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多年生稻小科普,主要解决部分网友对产量的质疑

【本文来自《云南大学专家团队成功创制多年生稻,种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yougump
  • 这省种子钱省农机钱应该能省不少吧。

先说这个品种的优点,就是一次种植多次收获,降低了种植阶段的生产力和资金投入,同时保证年产量不低于常规水稻。

再说可能的问题:

1、田间管理的压力可能会加大:传统水稻收割后,秸秆要处理、土地要整理,所以两次收割期间相比,田间病害的压力相对较小;但是这个品种一次种植,多年收获,就会有大量病原体在合适的寄生环境下持续积累,可能会导致田间管理的难度加大。同时,幸好水稻的连茬问题并不大,否则田间管理的压力会更大。

2、一次栽种多次收获,就没法再耕地阶段通过有机肥培肥地力,在后期生产中就会更多的依靠化学肥料。除去化学肥料可能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外,两次耕作之间如果真间隔三四年,那如何在间隔期间培肥地力就是个大问题,这种种植方式对耕地的消耗是比较严重的。

3、这类品种的推广范围可能有限,按我国水稻种植的特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以全年种植(所谓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但是更多的地方需要稻麦轮作(比如山东),或者受制于水热条件只能一年一熟(比如东北),这类品种的推广可能会受限。

当然,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栽培方式的改进来解决的,所以大家不要看见有个品种就激动,品种没有配套的栽培措施,好品种也用不出好来。

最后再来个小科普,主要是解决部分网友对产量的质疑。

所有农作物的产量,都是光能转换能力。一亩地上每年能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是有限的,太阳辐射中能够被作物用作光合作用的波段也是有限的,所以,一亩地上作物的生物产量(比如种小麦,生物产量就是小麦籽粒+茎杆+根系的总重量)就是有限的。

一种作物的光和转化效率越高,生物产量就越高。同时,每种作物,籽粒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也是有限的,受制于该作物的基因特征。所以,农业产量是有上限的,当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个作物的产量逼近了上限,都和理论上限差的很远。

具体到这个水稻,单季产量并不高,全年产量与其他品种基本持平,所以可以大胆假设,这个品种的基因特征,是牺牲了籽粒产量换取了连续生长,连续生长的结果是籽粒产量不低于其他品种全年的产量。从产量上看,这种水稻的光和作用效率并不低。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