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界最「恐怖」的人:伊藤润二和他的惊悚世界

公众号:动画学术趴/babblers

文/半张纸

500

伊藤润二在日本恐怖漫画界的地位已经不必赘述,其作品能够给人震撼的逻辑在哪里?

预警:下文中的一些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胆小者慎重观看。

如果在搜索引擎中键入“恐怖漫画”,结果条目的最前排一定会出现的一个名字就是伊藤润二

500

作为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伊藤润二在日本恐怖漫画界的地位已经不必赘述,他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不少拥趸。举例而言,一款即将于今年发行的波兰独立游戏《恐怖の世界》(英译为《World of Horror》),就在自己的官网上写道:“这是一封写给伊藤润二和H.P.洛夫克拉夫特的情书。”制作者公然将伊藤润二的名字和克苏鲁神话之父放到了一起,以此表达对这位漫画大师的致敬之意。

500

游戏《恐怖の世界》截图

2017年,为了纪念伊藤润二出道30周年,老师的两部短篇集《伊藤润二杰作集》《魔之碎片》被决定动画化,并于2018年1月在WOWOW、TOKYO MX等电视台的深夜档播出。2018年底,热门游戏《第五人格》又与伊藤润二进行IP联动,推出了以老师笔下经典人物“双一”和“十字路口的美少年”为原型的限定时装,引发了游戏迷和恐怖爱好者的话题。

500

500

《第五人格》双一和黑白美少年的限定时装

这一波波的动作不仅让了解老师的人重新回忆起了被老师支配的恐怖,也让不了解伊藤润二的人第一次体验到了被他惊吓的乐趣。尽管江山代有才人出,但伊藤润二始终是许多恐怖漫画迷心中的第一位。事到如今再来安利这位极富盛名的大师似乎有些多此一举。可即便如此,伊藤老师还是能够勾起人们反复讨论的欲望。这就不禁使人疑惑,究竟是什么使这位漫画家有既让人心惊胆寒又让人爱不释卷的魅力?我想,答案除了是丰富奇诡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画技外,更重要的应该还是对于“现实之恐惧”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诠释。

魔女富江

500

富江是伊藤润二作品中最富盛名的角色。她是一个集美艳外貌、自私性格和恐怖再生能力于一身的、极不寻常的女主角,有着让人既爱又恨、欲罢不能的魔力。

这个角色诞生自伊藤润二的出道作。1986年,月刊《ハロウィン》首次举办了专门奖励恐怖漫画新人的“楳图奖”,该奖以日本著名的恐怖漫画家楳图一雄的名字来命名。楳图一雄也是伊藤润二的偶像,著有《漂流教室》等名作。当时正在从事齿模技工专业的伊藤润二受偶像号召,给月刊投去稿件,并被选为佳作,从此走上漫画之路。而这个改变他命运的入选作品就是《富江》。

500

《ハロウィン》创刊号

500

伊藤润二(左)和楳图一雄(右)

在这个短篇故事中,富江以一个美丽而又水性杨花的女高中生的形象出现,这个女生被人残忍杀害后,又离奇地出现在学校中。在这个短篇故事中,富江的性格和能力都还比较模糊。但随着富江故事的系列化,富江的世界变得越来越丰满可信。

在紧随其后的《富江·森田医院篇》中,复活后的富江来到森田医院,在那里抢走了患有肾病的三尾雪子的男友。在这个故事里,不仅富江骄纵跋扈的性格得到了更加具体的展现,男性在面对富江时所进入的无法自控地狂热状态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说明。故事里的男性非常清楚自己迷上的是个危险的女人,却依然无法自控,甚至爱到产生杀念。但是无论富江被杀死多少次,她都能够再次复活,还会不断增殖。在紧接着的《富江·地下室》里,从富江体内取出的肾脏在培养池中逐渐长成新的富江,而因为在肾脏移植过程中接触到了富江细胞的雪子也逐渐在身心上都转变成了富江。

500

不得不说,美丽而又贪婪的富江很容易让人想到楳图一雄笔下的蛇蝎美人,但富江与后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使人丧失理智的能力和超强的再生能力。富江系列之后的故事也基本都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在《画家》、《小指》、《少年》、《养女》等短篇中,伊藤润二细腻地描写了不同人在面对富江时所经受的诱惑和内心煎熬。在《瀑布潭》、《毛发》、《酒醪》、《砍人狂》等故事中又以千变万化的形式强调了富江强大的生存繁衍能力。在这些故事里,男人们对于富江的感情常常是复杂的。他们爱富江,却又恨不得杀死她。也正是这一点,使富江与众不同。

