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东方母多贤——读《三国志》之三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中说道,黄武三年(224年)夏,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访问蜀国。九月,魏文帝曹丕出兵广陵攻打吴国,他临江而望,说了句“吴国有人才,不可以图谋攻取”,即引兵而还。就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吴国的陆地疆域大致在今天的华东与华中、华南相毗邻的广大地区,其扩张鼎盛时南方治所一度到达了今天越南境内。《吴志》网罗了吴国史上所有的杰出人才,如周瑜、张昭、鲁肃、吕蒙、顾雍、太史慈等等。若说史书记载他们的生平与功业让我有浓厚兴趣的,莫过于一个相似的事实:由寡母养育成才的。这可以说是《吴志》,与《魏志》《蜀志》相比,比较鲜明的亮点。每次读到相关内容,总让人感受到一道道绚烂的东方母性之光。

    《吴志-周瑜传》载道,周瑜(175年—210年)是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约公元190年,孙坚发动义兵讨伐董卓,把家人迁到了舒县。孙坚的大儿子孙策(孙权是二儿子)与周瑜同龄,两人处得十分要好,周瑜把路南一处很大的屋宅让给孙策居住,彼此升堂拜母,互通有无(意思等同于结拜兄弟)。

500

《三国》剧照,以下同

    《吴志-张昭传》载道,张昭(156年—236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末大乱,徐州士民大都去了扬州避难,张昭也渡江南下。孙策创业,任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二人升堂拜母,有如同辈旧友,文武之事,孙策全都委托张昭处理。孙策临死,把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领群僚辅佐孙权。

    《吴志-孙策传》说孙策为人,容貌俊美,说话风趣,性情豁达,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善于用人,因而官民凡是见过他的,无不尽心竭力,乐意为他效命。从孙策与周瑜、张昭等吴国开国元勋的结交来看,孙策的为人的确不假。只可惜,25岁不幸遭人暗杀身亡。

    史书提到孙策与周瑜、张昭等人结交时,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细节:“升堂拜母”,却不是拜父。从这些“义结金兰”的人生大事中还透露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风气,一是,母亲与父亲在家庭权威方面至少可以等同;二是,张昭年纪稍大,而周瑜才十五六岁,却只有母亲健在,作为三国时代杰出将帅的周瑜可以说是由母亲一手教养成才的。

    《吴志-鲁肃传》说,鲁肃(172年—217年)是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他一生下来就没了父亲,和祖母一块生活。鲁肃家境富裕,性好施舍。其他就不多抄录了。

    孙权和孙策的为人作派有所不同,两兄弟的作为对应的是两人所处的创业的不同阶段,毕竟是时过境迁了,在孙权与为他做了19年丞相的顾雍的交往中可见一斑。

    《吴志-顾雍传》载道,顾雍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孙权做吴王后,顾雍受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年),顾雍把母亲从吴县接来。母子一到,孙权就前去祝贺,并当庭迎拜其母,公卿大臣无不赶来相会,稍后太子也过来庆贺。

    孙权迎拜顾雍的母亲只是表达尊重,当然,这对顾雍及其老太太来说已经算是一种天大的面子,其父若有知,会不会感动到眼泪糊鼻涕呢,只是没机会了。

    《吴志-虞翻传》载道,虞翻(164年—233年),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当初,本郡太守王朗让他在自己手下做功曹(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孙策征讨会稽,虞翻当时正遭父丧,闻讯,他穿着丧服赶到郡府,这时王朗也正打算去找他。虞翻脱去丧服入见王朗。劝说他避开孙策的兵锋。王朗不听,出战失败,不得不浮海逃生。虞翻一路跟随,尽心服侍。他们逃到东部侯官(今福州),侯官县长关闭城门不予接纳,虞翻前去通融,方得入城。王朗对虞翻说:“您家有老母,该回去了。”虞翻刚到家,孙策便依旧任命他为功曹。孙策用朋友之间的礼节来对待他,还亲自到虞翻家登门拜访。

