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这期这就是中国讲话语权问题,一点感想

话语权这种东西,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觉得有心无力,除了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太习惯于用同一种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件事,表面看起来众口一词好像声势比较大,但无论从语言艺术本身的特色还是受众的不同文化基础,都使其成为费力不讨好的范式。

我们还没有适应用嘲讽,用挖苦,用调侃,用看似漫无边际的联想来描述这个世界,有些人可能觉得那不庄重不适合我们的身份,甚或有些不尊重彼此,但世界就是这样万紫千红不一而足的,喜欢不喜欢都有其存在的道理,过度的一本正经除了令人觉得古板,实际沟通的效果很差。

所谓“外交天团”的努力,包括华姐姐的对比发图,立坚同志的小眼神,让我们看到一些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活泼”两字不是纸面上的,阿庆嫂式的机智,不也应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之一吗?

张老师在这里提出了回击说,有一点担心在于,我们从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直陈,到列举数据图表的“伪严谨”,到“战狼式”的批驳,再到不断揣摩他人接受能力的小心翼翼,会不会又形成新的条条框框,让我们的声音被实际压抑住?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贡献给世界的应是各声段的唱和,低吟棒喝,枪炮玫瑰,请别不耐!谁管他不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