500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我们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深层秘密,“超我”代表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自我”则是用于协调内外的意识。俄国心理学家尤里·谢尔巴特赫指出,“我们的可怜意识处于两种压力之间:一种压力是无意识的,它的企图是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并且最大限度地繁衍后代;另一种压力来自社会,社会企图把每个人的行为纳入道德和法律的硬性框架。”这两种压力在多数情况下都在“自我”的调解中处于平衡,但有时“本我”的要求会过于强烈,以至于威胁到“超我”的规约。而当“自我”体会到这种威胁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害怕自己的思想和愿望。谢尔巴特赫将由此而产生的恐惧称为“内部恐惧”,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恐惧伴随着双重的情感色彩:“它在恐吓神经的同时又使神经的快感得到满足。”

我们对于富江的复杂感情就来自于这种“内部恐惧”。不难发现,富江的形象充分体现了来自于“本我”的压力——她自私、贪婪、淫荡,一直渴望将自己的美丽以有形的形式留存下去,且无论遭遇怎样的摧残与打击,都能顽强地存活延续,不断增殖繁衍。同时,富江对于理智和道德的颠覆性也叫人生畏。她让一个个体面人疯狂沦陷难以自拔。人们一边迷恋她、爱慕她、渴望她,一边逃避她、扼杀她、摧毁她。富江就是“本我”的具象代言人,人们对她的狂热来自于古老的欲望,对她的惧怕和杀意则来自于理性和道德的压抑。

500

“内部恐惧”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感受到的一种恐惧心理,人的羞耻感就源自于这种心理。富江的形象就象征了人的这种内在矛盾。她作为一个恐怖符号能够真正不老不死历久弥新的原因恐怕也在此吧。


恶童双一

500

双一是伊藤润二笔下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不同于富江,以双一为主人公的系列故事带给人的与其说是毛骨悚然的惊惧感,倒不如说是引人发笑的趣味感。这并不是说在双一的系列中就没有恐怖元素。事实上,双一是一个拥有令人不安的外表和许多恐怖能力的恶童。

双一个性阴沉,喜欢诅咒,嘴里总是含着铁钉,还幻想自己是吸血恶魔。随着系列发展,我们发现他有着许多奇奇怪怪的的特殊能力。在《快乐的暑假》中,他通过诅咒令自己的兄弟姐妹遭遇灾祸;在《布制教师》,他用自制布偶来替代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在《棺桶》中,他让死去的爷爷替自己打制棺材;在《流言》中,他在校园里通过谣言来操控人心……尽管双一如此劣迹斑斑,但他又总会给人一种奇特的亲切感。读者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就连伊藤润二本人也说双一就是他自己的童年。

500

美国心理治疗师克里希那南达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情绪化的小孩”。当人们被这种心智状态所支配的时候,就会变得像小孩子一样脆弱而又无理取闹。这个内心中的小孩希望自己所有的愿望和需求都能被立刻满足,且无法面对漫长的等待和期望的落空。他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一切,并认为所有人都亏欠他。他同时又深刻地畏惧着被冷落,并由不安全感激发出一些补偿行为,对周围的世界进行反击,企图通过控制和伤害他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尽管每个人在应对这个内在顽童时的方式会各不相同,但对于这种心智状态的内在体验都是相似的。而双一无疑就是对这个内在“情绪化小孩”的一种外化。他渴望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又害怕这种渴望会落空,于是他幻想自己是非凡的魔鬼,同时攻击和报复身边所有会给他带来创伤的人。

500

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处理不好与“情绪化小孩”之间的关系,平静的生活就会遭到破坏。而双一的恐怖能力就喻示着这一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所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能在双一的身上找到共鸣,是因为我们都多多少少与内在的情绪化小孩共存;我们忌惮双一的能力,则代表我们也都畏惧着这个潜在于内心的威胁。

具有破坏力的“情绪化小孩”在伊藤润二的作品里是一个常见的形象。除双一以外,在《怪异六兄妹》《溶解教室》等作品中也都可以看到他对于恶童的描绘。在《坏小孩》中,他更是以极为恐怖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个内在小孩即使在你自以为足够成熟的时候也有可能重新夺回对意识的掌控。但与其他这些角色不同的是,双一在所有故事的最后都会自食其果,而且也时常表现出懦弱和孩子气的一面。这种处理方式在弱化其恐怖程度的同时,也让人更容易对他产生同情。

十字路口的美少年

500

《至死不渝的爱》是伊藤润二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他塑造了一个极具魅力的“死神”形象——徘徊在迷雾中的黑衣少年。他是黑衣服的魔笛手,少女们只要在十字路口遇到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跟随他走向毁灭。这一角色之所以能深入人心,一方面是因为他客观上的美貌与力量,另一方面则在于他和主人公龙介在心理层面上的投射关系。

