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悲情,给岳飞带上了不少光环

【本文来自《岳飞的出身、经历、结局,更能唤起人共情,其人品、治军打仗、文学造诣都碾压关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戴上草帽不言肃
  • 其实说到“武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应该首推戚继光。

    从兵法到练兵到战阵、武器和实际的战争实践,戚继光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

    在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转折期,戚继光几乎带领从陆军到海军实现近代代战争模式跨越。

    在军队训练和实战方面,从军纪到战斗作风和战斗技巧,戚继光几乎实现了精兵之路,这个看看戚家军成军后从南到北的战绩和士兵战损比例就知道了。

    这样的爱国军人,最后失败于皇权的猜忌、失败于儒家文官的派系斗争。

    设若,明朝能够给戚继光多一些空间的话,也许中国古代历史上将发生一次决定性的军事革命。

    在这一点上,戚继光和岳飞同样悲情,而且戚继光更悲情。

那不是。

戚帅是我的偶像,但是就悲情来说,戚帅确实是不如岳飞岳帅。

戚帅其实一生还算平顺。戚帅是官三代,他爹 和爷爷都是大明的武官,而且中层以上。

戚帅早年跟吴宗宪-严蒿这条线,吴-严对戚帅实在是有知遇之恩的。后来跟张居正张相,张戚为知已,一喝一和,成就了大明的中兴。

后来,张相被清算,戚也被攻击-解职,然后贬为广东总兵官,归乡,贫病而死。至死明还是肯定戚帅的。

这里面要说的是,戚帅一生功业,虽然天才不凡,但还是靠着朝廷的资源和权臣的关照。

岳帅父亲亡故。农民出身。早年当兵,还是民兵。倒霉催的,参与了童贯的北伐,九死一生,跑回老家。后来又重新投军,立功不赏,还因为个性突出屡屡被领导压制,好几次准备杀头。后来投军抗金,被八字军出卖,和王彦不和,不得已带兵逃离。结果还被后来的领导认定是逃兵,一抹到底,差点杀了。后来宗泽认为国家大败,是用人之际,不能随便杀壮士,才放了岳飞让其立功赎罪。

后来在宗泽军中,岳飞收拢民军起家,屡立战功,初露头角。后来在赵构军中,岳帅有数次救驾复国之功,才被赵构视为心腹提拔上来。岳飞军的形成,基本上是岳飞自行收拢民军,俘虏,盗匪,边打边练而成。岳飞军的军费一多半都是岳飞自筹而来。赵构对岳飞军的支持实际上比较有限,主要是一个大义的名份,和一半左右的军费。

后来岳飞被杀,其真正的原因是赵构和朝廷不愿再收复中原,不愿北伐,想投降求个苟安。而赵宋有资格投降的原因,恰恰是岳飞韩世忠吴氏兄弟等人浴血奋战的结果。要不是岳帅等人浴血奋战,屡战屡胜,扭转形势,赵宋朝廷求投降也不可得。

更可悲的是,宋朝恢复的历史机遇只有这么一次。岳帅死后,韩世忠解职归老,吴氏兄弟离心,中原劲卒老去,宋军再无恢复的战力,后来南宋数次北伐都惨败、无能为力了。然后就是百年苟活,神州陆沉。汉人十不存一,中华民族传承万年到了灭亡的最后关头。这是最大的悲剧。

有宋时,宋朝廷杀岳帅,官员士绅阿奉秦桧赵构的很多,叫好的很多,置身事外的更多,敢为岳帅说句公道话的极少。真正为岳恢复名誉形成共识,是明代的事了。有宋一代,对岳帅其实是否定的多。这才是悲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