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谝一下四代坦克
俄乌战争向世界重新诠释了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最近俄罗斯的T14蠢蠢欲动准备参加实战。
美国也在这个月突然公布了自己的新坦克:M-1艾布拉姆斯X。
德国使用130新炮的KF51黑豹和法国人换了140大炮的AMX56,不但亮相时间更早,而且看起来武德更为充沛,用上了比中美俄英等大国更强的火力,气势上就压了人家一头。
各大军事强国中,英国可能不发展坦克了,剩下的就只有我国的下一代坦克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在此就闲谝一下我国下一代坦克可能会有哪些技术特点。
武器设计出来不是为了简单堆砌新技术,而是为了完成想定的作战任务。因此要预估下一代坦克有什么技术特点,得先搞清楚下一代坦克在战场上会执行哪些任务。
现代战争是打击手段过剩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敌我双方都有五花八门的打击手段,都意图通过信息化将己方的打击效果发挥到最大。坦克防御力再强也防不住各种反坦克打击武器的轮番轰炸。因此让坦克冒着敌方的火力冲锋陷阵这种任务不靠谱。
现代战争基本上都是己方利用侦查手段先侦查敌方目标,然后召唤火力打击,将已经侦查到的敌方目标消灭殆尽后装甲部队再发起冲锋。但敌方也会有对抗手段伪装自己对抗侦查。己方火力打击之后必然存在漏网之鱼。正是没考虑这一点,世纪之初美军的拉姆斯菲尔德军改才会失败。而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正是打草惊蛇,将敌方隐藏的武器装备从隐蔽区域驱赶出来。
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首先坦克要具备强大的侦查能力和信息化能力,抵近侦察,破除敌方的伪装,然后召唤火力打击敌方。
其次是防御能力。坦克的防御力不是冒着敌方火力冲锋陷阵,而是为己方提供强大的容错能力。当坦克抵近侦察的时候大概率会遭到敌方反击。面对这种隐蔽发射的偶然冒出来的一发反坦克导弹或者火箭弹,一般装甲车可能会扛不住,而坦克防御力足够的话就能抗住打击并反杀。
再次是隐蔽生存能力。前期相互侦查相互对射,己方坦克要能躲过敌方侦察保存自己。
再次是火力。坦克的主要目标不是敌方坦克,而是突然冒出来的敌方火力点。不但要考虑威力,还要考虑火力的持续性。
最后是机动性。坦克的机动性一直很强,再加上我国坦克一直不重,机动性不会成为什么大问题。
然后再看哪些技术能实现上述能力要求。
首先应该是云台观测和战术局域网,增强坦克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并实时共享敌方信息。
其次是无人炮塔。无人炮塔可以做得更扁,需要防护的面积降低,省下来的重量就可以大幅度加厚装甲,提升防御力。
再次是混动技术。混动能使发动机高效工作,省油。这一点比亚迪车主应该深有体会。美国人估计能省一半油。省下来的容量可以缩小体积,省下来的重量可以加强防御。另外混动技术还能关闭发动机隐蔽待机,提高生存率。混动省油也能大幅度降低后勤负担。
再次是主动防御系统。主动防御系统能很好应对巡飞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打击,大幅度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主动防御系统和爆炸反应装甲、复合材料主装甲一起为坦克提供三重防护,增加坦克生存能力。
最后,火力方面,坦克的火力主要是应对突然出现的隐蔽火力点,个人觉得整装125mm炮加尾仓装弹机就够了。再增大口径则备弹量不足,火力持续性不够,而且坦克超重,战略机动能力下降。如果是更加坚硬的目标,别忘了坦克后边还有大群的120mm迫击炮、红箭10、122榴弹炮和122火箭炮。
另外说一下,巡飞弹、无人机最近很火,但这些东西坦克根本没必要装备。因为坦克并不单独作战。这些玩意完全可以由装甲编队内的其它单位携带。只要信息联网,坦克能看到无人机侦察到的信息就行。
顺着这个思路再回头看已经曝光的几款四代坦克,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结论。
俄罗斯的T14坦克,战术局域网的水平大概率不敢恭维。也没有混动技术,导致车体超大超重。还是延续苏俄的传统,傻大黑粗。并且和T72一样最先问世,也体现了苏俄军队对坦克的重视程度。
德国的KF51黑豹和法国人的AMX56,几乎可以说是被俄罗斯T14坦克的防御能力吓傻了,彻底点错了科技树。没有无人炮塔,没有混动技术,差不多就是一个加强版的三代坦克。这也反映了老欧洲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江河日下,跟不上中美科技革命的脚步了。
美国的艾布拉姆斯X,看着挺敷衍,但仔细分析下来,每一项核心技术都没有踩坑。不愧是我国的最强对手。
最后就看北方工业能交出什么样的答卷了,看“地表最强”这个称号能否实至名归了。