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总统最头疼的人

8月份,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私人庄园遭到联邦调查局的突袭,特工拿走了20个纸箱,里面有11套机密文件、装订成册的照片、特朗普的手写便条、以及标注为“法国总统”的资料等。

特朗普马上发表了声明,“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黑暗时期,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总统身上。”

500

特朗普此言差矣,要说起联邦调查局和美国总统的恩怨情仇,远不止拿走几箱文件这么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和FBI的“缘分”非同一般,这回遭到突袭的海湖庄园兴建于1924年,就是在那一年,联邦调查局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埃德加·胡佛被任命为首任局长,他一共干了47年又358天,直到去世。

FBI与总统的故事,要从胡佛开始讲起。

500

胡佛与肯尼迪

联邦调查局的历史源自1908年,当时的美国司法部长查尔斯·波拿巴急需一个调查小组监管州际贸易,但是国会不给拨款,他只能用司法部的开支雇佣了34个人。

这个调查过俄勒冈土地欺诈事件的小组就是联邦调查局的前身,到了1920年代,美国的犯罪率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上升,政府和民间的部分人士认为引发犯罪的罪魁祸首是酒精,于是颁布了《禁酒法案》。

不料适得其反,美国各地的黑社会因贩售私酒获利丰厚,组织迅速壮大,犯罪行为更加猖獗,除了街头的小偷小摸,抢银行、开赌场、贩毒都出现了。

为了打击前所未有的犯罪浪潮,司法部把调查小组升级为独立机构,时年29岁的律师埃德加·胡佛被任命为调查局的代理局长。

胡佛以辣手反黑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他动用调查局的全部力量,击毙了芝加哥黑帮的老大、有“头号公敌”之称的约翰·迪林杰。

500

胡佛

此后,胡佛的权势越来越大,他为总统监视政见不同者,打击民间的反对力量,以此获得了白宫的信任。

胡佛为总统干过的脏活包括以私人性生活录音带进行要挟,给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寄去怂恿其自杀的匿名信;监视并暗中调查讽刺政府的喜剧明星卓别林,派便衣卧底电影厂,纪录卓别林谈论布尔什维克的言行;驱逐有社会主义主张、批评美国政策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胡佛时代的FBI像一个独立王国,作为国王,胡佛的办公室比总统的还气派,房间中央是一个能坐下十个人的椭圆形大桌。

因为不喜欢坐飞机,胡佛每次坐火车出行都要安排包厢,包厢内的温度必须是华氏68度,高一度或低一度都不行。他在华盛顿、迈阿密、洛杉矶以及芝加哥等地的配车必须一模一样,车内空调的度数也要根据季节调到不冷不热。

对待手下,胡佛更是不许有一丁点儿质疑,曾有一个特工对休假归来的胡佛说,“局长假期过得好不好”,结果胡佛抓起手边的案卷就扔到了特工的脸上,并大喊,“你知道我从来不休假,从来!”

在位48年,胡佛经历了8位总统,遇到能成为“朋友”的,他就千方百计与其建立私交,赶上想“削藩”的,夺走他手中权力的,胡佛就变成毒蛇,收集黑料给总统“致命一击”。

杜鲁门时期,胡佛送上门的热脸贴到了冷屁股,杜鲁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胡佛的权力,把FBI境外调查的业务划给了新成立的中央情报局,只保留了FBI的几个海外联络处。

胡佛很生气,他发动参议员到白宫游说,但效果不大,他索性玩阴的,指示海外联络处不能把情报分享给中央情报局,同时支持杜鲁门的政敌,阻止其连任。

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从政经验不足的他对胡佛言听计从,让FBI度过了幸福的八年。

1960年底,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后,问自己的一位作家朋友 “假如你即将成为总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把胡佛除掉!”

