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封快解!“广州速度”,底气何在?

智谷趋势(ID:zgtrend)| 傅斯特

解封了!

昨天下午,广州人的朋友圈突然沸腾了。

广州各区排队发文,核心就一个意思,所有临时管控区立刻解封,按低风险处理。

市场经营恢复,堂食恢复,甚至电影院、健身房、KTV等密闭半密闭场所,都在有序恢复之列。

500

通知从天而降,2000万广州人的情绪被瞬间引爆,不少人冲上街头庆祝。地铁、有轨电车也逐步恢复。

忽如一夜春风来!久违的烟火气,又回到了这座驰名中外的美食之都。

今天的广州是这样的:

500

图片来源:新快报

大大小小的餐厅恢复了经营,地铁上也挤满了去上班的打工人。

500

图片来源:南方+

广州大道车流穿梭不息,珠江新城很快又是人潮涌动。

500

在家“憋”了一个月的市民,看到熟悉的场景终于回归,感慨万千。

不过,很多人也同时注意到,就在前一天,广州全市仍有6995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包括社会面发现68例。

在这种情况下果断解封,把烟火气还给市民,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

广州,为何如此“大胆”?

这次开启风气之先的“大动作”,是否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拐点到来?

01

在大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州可以说是“优等生”,市民也对城市有非常高的信任。

其实,如果你了解广州这座城,了解了国家的最新防控政策“二十条”,就会知道,广州的“大胆之举”,看似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宣布推出优化五条防控措施。仔细看,条条重磅。

第一条:临时管控区,应解尽解

“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也就是说,除了个别高风险区,其他地方统统出入自由,不再设限。

第二条:时空伴随不再判定密接

“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甄别范围,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

这样一来,就大大缩小了密接的人群范围。有的放矢,精准防控,才能确保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第三条:密切接触者,符合条件的可居家隔离

“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开始探索“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了。这一招,相信随着大众对病毒科学认知深化,将逐渐成为一个可选项,也能大大减少方舱的压力。

第四条:一般不搞全民核酸,“非必要不核酸”

“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第五条:加强给老年人打疫苗

“坚持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原则……坚持加强监督,推动落实。特别是要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

纵观今天广州这场发布会上的五条举措,其实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放开,更加不是“躺平”。

我概括了一下,可以说是“有放有收更有防”:

解除临时管控区、探索密接居家隔离、不搞全民核酸,这是放;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这是收;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这是防。

懂得放,社会经济才有活力;懂得收,疫情才能避免走向失控;懂得防,才能真正保护最脆弱人群。

这一次,广州同样是在落实国家防控政策,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疫的平衡。

02

作为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广州防疫压力从来不会小,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压力也从不会小。

广州的收和放,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过去一段时间,广州在天河、南沙、花都等区建设方舱医院和隔离病房,规划床位逾24万张,“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这一轮的奥密克戎来势汹汹,传播力极强,在重庆、广州、北京等超大城市都出现病例激增。

应对疫情,广州的做法一直比较灵活,强调科学防控,也非常人性化。广州的迅速反应,得到了央媒的多次肯定。

11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防疫优化“二十条”刚刚发布,广州在5点的发布会上,就立刻落实密切接触者“7+3”调整为“5+3”。

这一“广州速度”,让白岩松在央视“新闻1+1”评论中表扬点赞。

500

在11月25日,新华社专门发文,关注广东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文章提到,经过众志成城、聚力攻坚,广东疫情特别是广州市海珠区疫情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新增病例数终于波动下行。

11月30日,单日新增病例数已经从高峰期的9千多,下降到6312例。

更重要的是,新冠病毒的传播力虽然在增强,但毒性却开始明显减弱。目前广州累计报告的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已达到165498例,其中只有重型6例。

近日,一项来自国内科研团队的验证性研究数据也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呈现几何级数下降。

500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将疫情视为洪水猛兽,并不是一种真正科学的认知。

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重型、危重型患者,在严格管控高风险区域的同时,让低风险区域像大江大河般奔流涌动,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

这也是这次广州防疫调控的底层逻辑。

03

那么,广州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手?

目前,奥密克戎R0值为21,已经远高于去年的德尔塔毒株,去年对付德尔塔时采取的常态化核酸和大规模物理封控意义不大,改变策略迫在眉睫。

500

就拿广州这一轮疫情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达到90%左右,连发烧、干咳、咽痛这些症状都没有,且大多数都不需要治疗。

500

这些天,广州陆续有98岁、101岁高龄的老人,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患了新冠后照样能顺利康复出院。

年轻人就更不用恐慌了,靠人体免疫力就能抵抗病毒,一般也不会留下后遗症。

所以,经过一个月的防控阻击战,广州疫情已经到了关键十字路口,是该做出抉择了。

虽然新增病例的数量仍然比较大,当前方舫床位和隔离床位都很紧张。

但从长远趋势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总共要建设35万个床位,目前投入使用13万个,正在建设21万个。广州速度,没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抓紧时间复工复产,已经成了燃眉之急。毕竟,大大小小的企业,此时此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呵护。

这也是疫情防控进行到当下,一个必然的选择。

04

广州率先出招,同时,国内很多城市也在跟上,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对普通人来说,应该怎么应对?

答案是,肯定不能躺平。

就在昨天晚上,广州塔的塔尖醒目地出现了一行宣传语: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南方日报也配发了一篇评论文章《广州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对个人防护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提醒大家继续注意防护:

疫情还未结束,大战仍在继续,优化不是放开,解封不等于解防。

用广州资深媒体人陈sir的话说,广州不是全面解封,只是解除了临时管控区。广州决不是躺平,只是收缩了战线,把机关枪换成狙击步枪,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对广大市民而言,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孕妇、病人等特殊群体家庭,防护的要求更高,出行、上班等任何与外界接触,都要分外小心。

大家出门时,还是把口罩戴得严严实实,归家立刻消毒,勤洗手,不聚集,防止中招。

目前尚未接种疫苗的人,需要抓紧时间补上,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农村,没有城市能够躺平,更没有地方可以躺赢。

这场人类对阵病毒的攻防战,最终只有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