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儒家学说,在文化传承和道德建设、个人修养方面是有建树和贡献的,但…

【本文来自《儒家思想的伟大只存在于感性中?儒家文化的伟大价值已经蒙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儒家和儒家学说,在文化传承和道德建设、个人修养方面是有建树和贡献的。

但是,用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则是力有不逮。孔子是个伟大的人,如同黑格尔一样,但是根子上错了,特别是发展观很反动。

从儒家对历史的根本性的重大影响事件来看,孔孟荀算是一代,然后就是汉儒董仲舒,为了争取国学地位,董仲舒可以说部分背弃孔子。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董仲舒搞了君权天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董仲舒搞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获得了学术统治地位,也失去了儒家自我完善的机会。

汉以后离乱,儒家也败给了道家和宗教,一直到唐朝。韩愈等是反对佛道神学的,从文化上提倡儒家为主的复古,有影响,但是不足以扭转。

再经过一个离乱时期,到了宋朝。赵官家出于得国不正的愧疚和畏惧藩镇割据,拉儒家当了同盟者。宋代儒家是个大发展时期,理学形成,儒家也获得了从来没有到地位,从单纯的国学这种学术统治形态进而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但是,面对内忧外患,儒家没有拿出好办法,而是变得更加刻板和保守,还形成执政内部的党争。

元代儒家没有什么地位。而明代继承了宋朝的理学,特别是宣宗以后,儒学基本获得了如宋朝一样的地位,但是国家治理也没什么突破,反而内部倾轧更加厉害,党争明面化。王阳明受不了了,也接受了部分佛家的学说,形成了心学。同时,儒家学者也进行了反思,《焚书》的出现就是例证。

清代中前期儒家还是在宋明理学和心学之间徘徊,变化不大。1840年后,一部分坚守传统理学,一部分主张接受部分西方文化,就是所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不论是传统理学和西化儒学,在帝国主义面前都打了败仗。

好在,中国找到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儒家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现在还有所谓“新儒学”出现。

儒学从出现后即成为显学,后来又成为国学,在历史上承载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儒学如果不能摒弃“法先王”的发展观、形式主义的空谈和特权思维的阶级固化观念,儒家必会成了历史的遗迹供人凭吊。

这也是学习儒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点个人认识,欢迎斧正!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