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市场化改革后人才培养体制断裂是国足落后根源

很多人说中国足球不行是因为足球人口少。但很少有人深入探究根源。

​​ 我认为​根源在于,盲目市场化改革后足球人才培养体制断裂或者说缺失。

​ 为什么会这样?

​ 就是传统体校机制废弃,市场化的俱乐部和足校培养体制不堪大任。

回顾中国男足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体校机制培养人才,并且讲究技术流。这个体制下,1978年打开国门,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要不是经验不足和裁判偏袒,就已经进世界杯了。失利后中国足协错误认为是没有新西兰人高马大,放弃技术流,追求身高体壮和高空轰炸,一段时间内被冠以"中国头球队",导致水平下降,但一直处于亚洲第一档次,1988年还胜了日本。之后历次世界杯,没有缺席亚洲预赛,但因为教练水平和现场指挥等原因未能出线。90年代开始足球市场化改革,开启联赛体制,球员经验有提高,在世界名教米卢带领下于2002年进世界杯,这24年间的队员都是体校培养出来的,世界杯这批队员是体校体制最后的精英留存。

后面没有了这些精英,人才断档,自然中国足球就每况愈下。

为什么足球人才断档,是因为​90年代足球搞市场化(90年代的社会氛围就是全面市场化)。市场化不是不能搞,但是过于迷信市场的万能,不顾国情和实际甩包袱。在联赛机制开启后废弃了体校体制,冀望联赛中的各俱乐部梯队和社会上的足校培养人才。

​但俱乐部资本家是要赚钱,追求短期利益,甚至想搞一只球队包装几年后高价卖出,再加上搞梯队成本高,哪有精力财力搞梯队,所以看到俱乐部的梯队搞搞废废,球队都不一定长久,怎么可能梯队长久?

社会上的足校也是一样,也是赚钱为主,不稳固。

而且缺乏监管导致腐败,有本事没钱给教练的小孩进不了球队,得不到重用,甚至有的教练还打小孩母亲的主意。

所以俱乐部和社会足校这条腿根本走不好,不堪用。

再加上高考指挥棒,校园足球也没有。大家知道,日本足球靠的就是校园。

​因此,人才培养体制大幅弱化,足球人口自然萎缩断档,没有足球人口就没有合适球员,没有合适球员,哪来球星?所以中国足球不但无法进步,退步才是正常。女足也面临同样问题。

​相比较越南为什么进步快?

​ 因为国家出钱建足校培养。

上面是主因。

还有从1978年苏永舜失败后,错误的从技术流变成体力派,导致到现在一贯技术粗糙从而无法做好技战术配合,再好的教练也无能为力。还有足协的腐败和黑哨,国家队教练选拔的腐败和失误等等,但这些都是次要因素。

总结就是:盲目的市场化改革后,传统体校机制废弃,其它培养机制不行,导致没有足球人才。这就是中国足球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

其实其它三大球和其它运动项目退步都有类似原因。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恢复体校体制,多轨并行。

1、足球氛围浓厚和人体素质好地方建体校,国家出钱;全国招生。

体校为骨干;

2、鼓励俱乐部和社会足校建设,国家给予补助扶持。

社会是血肉。

3、广泛开展校园足球。但是以强身健体学习文化为主,发现人才为辅。

校园做补充。

4、上述三类之间,可以按市场机制,建立人才交流市场,体现市场价值,公开公平公正交流互通人才;

5、上述三类,内部开展全国性地区性比赛;18岁以下年龄段不分类别开展全国比赛;

6、通过上述比赛,丰富实战经验,挖掘培养人才。

7、在上面比赛挖掘出的人才基础上,组建18岁以下各年龄段体校、俱乐部、足校、学校队;

8、在上面基础上,结合各级地方和国家级运动会,组建18岁以下年龄段省市县队;

9、在18岁以下省队基础上组建18岁以下国家队;

10、18岁以上球员,合适的进入俱乐部,参加各级职业联赛,不合适的进入社会工作或读书;

11、从职业联赛中选拔18岁以上国家队成员。

12、这些学校中,学习足球同时不可荒废文化教育。

在上面人才选拔基础上,还要:

1、建立职业联盟,职业联赛由职业联盟负责;

2、足协只管各级人才培养、国家队建设及比赛和职业联赛以外的比赛,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的规划和廉政监督反腐败;

3、确立拉丁派技术流风格。紧抓个人技术和配合;

4、建立好各级比赛机制;多到先进国家比赛培训;

5、请好各级尤其国家队教练,抓好各级好教练培养;

6、鼓励球员出洋;

7、重视职业俱乐部生存,稳定职业俱乐部数量;

8、抓好监督和廉政,杜绝腐败;

如此干十年,中国足球振兴,不是奢望。

不但中国足球这样,其实其它运动,都可以借鉴类似方式。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