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多所高校清理文科机构?

来源:公众号“青塔”

近日,湖北大学发布《关于清理校级文科研究机构工作的通知》,启动校级文科研究机构清理工作。

根据工作要求,湖北大学将对符合研究机构负责人退休、调离等原因已停止运行、研究机构或依托单位由于其他原因要求自行撤销等情况之一的校级文科研究机构,予以撤销。

500

500

此前9月,常州大学也曾发布通知,组织开展校级文科科研机构的优化调整工作,并指出此次优化调整结果将作为校级科研机构是否正常运行的唯一标准

500

近年来,为了维持校级科研机构的健康运行,不少高校都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定期开展行动,对其进行统筹、规范和清理。

优化、调整与清理

作为学科建设、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清理校级科研机构,似乎并不罕见。

今年3月,贵州大学发布《关于开展校级文科科研机构“评估清理” 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哲社院将组建专家组对各科研机构工作业绩进行论证,对通过评估的科研机构进行新一轮确认,未通过评估的科研机构做撤销处理

500

同样在3月,浙江大学启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评估工作。《通知》中明确写道,“依据挂靠单位建议及评估情况,将对部分研究机构予以表彰,对评估情况不佳的研究机构要求限期整改,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对部分研究机构予以注销。”

500

500

南京邮电大学、燕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发布过类似通知,对校内文科机构进行优化、调整。

500500

“动态调整”、“有进有出”。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之下,一些高校的科研机构清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今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发布校级科研机构(社科)调整优化的公示,拟注销17个社科类校级科研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则在2021年10月,撤销了17个不具备运行条件的非实体科研机构,挂靠单位主要来自于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保险、外语、法学等学院。

500

500

以评促建、动态调整

校级科研机构,是学校整合学科优势、形成科研团队、争取科研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等的重要平台,甚至能催生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为了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各大高校自主批准设立的校级科研机构纷纷揭牌,从“研究中心”、“研究院”,到“研究所”、“研究基地”等,不一而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机构数量的增多,管理制度不完善、挂靠状况复杂、运行混乱等问题,更加容易凸显。研究领域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方向重合、定位不清等问题,也可能随之而来。

及时裁撤、优化调整,也就成为提升校内科研机构建设水平,推进机构健康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

早在2004年,清华大学科研院便曾将清理、整顿学校科研机构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正式对2004年前成立的各类校级科研机构进行重新认定,采取原有校级机构自愿参加的方式进行。

而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相继出台或修订了本校的科研机构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内科研机构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学校每四年对校级科研机构进行一次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校级科研机构给予一年期整改,整改不通过的,将予以撤销,并在两年内暂停该团队成员申报新的校内科研机构。

500

华东师范大学自2021年起试行的校管科研平台机构管理办法,也明确了学校平台管理采用“目标管理、以评促建、动态调整”原则,将定期开展周期性建设评估,适时根据工作需要和评估结果对平台进行动态调控。

500

此外,今年7月,山东理工大学发布《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对人文社会科学机构的设立、运行与管理、考核与评估等环节都做了严格的要求。

500

500

放眼全国,对校级文科科研机构实行以评促建、动态调整,已经成为学校发力文科建设、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普遍做法。

建设新文科

在强调实用主义的当下,有关“该不该发展文科”的争论,从未停止。

近年来,随着《新文科建设宣言》、《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等文件的重磅发布,高校对于文科的建设,似乎也变得越发注重。

在优化、调整校级科研机构之外,学校在学科布局调整上也多有动作。

11月15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官网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建设一流学科,厦门大学党委经研究决定对人文学院进行调整,将原人文学院下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调整为学校直属教学科研单位,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成立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撤销人文学院。

不久前的10月,重庆大学撤销了原有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历史学研究中心和哲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7月初,南京大学召开了新时代文科发展大会,启动首期金额1亿元的“南大文科发展基金”

吉林大学全力推进“文科振兴计划”,到西北工业大学印发《文科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再到浙江大学拆分人文学院,组建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学院,越来越多的高校,正走上“文科振兴”之路。

500

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会上曾这样说。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参与者,我国高校早已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托。

所谓“新文科”,就是破除学科壁垒走向各学科“大融合”的文科,由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风风火火的校级科研机构建设浪潮里,我们的大学也需要及时停下检修,清除故障后轻装上路。

或许未来的某天,哲学社会学科会在高校长久的探索与努力中,萌发出繁荣发展的新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