场和禁区里很好地消化对抗。特别是c罗,在对方防线中无法稳定地拿球,就会让葡萄牙的进攻找不到前面可供瞄准的支点,更谈不上由支点再向两侧的传导。

因此,葡萄牙必须在b+c的身边构建充足的用球配置,负责进攻发展阶段的球权消化,完成推进工作,最后再由bc组合接球后终结一击。奥塔维奥的上场,内维斯和卡瓦略的后腰组合的解散,第一场便是如此目的。但是,这又会让球队的中前场防守厚度欠缺,bc组合的防守贡献度要求队友必须用跑动去对冲。而一旦卡瓦略归来,进攻便又停滞了。在bc组合这种“不吃控球,直接连线”的纯终结型踢法的面前,擅长相互之间用球配合与呼应的b席,也不太适应。

并且,这样的进攻成型,必须有足够多的次数。由于没有锋线对抗点,压迫防线的能力不足,而c罗的得分能力则很强,葡萄牙就必须将球不停地送到c罗身前,让他在非绝对机会中用个人能力创造射门。这样踢的效率无法保证,只能堆叠次数。而c罗目前在防线中的对抗能力下降,让他的得分效率进一步下降,也就愈发需要次数,也带来了葡萄牙体系的最大不确定性。

我们不知道,bc组合需要多少次机会才能进一个球,也不知道对手会不会给够那么多机会。第三场的c罗,显然就没有获得足够那么那么多的机会。bc组合的踢法,一旦进球就会是高光英雄,但不进球的时候就会缺少正面存在感。

法国是最后的大魔王,最大的热门。他们几乎是唯一一个不怕铁桶阵的球队。拉比奥特的攻防转换,格里兹曼在前腰位的直面对抗,登贝莱在边路的单人突破,吉鲁在突前位置的扛人支点,特奥套边上来的强势冲锋,连接起来就是对密集防守阵型的有力应对。而一旦这一侧打破防守平衡,另一侧的姆巴佩就会理应失衡后的空挡。

法国从三后卫变成四后卫,也是匹配了博格巴和坎特缺席后的情况。楚阿梅尼在防守端的覆盖面积极大,无论在国家队还是俱乐部,都有着单后腰的用法。然而,他的进攻还略显生涩,向前传球的思路略显保守。卡马文加等b2b的储备,也让法国的中场后排缺少了博格巴的精准直传和坎特的攻防一体。即使在中场再多派一人,也无非是卡马文加、韦勒图、贡多齐这种球员,进攻风格都显得有些粗放。

因此,三后卫体系里的中场+翼卫一同压上,配合的细腻程度不够,徒有人数而无思路,反而会在大举压上后暴露中卫的相对软肋。其效果反而不如4后卫的简洁:解放特奥或卢卡斯的进攻能力,前场人数不那么多,但主打转换后与对位中的强度和冲击力,而双中卫看似单薄的防守,则交给楚阿梅尼稳稳拖后的单人扫荡覆盖。从前场缺乏地面配合与传接思路的粗糙压制,变成更多的冲击。

现在经常提起的一个讨论话题是,很多球星都会在俱乐部发挥出色,而到了国家队则暗淡下去,然而法国球员却似乎是相反。这个答案,可能正是“法国队的人才之多”。

一般而言,俱乐部可以引进各国球星,针对性地优化自己战术中的弱环,从而让各个球星相得益彰,而国家队显然没有这个条件,很难不出现某一环节的瘸腿。就以边锋和支点这种稀缺资源而言,巴西这种集中了多名一流好手的国家队,其成员就来自于各个俱乐部,也正是巴西强大的原因之一。但是,作为反面,其他国家队就由于无法获得同样水平的球员,只能看着巴西的囤积和做大。

而法国队,恰恰就是那个什么都不缺,其成员都是被各俱乐部引进去弥补各环节缺陷的“超级“国家队。在法国,格里兹曼可以在吸收对抗后,看到另一侧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搅和防线所造空间的姆巴佩,让自己的工作转化为进球,但在马竞则没有这样的队友。

看上去,法国最需要担心的,除了老生常谈的中后卫稳定性问题,或许就是姆巴佩的“心气”了----他们必须说服姆巴佩,让他能够安心于无球前插与接球终结的简单定位,成为队友有球配合的空间利用者,而不是自己变成那个“有球”的人,去大包大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