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争议的世界杯

11月21日,第22届卡塔尔世界杯正式拉开序幕。

与这两天看球的热闹不同,赛前,本届世界杯屡遭非议。

作为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卡塔尔的中标让国际足联再次面临腐败质疑。在奈飞的纪录片《不为人知的FIFA》里,甚至直言卡塔尔就是靠行贿才赢得本届世界杯的举办权。

加上所谓人权组织针对卡塔尔宣布同性恋非法跟赛场劳工死亡提出的批评,有人提出:本届世界杯是“史上最受争议的一届”。

但放眼历史,要论“最受争议”,怎么也轮不到卡塔尔世界杯。

在足球圈,有这么一句话:“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

那非和平年代呢?

1934年3月,奥地利联合匈牙利,与意大利共同签署了《罗马协议》,协议规定,意大利承诺保障匈牙利不受德国吞并,匈牙利向意大利提高经济利益。

但对时任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来说,这份协议换来的经济收益还不足以缓解经济危机下疲软的国内经济困局。于是,他把目光盯上了两个月后就要在意大利本土举办的新兴体育赛事——世界杯

500

豪门恩怨

墨索里尼跟足球渊源颇深。

1928年,意大利豪门球队AC米兰主席皮耶罗.皮雷利自掏腰包,出资建造了专属自己球队使用的圣西罗体育场

500

这座体育场豪华程度吸引了整个欧洲的瞩目,自然也受到了墨索里尼政府的注意。

在圣西罗体育场正式交付使用那天,墨索里尼政府特意派人代表意大利政府为体育场剪彩。剪彩完后,墨索里尼政府就顺道强行征用了这座私人出资建造的球场。

而墨索里尼征用这座球场的目的,是为了给安布罗西亚纳队弄一个专属球场。

这个颇受墨索里尼照顾的安布罗西亚纳队,其实也是他给自己强行征用的私人球队。在成为墨索里尼的私人球队之前,安布罗西亚纳队还有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字——国际米兰

在墨索里尼的蛮横面前,国际米兰也有苦难言。

在被强行征为老墨的私人专属球队后,奉行纳粹主义的墨索里尼对国际米兰名字里的“国际”两个字不太感冒,就又强行给球队改了这么个大家无论看多少遍都记不住的名字。

有了私人球队后,老墨自然希望自己的球队就是最亮的那颗星。在看到AC米兰的老板居然比自己还豪横建了个大球场,抱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原则,就顺手给抢了过来。

老墨是爽了,可AC米兰就很不爽了。奈何人家是总理,自己只能憋着。等到1945年墨索里尼倒台后,AC米兰终于可以向意大利政府讨回自己的球场了。但意大利政府转头看看此时已经改回本名的国际米兰,很无奈地跟AC米兰说道:

“你们两家都是纳粹的受害者,要不就共用一个球场吧。”

AC米兰一脸问号:就因为国际米兰也是纳粹受害者,所以我就得跟他共用我自己出钱建的球场了?

国际米兰也一脸问号:就因为我也是纳粹受害者,所以我就能跟AC米兰共用他花钱建的球场了?还有这好事儿?

于是,两大豪门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共用一座球场,直至今日。

而这段纠缠至今的糊涂历史,始作俑者就是墨索里尼。

而墨索里尼与世界杯的故事,又为足球这项体育赛事刻上了一道关于时代与战争的烙印。

500

举办权之争

1929年,国际足联决定举办首届世界杯。听闻消息后,对足球颇感兴趣的墨索里尼势要拿下首届世界杯的举办权。

国际足联听说老墨来竞选了,二话没说就果断拒绝了他。

“意大利?无论足球还是国家,它什么时候支棱起来过了?”

足球的事儿只有玩足球的能做主

秉着对足球专业的尊重,最终,国际足联决定把首届世界杯的举办权交给在足球领域有着绝对实力的乌拉圭

这把墨索里尼气的够呛,他一怒之下联合一众欧洲国家,拒绝参加首届世界杯。

东道主乌拉圭表示你爱咋咋地,不管有没有你们参赛,冠军都是我的,结果都一样。

果然,乌拉圭轻松夺冠。但风水轮流转,四年后,就该轮到乌拉圭闹脾气了。

1933年,第二届世界杯提上日程。为了拿下举办权,墨索里尼政府在意大利疯狂修建球场,以十足的诚意“打动”了国际足联。

经过国际足联漫长的8个月讨论后,意大利成功获得了第二届世界杯的赛事举办权。

这让上届冠军乌拉圭很不爽。不是说足球的事儿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足球吗?

