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因为赢了德国队被枪毙

卡塔尔世界杯爆冷不断,先是阿根廷不敌沙特,紧接着,日本队又以2比1的比分战胜德国。

今天,不整硬核长文,忙里偷闲,跟大家讲一个关于足球的小故事。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支球队,因为踢赢了德国,惨遭盖世太保报复,多数球员死于非命。

有部电影,就是根据这桩真实事件改编,名叫——《胜利大逃亡》。

500

一场特殊的赛事

《胜利大逃亡》虽根据悲剧事件改编,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喜剧,由史泰龙,迈克·凯恩,以及球王贝利主演。

500

二战晚期,某纳粹战俘营,位于法国境内,收容盟国战俘若干。

战俘分两类,一类是军官,一类是士兵。军官们暗中聚会,筹划越狱事宜,士兵们心比较大,每日踢球取乐。

德国军官史坦纳,是前国家队退役球员,看着踢球的战俘,技痒难耐。有次,皮球滚到史坦纳脚下,战俘哈奇(史泰龙饰)请求他踢过来,史坦纳脚尖一挑,自顾自地颠起了球,技法高超。

当时,德国纳粹攻势下降,渐显疲态。为鼓舞士气,史坦纳突发奇想,搞一场足球比赛,让人高马大的德国队对抗盟军战俘队。

史坦纳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战俘科比。

科比是英军上尉,也是前英国国脚。科比说,踢比赛可以,但有条件。首先,要供应特别口粮,肉类,新鲜蔬菜,鸡蛋,啤酒;其次,要有统一队服,鞋袜;第三,自由挑选球员,不分军阶,能者居之。

从几百名战俘中,找出11个会踢球的,并非易事。

最厉害的种子选手,就是由球王贝利饰演的战俘。他颠球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科比问他从哪里学的,贝利说,我从小就在街道上颠橘子。

500

史泰龙饰演的哈奇,则是最令科比头疼的球员。他是个美国人,积极性很高,却不怎么会踢球,每次踢着踢着,就情不自禁地用手扑球,错把足球认作橄榄球。

科比灵机一动,让哈奇当了守门员。

比赛定在8月15号,地点是作为占领区的巴黎,对大众开放。

球赛背后,双方都打着各自的算盘。德国纳粹想借这次球赛,振奋士兵斗志,顺带向占领区的民众宣传一下“大德意志共荣圈”的理念。

500

盟军这边,则想借着球赛,搞一次战俘大逃亡。其中,球队里的哈奇,就是越狱老手。

科比提出,要让东欧战俘参赛。纳粹起初不同意,说这些人都是战犯,关在集中营,早晚要见马克思。在科比坚持下,纳粹做出让步,让他开个名单。

500

胜利大逃亡

在训练的当口,哈奇逃出战俘营,跟游击队接上了头,制定逃亡计划。然后去而复返,假装被捉,重回战俘营。

哈奇回来后,被纳粹关了禁闭,却受到其他战俘的热烈欢迎。

科比据理力争,坚持让哈奇出赛,声称,除了他,没有人能守门。纳粹虽不情愿,也只好勉强同意。

比赛那天,巴黎球场人山人海,民众蜂拥而至。

纳粹士兵,披坚执锐,牵狗携抢,巡逻赛场。印有纳粹卐字标志的横幅和旗帜遮天蔽日,德军高层安坐看台一隅,胜券在握,洋洋自得。

500

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球赛,纳粹却偏要惺惺作态,特意找了个瑞士裁判,以示“公平”。而盟军这边,哈奇接到暗号,中场休息,即是逃亡之时。