在这个故事里,伊藤润二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奇特风俗:在故事发生的小镇上,每当大雾弥漫,人们就会站在十字路口,向第一个从路口经过的人提问,以此来进行占卜。主人公龙介在童年时就曾成为问卜的对象,但他因为一时意气对那位怀孕的问卜者恶语相向,结果翌日那名女子便于路口自杀了。龙介因此感到负罪。多年后,当他重回镇上时,类似的自杀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龙介很快得知,导致新的一系列悲剧的是一名黑衣少年,并开始了追踪这一少年的漫长过程。

500

龙介毫无疑问地将当年那名孕妇的死归咎于自己,而黑衣少年却不断地重复着被龙介视为罪孽的行为。换言之,黑衣少年所重复的就是龙介认为最不堪和最不道德的事情。龙介拼命地寻找他,阻止他,做与之相反的事情(给问卜者带去希望),这种执着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下意识地将自身的阴影投射到了黑衣少年的身上。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被称为“阴影”的人格原型,它是个体最不愿意成为的那种东西。它与自我的关系就像是梅菲斯特与浮士德、海德与杰基尔博士。但阴影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是隐匿于无意识中的人格特点。我们会厌恶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其实就是将我们的阴影投射到了对方身上。

龙介和黑衣少年也是通过这种投射来建立联系的。事实上,我们到最后也无法确定黑衣少年是否真的是为复仇而来,他对于龙介的身心折磨又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我们却很自然地在二者之间建立了联系,并猜测黑衣少年的来历必然与龙介有关,因为我们就是站在龙介的立场上去看黑衣少年的。简言之,黑衣美少年就是龙介人格化了的阴影。我们对龙介的感同身受也体现了我们在面对内在阴影时的复杂情感。

内在冲突的具象化

通过富江、双一和十字路口的美少年,可以发现伊藤润二的秘诀就是将抽象的内在冲突具象化,以此为恐怖赋形。

除了上述这些,在老师其他的作品中也还有许多对现实不安的具象化表现。比如对隐私安全的担忧,对技术异化的恐慌,对代际关系的焦虑等等。这些令人惶恐不安的情绪都是极为现实而又普遍存在的。因此,伊藤润二的故事也总是发生在日常的环境中,好像就在人们身边。

我们的生活与恐惧相伴,但我们却未必有机会去正视这些恐惧。但通过恐惧,我们却可以更了解我们自己。正如评论家石子顺所说:“我们想看可怕的东西,会不会是试图在不敢睁眼的恐怖中,抓住面对自我的机会呢?”而伊藤润二所做的,就是借由恐怖漫画的形式,让人们去直面自我。

500

直面自我不仅仅是去探索我们的深层意识,同时也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拷问。伊藤润二曾在采访中说自己是从《人头气球》开始坚定了身为恐怖漫画家的信心的。在这部作品中,他用极为生动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告诉读者,死亡就像是悬挂着绞索的人头气球一样,无论你躲到哪里,它都会找到你、跟随你。不只是这部作品,在《桥》、《隧道奇谭》、《阿弥壳断层之怪》等多个短篇中,我们也都可以看到对于死亡宿命的焦虑。而在《逃兵之家》、《长梦》、《漫长的告别》等故事里,伊藤润二又对存在的形式和意义进行了反思。这些故事让我们思考: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地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500

《人头气球》

由此可见,在伊藤润二的世界里,骇异的形象和离奇的情节并不单纯是为了使人害怕,更是为了让人从更深刻的意义上感到生畏。就像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指出的那样,畏惧能帮助人们回到最本己的状态,并以这种方式去领会和筹划自身的存在。换言之,人会在恐惧而又茫然失所的情绪中超越日常的沉沦,去对存在的意义有所思考和领悟。伊藤润二的漫画之所以能堪称恐怖的艺术,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此吧。


难以改编的漫画

伊藤润二的真人改编是一个让人欲言又止的话题。虽然老师的许多作品都曾被真人化,但不得不说都差强人意。与真人改编相比,虽然动画化的次数只有屈指可数的两次,但从口碑上来看,似乎比真人化的境遇要好一些。至少从豆瓣的评分来看,两次改编的评分都超过了及格线,而真人改编的情况就不忍卒视了。

说到底,漫画改编的思路不过是两种。一种是忠于原作,尽可能地去再现作品原本的精髓和韵味;另一种则是不忠于原作,借原作的概念或世界观来做自己的表达。有趣的是,伊藤漫画的两次动画化就分别采用了这两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次的动画化是2012年的OVA动画《鱼》。该片改编自伊藤润二的同名长篇漫画,讲的是步行鱼从海洋走上陆地袭击人类的灾难故事。

500

该作在动画化时选择了不忠于原作的方式,对剧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将男女主人公的角色任务对调,还加入了许多原作所没有的新角色。这种改编的结果是弱化和分散了原作的核心主线,同时加入许多新东西,使作品原本反思战争的主题成为众多凌乱表达中最为薄弱的一项,大大地让位于简单粗暴的人性优劣的道德评比。只能说,这样的改编在“破”原作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表达“立”起来。