“意大利?无论足球还是国家,它什么时候支棱起来过了?”

于是,乌拉圭也学着上次意大利的做法选择弃赛,乌拉圭队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支卫冕冠军缺席下届比赛的球队。

有人忧愁有人欢,拿到主办权后,高兴坏了的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国内大街小巷地到处宣传这一好消息,还自信满满地宣布:意大利队的世界杯之路,要从预选赛开始踢。因为踢的越多,就越能向外界证明意大利拿下主办权凭的是实力!

于是,在墨索里尼的自信面前,意大利队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支通过预选赛晋级世界杯的东道主球队。

而在当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从预选赛开始,老墨就用一系列骚操作成功向世人证明了:

足球的事儿并非只有玩足球的能做主,足球之外的因素也能左右。

500

挺进世界杯

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因为总理墨索里尼夸下的“从预选赛开始踢”的海口,东道主意大利队只能苦逼兮兮为了世界杯门票冲刺。

而它的预选赛对手,是希腊队。

顶着墨索里尼“要证明意大利是凭实力拿下主办权”的政治压力,意大利队首战4:0完胜希腊队。

当然,这个成绩离不开墨索里尼在赛场上光明正大的贿赂裁判。

在那个红黄牌都没诞生的古早年代,球员如果离开赛场了,那就只有两个原因:要么动静闹得太大被警察强制带离球场进了局子,要么就是被对方球员打得抬下了球场进了医院。

在这样的背景下,望着看台上总理那不成功就成仁的威胁目光,意大利球员们无一不化身少林俗家弟子,在世界面前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少林足球:我主业修车的,口袋里带个扳手很合情合理吧?

看台上,墨索里尼对意大利队的这种做法很满意,仗着是自己的主场,直接就当着全部人的面跑去做裁判的工作,让裁判也别管了——反正除了报警外你本来也管不了,而警察,也得听我的!

第一回合就这样结束了,老墨对结果很满意。可第二回合就没那么容易了:根据规则,这次比赛要去希腊国内比,不在自己主场了,意大利队那套功夫足球还玩的起来吗?

要不小心真玩砸了,连世界杯的门票都拿不到,自己可就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赛前,希腊足协突然就收到了一笔数量惊人的现金,送钱的表示要给希腊足协修一座新的办公大楼。

这可把希腊足协给愁坏了,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后,希腊当即宣布:

对不起世界,对不起足球,本人因故不得不遗憾地退出本次世界杯了。因为,我要建新房子啦!

没错,那个送钱的人跟墨索里尼一样是个光头。更巧的是,那个光头的名字刚好也叫墨索里尼。

总之,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意大利队顺利挺进了世界杯。墨索里尼也成功向世人证明了:意大利就是凭实力拿下的主办权!

但对意大利队的球员们来说,挺进世界杯后,才是真正的战争。

因为在决赛前,墨索里尼给他们下了死命令:

拿不到冠军,所有球员,统统枪毙!

500

生死世界杯

1934年,晴空之下,战争的阴云已然潜伏于整片欧洲大陆。而对所有人来说,相比于尚未爆发的战争,那个尚未退散、由华尔街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更令政治家们感到不安。

政治与经济是政治家们作出一切决定的唯二因素。

墨索里尼也不例外。

一方面,他试图通过意大利东道主的身份拿下世界杯冠军,以此振兴国民经济;但另一方面,作为纳粹主义者,他同样希望能靠意大利队的夺冠,进一步宣传自己的人种优越论。

为了达成这两个目的,墨索里尼无所不用其极。在确定意大利队挺进世界杯后,他又展开了一系列动作,而这些举措,至今仍影响着世界杯。

老墨对意大利足球有着清醒的认知:意大利队是挺强的,但又的确没强到可以万无一失地拿下世界杯冠军的程度。

于是,他开创了“规划球员”模式:让别国运动员申请意大利国籍,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为意大利队的球员。

