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青年人,对于社会分配问题的抱怨是对的,但对背后形成机制的了解往往是反的

【本文来自《不能一味的说现在年轻人好逸恶劳,差距都是比较出来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现在的青年人,对于社会分配问题的抱怨是对的。但背后形成机制的了解往往是反的。

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前30年(1949——1979)的劳动报酬确定原则,恰恰是等级工资制。日本叫年功序列制。它的特征,一个是要求固定工资占比不得低于工资收入的80%。也就是坚持保持大部分人的主要收入是合同约定的工资,而不是劳动效率决定的奖金和绩效。另一个就是坚持保持工资等级。学徒工,正式工,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工资有明显差距,还有就是按照工龄年头涨工资。工作年限越长,拿的越多。工作30年的小学学历的锅炉工,比在单位工作3年的大学生工资高得多。

这个看似非常不公平,但实际效果,恰恰是导致社会整体收入相对差距不大。这个分配制度的文化逻辑,就是著名的庸才社会。庸才社会的定义,是指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没有承担重大历史和社会使命的能力,也没有这种义务。大部分人的人生目标,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过上小确幸生活。所以治理庸才社会,只要满足这种基本需求即可。没必要刺激社会竞争激烈化,更没有以优胜劣汰来制定社会运行法则。日本根据自身是庸才社会的特点,制定了这种分配模式,实现了 1亿总中流 的分配目标。

现在我们搞的劳动报酬原则,恰恰是美国模式的自由工资制。自由工资制表面原理,是雇主和被雇佣者,通过市场自由议价确定劳动报酬。实际上是根据劳动效率(劳动者对资本的贡献大小)来分配。美国实行自由工资制的结果,是高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岗的普遍报酬,远远高于一般劳动者。并且有意识通过这种分配差距,刺激竞争,深化优胜劣汰的社会结构,以完成重大的社会使命(远景目标)。

所以说,分配制度容易改,最不容易改的是文化谱系,是文化偏好。中国青年人文化心理不改,就算平均分配了,过不了多久,还会出现新一代的青年人抱怨 万马齐喑究可哀 的舆论。还会出现怪收入都一样多,导致人们懒惰不上进的舆论。中国是一个经过革命的国家。美国是革命建立的国家,现在如果说文化偏好,谁最像美国,恰恰是中国社会。

中美都是不甘平庸的民族。美国自诩上帝的选民,要建立 山巅之城,完成上神的契约。中国人相信自己是民族精神与历史的继承者,必然要复兴华夏的文明巅峰。这两者的文化心理偏好,绝不可能接受庸才社会论,小确幸论生活方式。所以想要中国的劳动分配制度利于躺平,应该是很难的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