肯尼迪惊出了一身汗,为难地说,“你不能除掉上帝。”

500

在胡佛的保险箱里,锁着肯尼迪家族见不得光的黑料。其中有肯尼迪从政前与多位情人的风流艳史,而且在成为总统后,胡佛也能在空军一号的卧室里装上窃听器,录下总统在天上的“活动”。

500

在那个时期,FBI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行动大幅收缩,因为胡佛本人跟黑社会大佬打成一片,自己的同性恋秘密也被人家掌握。

但是,肯尼迪刚一进白宫,就任命自己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为司法部长,罗伯特宣布他的首要打击目标就是有组织犯罪,首要打击对象就是与黑帮纠缠不清的美国汽车司机联合会的工会领导人吉米·霍法。

霍法控制的工会基金是多位黑帮大佬的收入来源,因此,肯尼迪兄弟俩成了黑帮的眼中钉、肉中刺。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29年后,一份FBI的秘密文件重见天日,文件曝出的内幕是肯尼迪坐车的司机被人收买,让其在特定位置放慢车速,而当年事先获得这一情报的FBI没有向总统报告。

有人说,胡佛在肯尼迪和继续掌权FBI之间,选择了后者。

500

费尔特与尼克松

1972年5月,埃德加·胡佛因病去世,时任总统尼克松任命了新的FBI局长,副局长留任了胡佛在去世前提拔的马克·费尔特,胡佛之后,FBI局长的任期最长是十年。

500

尼克松与胡佛

当年6月的一天凌晨,五个西装笔挺的人悄悄进入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畔的水门大厦,也就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总部。

这几个人戴着医用橡胶手套,口袋里装着能喷催泪瓦斯的钢笔,包里还有窃听设备。好巧不巧,大厦中一位失眠的住户叫来了保安,保安发现地下车库的门锁被人用胶布贴住,接到报警后,两个便衣警探抓住了五个潜入者,跟进报道的《华盛顿邮报》揭开了美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政治丑闻。

起初,《华盛顿邮报》不认为这是什么大新闻,就派了两个记者去采访,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事件背后牵涉到了司法部、FBI和白宫。

就在此时,一个自称掌握内情的神秘人物找到邮报的两个记者,曝出了水门事件当晚,在对面旅馆里指挥行动的人名叫霍华德·亨特,是白宫的人,还说白宫正在想尽办法掩盖这件事。

多年后,两位记者中的伍德沃德在自己的书《秘密线人》里写道,“他所提供的指导、情报和理解是水门事件报道的核心。”

几十年来,关于这位代号“深喉”的神秘人物到底是谁,美国人有各种猜测,候选名单包括白宫新闻发言人齐格勒、顾问伦纳德、国务卿黑格、总统讲稿撰写人布坎南等等。

2005年,曾宣称永远不表明身份的“深喉”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当时的FBI副局长马克·费尔特。 

500

马克·费尔特

当年91岁的费尔特突然打破了三十多年的沉默,在《名利场》杂志撰文,“我就是那个被他们称作深喉的人”,费尔特的自曝引发轩然大波,最意外的是承诺永久保守线人秘密的记者伍德沃德,他证实了费尔特的说法,一团疑问也在心中升起。

身份公布后,费尔特被媒体称为“美国英雄”,他的家人说,“费尔特为了把国家从不公正中拯救出来,不顾个人安危,是真正的爱国者。”也有人指责费尔特的动机不纯,他是因为当年胡佛去世后,尼克松没有把其扶正才怀恨在心的,一位政治评论家说费尔特是“一条蛇”。

关于费尔特的动机,与他多次接触的伍德沃德也百思不解,他在书中写道,“我从未找到关于他的理由与动机的准确解释,无疑,费尔特的动机是错综复杂的。”

2003年时,费尔特的律师就找到了《名利场》,希望通过该杂志透露身份,但需要一笔报酬,杂志编辑没有接受,费尔特让律师联系出版商也未果后,又回去找了《名利场》。

自曝之后,费尔特出版了自传,他在自传里阐述的动机是“不想让FBI成为尼克松的政治工具”,有评论认为,正是这本把自己塑造成孤胆英雄的自传,揭露了费尔特的真实动机。

三十年的联邦调查局生涯,他是胡佛的崇拜者,所以才会在书里把FBI描写成主持正义、维护公平的执法机构,就像胡佛时代宣传FBI的电视剧一样,而因水门事件下台的尼克松,可能是FBI内胡佛系与白宫斗争的最大牺牲品,这一切根本无关正义。