在视觉风格上,动画版与原作的差异也很大。动画采用了大量无影作画,减少了原作中细密而又扭曲的线条描绘,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洁净清爽的感觉。虽然也尽可能地在角色身上用到了一些具有伊藤特色的排线阴影,但整体上的清爽感还是与充满腥臭的故事形成了反差。至于效果么,就见仁见智了,大家不妨自己去感受一下。

第二次的动画化是2018年的电视动画《伊藤润二惊选集》。不同于《鱼》的改编思路,该片采用了忠于原作的做法,其忠实程度还得到了伊藤本人的肯定。

500

《伊藤润二惊选集》选取了伊藤润二的26个短篇故事制作成13回的动画,其中第13回《富江》未在电视放送,而是以上下两部分的形式分别收录在BD/DVD的中卷和下卷中。总的来讲,这一次的动画化无论在故事上还是在画风上都尽可能地贴近原作,对于经典场面的还原也是尽量照搬。选篇上也尽可能囊括了伊藤宇宙的全明星阵容,富江、双一、押切和渊一个都不少。但是平心而论,该系列最终的效果仍然很难让人满意。

500

《时装模特儿》里的渊

500

《押切怪谈》中的经典场景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该系列作为一个伊藤杰作的集锦动画,在选篇和故事的排序上缺乏逻辑。它一方面想要通过精巧的短篇名作来展现伊藤润二的故事魅力,一方面又想把几大系列中的名角色都拉来撑场。这样做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地消费到所有伊藤粉丝的情怀,但对维持该系列短篇集锦风格的统一性,以及建立名系列中人物角色的连贯性来讲,都没有助益。

第二,该系列的制作水准也实在差强人意。作画崩坏,帧数不够,缺乏细节,表演僵硬,这些都是网友们对该动画的普遍评价。不得不说制作水准的不过关是这次动画化的最大硬伤。于是乎,所谓的忠于原作,也就成了一次令人尴尬的东施效颦。有多尴尬,只要看看下图就能一目了然。

500

《祖先们》原作和动画的对比

有人说,伊藤润二的漫画是有改编魔咒的,每一次改编都只能让人愈发感到原作的优秀。那么,伊藤润二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改编黑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伊藤润二的典型佳作是短篇漫画,要对这类作品进行改编并使其符合商业发行的一般时长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对原有的故事进行扩容,比如《长梦》的真人电影就在漫画的基础上续写了新的剧情,电影《案山子》则将《案山子》(《稻草人》和《墓碑村》)两部漫画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再添油加醋一番。然而,伊藤润二的一大妙处就在于故事短小精悍,常常在最揪心之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在这样的原作上增加内容,稍有不慎就会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500

第二种方式就是做短片集锦,像《伊藤润二惊选集》这样一回二话的形式其实就属此类。这种选择应该说是挺不错的,只是如果在选篇上不够谨慎的话,同样会有问题。

其次,伊藤润二以漫画形式所带给人的美学体验也很难转换为实拍和动画影像。我们在其作品中所感受到的或阴森、或压抑、或扭曲、或疯狂的各种感受,很大程度上都与由线条和灰度构成的伊藤式的黑白世界紧密关联。正如先前提到的,密集而又扭曲的线条在伊藤的画面里随处可见,这种遍布性就像《漩涡》中无处不在的漩涡图形,《至死不渝的爱》中四处弥漫的浓雾,《鱼》中那有灵魂的瓦斯气……等等等等一样。

换言之,伊藤润二的线条就如他故事中那些滋生的、蔓延的、蠕动的、增殖的、仿佛有生命般的恐怖意象一样让人毛骨悚然。另外,单纯的黑白两色也让光影的表现更为率性直接。当实拍和动画将色彩带入这些故事中时,也将色彩的温度、情感、层次和暧昧性带到了体验中。这两点相加,就使得漫画原有的冲击力和表现力都大打折扣了。

500

《画家》原作和动画的比较

不过,伊藤润二的漫画是否真的就无法被很好地改编呢?我想还远没有到就此做出定论的时候。相信今后我们依然会看到改编自老师漫画的真人或动画作品,就让我们抱着期待去畅想一下吧。

尾声

说了这么多恐怖的东西,最后来个轻松的结尾。

其实,在伊藤润二的世界里,并不只有恐怖,同样也有温柔动情和诙谐幽默的时刻。而伊藤老师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这一点只要看过《伊藤润二之猫日记:小四和小六》就一定能明白。在这本风趣的小册子里,不仅可以看到老师和萌猫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还可以看到老师同师母黑亚矢子之间的欢乐日常。而且据说老师今后也有意要创作不同风格的东西。也许下一次同老师的邂逅,我们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了。

500

顺带一提,师母笔下的猫咪们也十分可爱哦。

500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