500

    虽然史书未曾具体提及孙策此次登门拜访是否有拜虞翻之母,但以孙策向来的作风肯定是免不了这等拜母礼节的。

    接着说,孙权当政后,任命虞翻为骑都尉。虞翻数次犯颜觐见,孙权很不高兴,加之他生性不能迎合世俗,经常受到毁谤,坐事被流放在外。读到这里,我很关心虞翻的老母是否还健在,他被流放在外,等于受了辱,老太太该如何是好,很遗憾未见提及。

    再后来,孙权做了吴王,设宴欢庆。欢庆宴会将近终了,孙权起身去向群臣敬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接酒杯。孙权离去,虞翻起身入座。孙权于是大怒,拔剑要杀虞翻,陪坐的人无不惊慌失措,只有大农(官名)刘基迅速起身抱住孙权谏止说:“大王喝了三杯酒以后便杀善士,尽管虞翻有罪,可天下人谁又知道?再说大王以能容纳众贤,使得天下归心,现在已朝将此丢掉,可以吗?”孙权说:“曹孟德(曹操)尚且杀了孔文举(孔融),我杀个虞翻又有什麽?”刘基说:“孟德随意杀害士人,天下人都非难他。大王躬行道德仁义,誓与尧、舜一比高低,怎能拿他来自喻?”虞翻因此免于一死。

    孙权积怒甚多,于是把虞翻流放到交州(今越南河内)。交州在史书上是个何等蛮荒之地,就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是读到此处,最让我着急的依然是那个问题。

    三国时代的母亲们是手执教子之鞭的,真正称得上是肩负起“子不教,母之过”的重任。

    孙权曾用“鸷鸟数百,不如鱼鹰一只”来评价一位能干的大臣,他就是在荆州大败关羽的吕蒙(178年—220年)。创业功臣卧病,孙权最为牵肠挂肚的,也首推吕蒙。吕蒙病重期间,孙权亲自过去看望,并命道士在星辰下为吕蒙请命。42岁便病亡的吕蒙缘何能如此投孙家兄弟的胃口,接下来就从《吴志-吕蒙传》中抄两段描述吕蒙早年活动的文字,一窥其奥。

500

    吕蒙,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他少时南渡,投依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部将,曾几次奉命征讨山越(土著民)。吕蒙年轻时不好读书,十五六岁时,偷偷跟着邓当去打山越,邓当回头看见了他,大吃一惊,呵斥他,他也不回。邓当回来后就把此事告诉了吕蒙的母亲(看清楚,不是父亲),吕蒙的母亲气得要惩罚他,吕蒙说:“贫贱日子不好过,倘若作战立功,富贵即可到来。况且不进虎穴,怎能捉住虎子?”吕蒙的母亲可怜他,没有施以惩罚。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代替邓当,孙策即任命他为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鉴于一些小将兵少且经费不足,打算把他们加以合并。吕蒙悄悄借了些钱,给他的战士每人做了一套大红色的军服和一副绑腿(这与一千年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兵的装束几分神似),到检阅的那一天,他的队伍整齐威武,士兵训练有素,孙权见后非常高兴,于是就为他增添了兵马。

    再来看看太史慈的母亲教子的一段故事。据《吴志-太史慈传》记载,太史慈(166年—206年)是东莱黄县(今属山东)人。他身长七尺七寸,美胡须,胳膊很长,特善射箭,百发百中。当年,曹操闻其名,给他一封信,装在一只小匣子里,他打开一看,一字没有,唯见一棵当归。

    21岁那年(公元187年),太史慈因得罪地方长官担心受打击报复,跑到了辽东。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的事后对他大为惊奇,多次派人去慰问他的母亲(也不说慰问父亲),同时赠送了许多礼物。时值孔融为躲避黄巾军的进攻,出据都昌,但又遭到管亥一伙的包围。太史慈从辽东回来,其母对他说:“你与孔北海不曾有一面之交,你走以后,人家对咱的尽心照顾,比老朋友都要周到。现在他遭到了黄巾军的围困,你应该去帮助他。”