500

科米与特朗普

如果能穿越到过去,不爱走寻常路、处处彰显大佬气质的特朗普,应该会和胡佛最投脾气,可惜他没赶上FBI权势显赫的“黄金时代”,在2016年入主白宫的时候,他遇到了奥巴马时期任命的FBI局长詹姆斯·科米。

2013年,奥巴马任命检察官出身的科米为FBI局长,上任第二年,他带队开展了对前国务卿希拉里的邮件门调查。

500

詹姆斯·科米

所谓邮件门,就是希拉里在担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期间,使用自己的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进行官方通信,而不用在联邦服务器上维护的官方电邮帐户,她用自己的黑莓手机收发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后来被由国务院归类为国家机密。

邮件门的调查一直持续到2016年总统大选的最后时刻,让当时民调落后的特朗普后来居上,逆转取胜。因此,特朗普对始终坚持调查希拉里的詹姆斯·科米“心怀感激”,他想把这位FBI局长拉到自己的队伍里。

特朗普不知道的是,科米在得知大选结果后,心里那叫一个后悔,他也没想到,稳操胜券的希拉里居然输了,而满嘴跑火车的特朗普竟然赢了,正式成为自己的老板。

其实,科米在大选前后也收到了关于特朗普的情报,但他觉得过于捕风捉影就没有深入调查,包括俄罗斯影响大选结果,以及特朗普在2013年出行莫斯科时,跟当地妓女在酒店发生过异常性行为,比如在奥巴马夫妇当年睡过的床上小便,还被俄罗斯的情报机构拍了下来。

500

在新班子的交接会上,科米第一次见到了特朗普的真人,“跟电视上差不多,有点偏橘色的脸和精心打理的金色头发”。

等到散会后四下无人时,科米硬着头皮向特朗普汇报了那些难以启齿的情报,后者强烈否认了这些指控,但对科米不停地表示感谢,还约了在白宫共进晚餐。

在饭桌上,特朗普暗示自己不打算任命新的FBI局长,他要求科米明确表态,说,“我需要忠诚,我希望你能对我忠诚。”

听到这话,科米不淡定了,他想到了黑帮的入会仪式,因为只有黑帮老大才会对手下说,“你要成为我的自己人。”而按照法律,FBI是独立机构,绝对不能成为总统的“自己人”,科米沉默了,他没有接总统的话往下说。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特朗普又聊起了莫斯科的事,他说那件事不能让自己的妻子梅拉尼娅知道,因为哪怕她有1%的可能性相信那是真的,自己就有麻烦了。

这时,科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因为会让妻子怀疑能干出那种事的丈夫,没准儿真的干过。

临近尾声,特朗普又说了一次,“我需要忠诚。”科米勉强回答了一句,“我对您会永远诚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特朗普点点头,“这就是我想要的,诚实的忠诚。”

几个月后,科米前往洛杉矶分局看望探员,他站在台上演讲到一半的时候,身后大屏幕突然出现了一个新闻标题“科米被解雇了”,有三家电视台正在滚动播放这条新闻。

500

作为当事人以及历史上第二个被解雇的FBI局长,科米从电视上得知了自己被解雇的消息,特朗普则是发推特宣布了这项命令。

对于无法成为自己人的FBI局长,特朗普的选择是直接换一个。然而,他还是躲不开卸任后被清算的后果,而执行这项行动的,正是历任总统都想握在手心的联邦调查局。

为此,坊间有个说法,“亦敌亦友”的FBI局长是美国总统最头疼的人。

成立至今114年,FBI主要目标是保护国家、维护司法,打击恐怖活动和各级公共腐败。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度预算高达百亿美金,却丑闻不断的问题机构。

END

东木褚 | 蓝钻故事主笔

参考资料:

1、詹姆斯·科米,至高忠诚:真相、谎言和领导力,中信出版集团

2、戴铭,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前世今生,现代世界警察

3、南晨,胡佛:美国联邦调查局教父,文史博览

4、林海东,“深喉”,“深喉”,还有什么不能说,书城

5、曾霖生,胡佛、黑社会和肯尼迪之死,国际展望

6、何积,FBI:犯罪升级,内耗也在升级——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昨天与今天,国际展望

7、夏扬,胡佛——令人生畏的联邦调查局缔造者,国家安全通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