在墨索里尼政府执政下,意大利的口碑可没那么好,这种名正言顺请外援的做法自然不可能受到他国名将的欢迎。

但作为纳粹主义者,墨索里尼可不管你是不是愿不愿意加入意大利籍,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能让你成为那个意大利籍的规划球员就行了。

于是,在老墨的威胁下,阿根廷球员路易斯.豪蒂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位代表两个国家参加世界杯的球员。

500

除了路易斯.豪蒂,墨索里尼还“引进”了多名明星球员,这让1934年的意大利队成为了全明星阵容。

但这些规划来的明星球员毕竟跟最先的意大利队缺少磨合,为此,墨索里尼又下令球队封闭集训一个月,除了让球员之间能尽快度过磨合期外,也让外界无从得知意大利队的战术安排。

规划球员、封闭集训,这两套由墨索里尼首创的世界杯方法论被体育界沿用至今。

做完这些后,1934年5月27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意大利队迎来了第二届世界杯的正式比赛。

首战,意大利队同样发挥了少林足球的传统,以7:1的逆天成绩,大败美国队。

在这之后的每场比赛,意大利队都以同样的方式取得了胜利,并一路挺进了决赛。

而就在决赛前一晚,墨索里尼又给意大利队带来了更劲爆的消息:这场比赛,既分高下也决生死。但决的,不仅仅是你们足球生涯的生死,更是你们肉体的生死。

一众球员瞠目结舌,那些被规划的外国球员在得知这一死命令的受众范围也包括自己时,除了用墨索里尼听不懂的外国话骂墨索里尼外就剩下骂墨索里尼的生物学母亲了。

这种生与死带来的压力被延续到了赛场。

决赛时,即便有“少林功夫”傍身,意大利队依然频频出错,在比赛的第70分钟,对手捷克队破门进球。

距离比赛结束不到20分钟了,不出意外的话,意大利队队员们的生命也就只剩这20分钟了。

关键时刻,从南美规划来的两名球员发挥了作为名将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将比分扳平。

到了加时赛,被誉为“百年国米人物”的意大利籍球员梅阿查的射门终于将比分反超。

500

就此,意大利队顺利拿到了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冠军。

500

世界杯的夺冠给意大利疲软的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墨索里尼更加大肆地宣传人种优势论。

但对意大利队的球员来说,冠军并没给他们带来多少成就感,因为很多人说,他们的冠军,是因为对手捷克队在得知意大利队的处境后,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故意放了水。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1934年的世界杯,那就是:在关于足球的战争里,还事关生死。

无论如何,球员们活下来了,在生与死的战场里,意大利队的确赢了

但就在那届世界杯结束后的第三天,墨索里尼就前往威尼斯会见一个重要人物——希特勒

1934年8月2日,距离第二届世界杯结束不到两个月,于一年前就已控制政权的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元首。

于是,等到下一届世界杯时,这句一句话总结又变成了——在生死的战场,顺带夹杂着足球。

500

战争与足球

1933年11月,法西斯运动遍及23个国家。等到半年后意大利世界杯开幕时,法西斯运动蔓延至世界30个国家。

纳粹主义的盛行已然影响到了第二届世界杯的走向,到了1938年的法国世界杯,无疑更加验证了我们最开始的那句——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或者说——足球也只在和平年代被称为战争

1938年初,中国进入全面抗战。而在欧洲,介于意大利夺冠后墨索里尼的政治收益,希特勒正召集着一众足球专家,计划为德国制定出一套万无一失的夺冠方案。

最终,希特勒决定采用墨索里尼的规划球员方案。

当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在希特勒的高压政策下,99%的投票者都支持德奥合并。随后,希特勒跨时代地把一整个奥地利队都规划为德国队——从足球的角度看,这样能缓解球员之间的磨合问题,而从政治的角度看,能进一步向世人证明德奥合并的合法性。

希特勒的这一举动难倒了国际足联。

好端端的世界杯16强,被小胡子硬生生搞成了15强,这还怎么安排赛制?

