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中国足球的发展符合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逻辑,那么追上日本便不会是遥遥无期

【本文来自《日本2-1逆转西班牙携手晋级,德国队连续两届无缘16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李翔
  • 与我来说,日本队本届世界杯死亡小组突围后晋级16强,有惊喜的成分,仔细一想也不意外。肯定有很多分析人认为。日本队有很多球员都是在欧洲5大联赛踢球。所以这里我就不从技战术打发和日本队人员配置上分析了。

    我就再次找出此前赴日采访时拍到的照片分享给大家,就知道为什么我说,日本足球让我们连车尾灯都看不到!

    图1-图3,2017年12月,我在日本富士县拍摄到的画面。一个妈妈,带着大儿子,推着婴儿车在冬季泛黄的草皮上玩耍。大儿子满草坪追着球跑。

    图4-图6,2020年1月,我在飞往东京的飞机上看到的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日本静冈中学勇夺日本高中联赛冠军。

    图7-图9,2019年12月,东亚四强赛,中国vs日本,中国队员姜至鹏在比赛中飞踹日本球员。那场比赛,最终男足1:2不敌日本。

    当时日本队的主帅就是现在依旧带领日本队征战卡塔尔世界杯的森保一。而我们的主教练李铁,已经进去了!呜呼哀哉,差距是全方位的!

    500

    500

    500

足球的问题不在足球内。

首先说足球对个人天赋要求较低,对球队组织度和项目产业要求相对较高,这就决定了足球某种程度是可以单算一门产业的,或者说,足球是体育产业的缩影。

日本足球能够崛起,在微观层面,依托于日本的校园体育,和更偏重于综合素质的高考选拔(公平性上差一点),在宏观层面,依托于日本的国家经济水平和日本在欧美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占有的比较有力的地位。

从宏观上讲,日本因为处于欧美主导的西方秩序中,无需在所有产业上发展到全球领先,也不被允许在所有行业上发展到全球领先。在其已经进入到发达经济体行列且经济进一步发展受限后,自然可以在文体行业投入更多的资源。这反映在校园文化里既是日本校园热门体育团体,比如足球,棒球是会受到超高规格的待遇。

而中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在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其决定性作用后,有限的举国体制体育资源只能以扶贫的方式打造需要一定个人潜力的,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既往成绩较好的,发展到顶尖层次需要投入较小的小众运动或个人运动的金牌。而大型团体运动,如三大球,棒球,冰球,需要进一步投入较多的,如攀岩,滑雪,马术,花样滑冰之类的则需要靠市场自行发展。但处于发展中阶段,且目标为民族复兴的中国不可能在现有阶段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体育产业,特别是竞技体育产业中去。

就足球而言,在足球行业因为自身发展不良(赌球)和外界政治原因(……)导致其体制改革失败后,行业某种程度已经是名存实亡,行业是需要重建的。而从头建立一个体育行业显然并非中国的当务之急。足球作为有一定技术含量但在国家安全层面近乎可有可无的行业其优先度必然排在现有需要升级的制造业产业(汽车,机电,芯片,航天,造船),未来需要升级的制造业产业(生物制药,精密仪器)甚至国家日常运转需要高强度投入的某些第三产业(金融医疗养老)之后。那么在联赛层面上,二到四个五年计划以上的持续性政策投入就不可能。而在校园层面上,教育资源对足球运动的政策倾斜(体育老师编制,基础场地设施,高考加分政策)也不会超出普通体育运动。那么在基本依靠市场自主发育和有限政策投入的情况下,足球行业自身受限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人均娱乐时间较少),单靠行业自身的有限盈利必然只能缓慢发展。

而既然中国足球的发展符合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逻辑,那么中国足球追上日本也不是遥遥无期。

如果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可以如期实现,那么35年之后中国足球可以重新回到亚洲有竞争力的位置,而50年之后是可以稳定进入世界杯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