比赛开始。

德国球员无视规则,冲撞犯规,裁判却假装没看见,没过多久,德国即攻入一球。

凭借作弊进球后,除了少数德国军官叫好,看台上鸦雀无声,异常压抑。德方打开音响,公放提前录好的掌声和欢呼声,制造出“假高潮”的氛围。

赛场上黑哨不断,犯规频仍,德国球员一记窝心脚,将盟军的头号球员贝利踢得七荤八素,受伤离场。

上半场结束,德国四比一领先。

中场休息时间,哈奇将众球员领进一个房间,房间中央,有一水池。

众人围定水池,面面相觑,不知所谓。突然间,水池发出声响,裂开一个口子,水流尽后,有人从裂口中探出头,招呼众人,从密道中逃走。

面对“出口”,盟军球员们却犹豫了,他们不愿临阵退缩,决心将比赛踢完。

下半场开始,盟军球员重返球场,士气大振,奔跑如飞,过人拼抢,犹如开挂。他们顶着黑哨的压力,面对如狼似虎的纳粹,踢出了尊严。

电影用慢镜头,细腻刻画了球员的风采。

500

尤其是守门员哈奇,他全神贯注,看定对手,扑出了一次又一次射门,而在球门背后,盖世太保牵着狼狗缓缓走过。

盟军队接连攻进三球,本应将比分扳平,谁料,裁判昧著良心,颠倒黑白,说最后一球不算,还是德国队领先。

离比赛结束还有最后四分钟,贝利不顾伤痛,主动请缨,重返赛场。贝利上场后,得到队友传球,晃过数人,一个倒挂金钩,洞穿纳粹球门。

全场欢声雷动,一片沸腾,就连纳粹军官史坦纳也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

比赛即将结束,裁判吹响最后一次黑哨,判给德国一个点球。最后关头,哈奇奇迹般地将点球扑出,纳粹伎俩用尽,还是赢不了盟军队。

观众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他们高喊胜利,唱起《马赛曲》,冲破纳粹的武装封锁,潮水一般涌进球场,掩护着战俘球员们逃离出去。

这场胜利大逃亡,终于尘埃落定。

500

500

残酷悲剧

皆大欢喜的《胜利大逃亡》,其原型是个令人唏嘘的悲剧。

1942年,苏德战场陷入僵持。为粉饰太平,占领乌克兰的德军,组织了一场国际足球比赛。

得到消息后,基辅一家面包店的老板科尔迪报名参加。

科尔迪是个球迷,他运用资源和资金,网罗了好几位足球运动员,组建了一支球队。报名参赛后,科尔迪将这支球队命名为“俄罗斯”。

这支名不见经传的“面包队”一鸣惊人,先是7比2狂胜乌克兰伪军队,接着又6比2大败匈牙利队,第三战最为痛快,竟然以11比0的悬殊比分痛宰罗马尼亚队。

基辅为之轰动,纳粹为之胆寒。

接下来,面包队迎来最大敌手纳粹德国。对德之战的第一场,面包队6比0击败德国陆军队,第二场比赛,5比1战胜德国空军队。

纳粹输红了眼,强制德国空军队和面包队重赛。

在比赛中,德国队用尽各种方法夺取胜利,犯规,冲撞,甚至殴打乌克兰球员,对此,党卫军的裁判视而不见。

尽管如此,纳粹仍然无法赢得比赛,上半场乌克兰人3比1领先,中场休息时,一名德国军官闯入更衣室,威胁面包队球员,不许他们获胜。

乌克兰人不惧强暴,将比分定格为5比3。

和电影《胜利大逃亡》的圆满结局不同,现实中,这些乌克兰人并未逃出生天。

赛后,因乌克兰人“不给面子”,纳粹展开了丧心病狂的报复,将他们抓进集中营,经过一番酷刑折磨后,大部分球员被杀害。

当我们谈论足球和世界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是球星,啤酒,赌局?还是政治,死亡,灾难?

每一场比赛,每一场胜负,都能催生大量谈资。玲珑精巧的段子,被批量生产,游走于一张张麻木不仁的嘴,而历史的沉疴,人类的伤口,躺在那里,静悄悄的,不为人知。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接下来,蓝钻将推出关于2022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的硬核长文,敬请期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