    如何才算是教子有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自己看着办吧。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晋书-皇甫谧传》也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皇甫谧(215年—282年)生于三国时期,其事迹见载《晋书》,但不妨碍抄来列在此文中。

    史载,皇甫谧是安定朝那(zhu na,朝通“朱”,今宁夏固原)人,是东汉太尉皇甫嵩的曾孙。小时候他就过继给叔父,迁居到新安(今浙江淳安)。他二十岁时,不爱学习,整天四处游荡,有人以为他是傻子。他曾有了瓜果,就送给过继的婶娘任氏。任氏说:“《孝经》上说:‘即使用鸡、鱼、肉供养父母,(但不使父母称心,)也不算孝顺’。你今年二十多了,目不识丁,心不受教化,实在不能安慰我。”接着任氏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三次搬家以便教育好孟轲,曾参的父亲烹熟了小猪来教导儿子,难道是我居家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孩子方法不对的缘故吧!不然,你怎么会这样粗鲁愚笨啊!自我修养,努力学习,是你自己受益,对我有什麽好处呢!”于是对着皇甫谧,任氏竟流下泪来。皇甫谧深受感动,就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去读书,殷勤努力,一刻不懈。家里贫穷,他亲自耕种,一边种田一边读书,于是博览群书,经籍百家无不通晓。

    皇甫谧四十岁,那位过继的婶娘去世了,他就复归生身父母的家。

    孝顺母亲,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良俗,而在三国时期此风尤盛,很值得关注。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曹操南征江夏,把刘备打得大败而逃,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抓去。徐庶指着自己的心向刘备告辞说:“我本想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这个想法出自这块方寸之地。现在我与老母亲失散了,我的方寸已乱,对大事已无帮助,我请求就此分手。”于是投奔了曹操。

    在徐庶走之前,他曾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过去人们倾向认为,没有徐庶,就不会有诸葛亮。今天也许还可以说,没有徐庶的母亲,也不会有诸葛亮。

500

    同样的记载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也有。史载,曹操在兖州(今冀鲁豫一带)做长官时(大约191年),曾任命东平(今属山东)人毕谌为别驾。194年,曹操曾经的好友张邈与陈宫背叛了曹操,转而以吕布马首是瞻。张藐叛后,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还是不见父亲)。曹操忍痛打发他走了,并说:“您老母在他那边,您可以走。”毕谌叩头表示没有二心。曹操称赞了他,还为他流眼泪。

    毕谌走后,即投奔了张邈。198年冬,曹操逆转形势,活捉并处死了吕布、陈宫,毕谌也被生擒,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曹操说:“一个人能孝顺自己的母亲,岂不是也会忠于君上吗?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于是,任命毕谌做了鲁相。

    魏晋时期也许是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被父亲赶超的时代,此后,母亲的身影日益憔悴。这一推论主要出自“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的一番谈论。此话见于《晋书-阮籍传》。

    史载,阮籍(公元210年—263年)是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阮籍本来有经国济世的大志,恰逢魏晋交替的时代,国家多变乱,知名人士很少能保全性命,因此阮籍就不问世事,终日沉湎于饮酒之中。司马昭辅政时,阮籍曾漫不经意地对司马昭说:“我平生游过东平(今属山东),很喜欢当地的风物。”司马昭很高兴,马上命他为东平相。

    阮籍骑着毛驴来到东平,把官府外面的围墙全都拆除,使内外相通,法令清明简约,十天就返回,司马昭举荐他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一天,主管官吏报告有儿子杀母亲的案件,阮籍说:“呀!杀死父亲也就可以了,竟然杀死母亲!”在座的人都惊怪他说话不对。司马昭说:“杀死父亲,是天下最凶恶的事,你认为对吗?”阮籍说:“禽兽只知母亲,不知父亲。杀死父亲,还算得上禽兽;杀死母亲,连禽兽都不如了。”大家都叹服不已。

    叹服个什麽劲啊?忘本都不知害臊!(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