国际足联必须赶紧找到替补者。介于当时遍布欧洲的战争疑云,秉着谁也不得罪的原则,世界杯门票被主动送给了德国与法国之间的中立国荷兰。

但国际足联的麻烦并没有得到解决。

很快,美国又宣布退赛,理由是作为虔诚的基督徒,有球员拒绝在周日上场比赛。

但这只是官方的说法,更多人认为,美国退赛是对欧洲绥靖政策的延续

谁都知道这次世界杯不是单纯的足球,而美国并不想卷进那个即将席卷整个欧洲的麻烦。为此,国际足联又赶紧找了古巴队填坑。

但关于球队数量的麻烦又一次摆在了国际足联面前。

阿根廷向组委会抗议:作为全球性的赛事,世界杯不该在同一洲举行两次。而这次,唯一有资格举办赛事的就只有美洲最强的阿根廷。

这一天真的说法让国际足联深感疑惑:你到底是德国还是美国?为什么敢让我去得罪法国?

阿根廷的诉求并没有被国际足联理会,于是,阿根廷选择在最后一刻愤然退赛。

阿根廷的弃赛并没有让国际足联感到为难:15支就15支咯,又不是不能比了。

1938年6月4日,第三届世界杯在巴黎王子公园球场拉开帷幕。

首轮出场的就是备受瞩目的德国队。

在规划了一整支奥地利队后,所有人都想看看两只强队的融合到底是1+1大于2,还是你希特勒的痴心妄想。

希特勒自然知道大家想看什么,为了证明德奥合并的政治正确,他在赛前特意规定,出场球员必须德国队跟奥地利队各占一半。

这一决定让希特勒后悔莫及。那些被迫规划进德国队的奥地利球员以成为德国队一员为耻,内部矛盾重重的德国队被对手瑞士队送回了老家。

赛场一轮游的结局让所有人看了一场希特勒的笑话,巴黎市民为瑞士队欢呼不止,足球场内也掀起了一波反法西斯的热潮。这种局面很快就扩散到了全法国,法国人特意制作了诺大的海报,向纳粹德国喊话:如同马其诺防线的坚不可摧,世界杯的冠军也注定与德国无缘。

但一年后,德国的坦克就用更残酷的方式告诉法国人,你今天开的玩笑并不好笑。

德国的失利让同为法西斯阵营的墨索里尼倍感压力。但夺冠热门巴西队的遭遇又意外地让意大利队顺利挺进决赛。

在巴西队的第二场比赛中,巴西队与捷克队爆发了赫赫有名的“波尔多之战”。

双方队员产开了一场足球之外的身体混战,赛场的失控让法国政府紧急召来30名警察维持治安,双方三名球员被赶来的警察驱逐出场,四名球员因打斗受伤被抬下了球场。

500

介于这次经历,艰难赢下比赛的巴西队在挺进半决赛后,猛然发现对手竟然是那个在上届世界杯中以心狠手黑著称的意大利队,吓得教练赶紧把两位主力选手“藏”了起来,不让他们上场,免得被打坏了。

这让意大利再一次顺利挺进决赛。

赛场上,在墨索里尼的强制要求下,意大利球员换上了代表纳粹的黑色队服,而他们的对手则是实力没那么强劲的匈牙利。

500

上一届世界杯的历史再次重演,意大利队并不费力地以4:2战胜匈牙利,又一次获得了世界杯冠军。

500

墨索里尼的政治意图再次达成了,并向元首证明了自己在法西斯阵营里的重要价值。

“德国没办成的事儿,意大利办成了。”

可就在意大利队再次站上冠军台的同时,匈牙利的守门员蔡博对媒体说:

“今天我拯救了11个人的生命,他们在开赛前告诉我意大利队接到了墨索里尼的一封电报,上面只写了三个字——‘胜或死’”。

END

部分参考资料:

1纪录片《世纪杯往事》

1《输球直接枪毙!1934年第二届夺命世界杯》,闷声说球,b站

1《世界杯记忆:战争阴云笼罩下的1938年世界杯》,北京体育广播

1《战争与和平:二战阴云下的“上古”世界杯》,浩然文史

1《波尔多之战》,足球的奇妙冒险,来源:懂球帝

1《1938:世纪杯与现代巴西》,澎湃新闻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